天天看點

著名甾體藥物化學家廖清江逝世,享年97歲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藥科大學方面獲悉: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的甾體藥物化學家廖清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0年11月17日逝世,享年97歲。

著名甾體藥物化學家廖清江逝世,享年97歲

中國藥科大學方面介紹:廖清江教授一生熱愛祖國醫藥事業,治學嚴謹,言傳身教。堅持産學研相結合,殚精竭慮為國家研發甾體藥物,培養藥學人才。研發了12個國内首創并已投産的新藥,在我國甾體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甾體藥物的國産化研究上成果卓著,在研究開發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類的甾體藥物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他于1987年被授予南京市勞動模範的光榮稱号,1989年獲衛生部頒發的表彰證書,由他上司的校計劃生育藥物研究中心于1990年被國家教委與國家科委評為全國高等學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1991年被國家計生委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1994年獲首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學研究獎藥化學科一等獎,2001年因主持研發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療藥愛普列特及其片劑成績顯著,被科學技術部、财政部、國家計委與國家經貿委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先進個人,2002年獲得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根據廖清江先生遺願和家屬意願,喪事一切從簡,不設治喪委員會。

廖清江教授生平

廖清江教授1924年1月7日出生于江蘇省蘇州市,抗日戰争期間成為流亡學生從南京經武漢到四川,中學階段五易就讀的學校和不穩定的學習環境,培養了他善于自學的能力和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1942年在重慶被國立藥學專科學校錄取就讀于4年制的藥學專業,1946年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先後從事有機化學教學,藥物合成與新藥研究以及碩士與博士研究所學生導師等已60個春秋。曾任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30年,在工作中培養和建立了一支既善于教學又能從事科研的師資隊伍。1958 年總結長期指導有機化學實驗所積累的教學經驗,編寫出版了“有機化學實驗” 教學參考書,這是一本深受同行師生及廣大讀者歡迎的實驗指導書 。對年輕教師起了指導作用,提高了他們指導實驗的效果,對學生則從理論引導和結合實際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該書的特點是對書中每個實驗内容的成敗關鍵及相關細節,都無保留地、作了詳盡注解與說明,讓學生自己能體會和總結出實驗成敗的原因。1960年、1978年與1985年先後3次參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主編的藥學類專業規劃教材“有機化學”(第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曾獲國家醫藥管理局的首屆優秀圖書獎與1997年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63年被校上司派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在著名化學家黃鳴龍教授的親自指導下進修甾體化學,從事甾體藥物的原創性研究2年有餘。恩師教誨終身難忘,明确了研究新藥的目的是為國為民,要多做實事、少說空話從此成為他從事研究工作的座右銘。

長期以來,他結合藥物化學專業研究所學生的培養,從國情出發,以計劃生育、生殖健康與老年病用藥為目标,利用國産資源和采用有機合成技術,研究開發甾體藥物以及心腦血管疾病藥物等。40年堅持不懈、艱苦探索、踏實工作,總計主持并完成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專題5項,國家級與省級新藥研究課題12項。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根據教學、科研、生産相結合的原則,堅持采用廠、學、研三結合的方式進行合成新藥的應用基礎研究與國産化開發,使科技成果及早轉變為生産力。迄今為止,屬國内首創并已投産的新藥共12個,已完成臨床前研究後被準許開始臨床研究的原創新藥1個。先後被認定的國家與省級科技成果和獎勵共22項。

他熱愛祖國,對本職工作一貫認真負責,愛崗敬業,治學嚴謹,言傳身教,對科研善于聯系實際,重視社會效益,在出人才與出成果兩方面都成績顯著,1987年被授予南京市勞動模範的光榮稱号,1989年獲衛生部頒發的表彰證書,由他上司的校計劃生育藥物研究中心于1990年被國家教委與國家科委評為全國高等學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1991年被國家計生委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1992年國務院表彰他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發給政府特殊津貼至今。1994年獲首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學研究獎藥化學科一等獎,2001年他因主持研發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療藥愛普列特及其片劑成績顯著,被科學技術部、财政部、國家計委與國家經貿委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先進個人。

責任編輯:蔣晨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