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基于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風濕性心髒病患者二尖瓣置換術後左心室功能研究
</h1>
趙亞西 1,曹禮庭 1,顧鵬 1,汪海飛 2,譚雄 3,賴應龍 3
【摘要】 背景 風濕性心髒病( RHD)患者早期左心室整體三維形變能力增強。三維斑點追蹤成像( 3D-STI)技術可客觀評價左心室整體收縮功能,但其用于評價 RHD 患者二尖瓣置換術( MVR)後左心室功能的研究報道較少。
目的 基于 3D-STI 技術評價 RHD 患者 MVR 後左心室功能。
方法 選取 2017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髒外科收治的 103 例行 MVR 治療的 RHD 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 80 例健康志願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于體檢當天,觀察組患者于手術前 1 d、術後 3 個月行 3D-STI 檢查,記錄左心室整體心肌應變峰值〔包括整體縱向應變( GLS)、整體圓周應變( GCS)、整體徑向應變( GRS)、整體面積應變( GAS)〕及左心室 17 個節段的應變值〔包括縱向應變( LS)、面積應變( AS)、圓周應變( CS)及徑向應變( RS)〕 。
結果 觀察組術前 GLS、 GCS、GRS、 GAS 低于對照組( P < 0.05);觀察組術後 3 個月 GLS、 GCS、 GRS、 GAS 高于術前( P < 0.05)。觀察組術前基底段前間壁、前壁、下間壁和中間段前間壁、前壁、前側壁、下側壁、下間壁及心尖段前壁、間壁、心尖的 LS 高于對照組( P < 0.05);觀察組術後 3 個月基底段前間壁、前壁、下間壁和中間段前間壁、前壁、前側壁、下側壁、下間壁及心尖段前壁、間壁、心尖的 LS 低于術前( P < 0.05)。觀察組術前基底段前間壁、前壁、下間壁和中間段前間壁、前壁、下間壁及心尖段前壁、間壁的 AS、 CS 高于對照組( P < 0.05);觀察組術後 3 個月基底段前間壁、前壁、下間壁和中間段前間壁、前壁、下間壁及心尖段前壁、間壁的 AS、 CS 低于術前( P < 0.05)。觀察組術前基底段前間壁、前壁和中間段前間壁、前壁及心尖段前壁、心尖的 RS 高于對照組( P < 0.05);觀察組術後 3 個月基底段前間壁、前壁和中間段前間壁、前壁及心尖段前壁、心尖的 RS 低于術前( P < 0.05)。
結論 基于 3D-STI 技術發現, MVR 可有效改善 RHD 患者左心室整體心肌應變峰值及左心室部分節段的應變值,對 RHD 患者 MVR 治療效果具有一定判定價值。
【關鍵詞】 風濕性心髒病;二尖瓣置換術;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左心室功能
【中圖分類号】 R 541.2 【文獻辨別碼】 A
本文來源:趙亞西,曹禮庭,顧鵬,等.基于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風濕性心髒病患者二尖瓣置換術後左心室功能研究[ 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21, 29( 10): 36-41. DOI: 10.12114/j.issn.1008-5971.2021.00.229.
ZHAO Y X, CAO L T, GU P, et al.Evalu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technique[ J] .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 2021, 29( 10): 36-41.DOI: 10.12114/j.issn.1008-5971.2021.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