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門生天子"唐昭宗:雷霆手段鏟除宦官勢力,卻在睡夢中被亂刀剁死

作者:唐詩宋詞有風雲

風雨晚唐,唐昭宗是個悲劇皇帝,身為"門生天子",他曾以雷霆手段鏟除了宦官勢力,但最終,還是死于亂刀之下。

和晚唐幾任皇帝一樣,唐昭宗的繼位也離不開宦官勢力的助推。光啟四年(888)三月,正是僖宗彌留之際,由于其子尚幼,朝中執掌權柄的宦官集團開始在懿宗諸子中尋找人選。彼時,當年權傾朝野的大宦官田令孜由于引起衆怒,被迫讓位給宦官楊複恭,自任為西川監軍使,到成都投靠其兄陳敬瑄,後被其義子王建所殺。而楊複恭這位宦官新貴與田令孜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更牢固地掌控權力,他選擇了在僖宗逃亡四川時随侍左右的唐懿宗第七子李傑,因為在他看來,李傑與他相處融洽,更利于他獨攬朝綱。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六日,壽王李傑被立為皇太弟,替代已經口不能言的僖宗監軍國事。群臣見他"體貌明粹,饒有英氣,亦皆私慶得人"。八日,僖宗崩,遺诏命這位皇太弟嗣位,即位于柩前,更名為晔,是為昭宗。

"門生天子"唐昭宗:雷霆手段鏟除宦官勢力,卻在睡夢中被亂刀剁死

讓楊複恭沒有想到的是,被他親手推上皇位的唐昭宗并不是荒唐的唐僖宗,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鏟除宦官勢力。《舊唐書·昭宗本紀》載:"帝攻書好文,尤重儒術,神氣雄俊,有會昌之遺風。以先朝威武不振,國命侵微,而尊禮大臣,詳延道術,意在恢張舊業,号令天下。即位之始,中外稱之。"對于這位自即位之始,就胸懷重振朝綱之夢、"中外稱之"的新君,楊複恭深感自己所面臨的危機。他不甘大權旁落,而是廣收義子,培植黨羽,将他們安插于軍政要職,時人稱他們為"外宅郎君",而義子們的活動範圍并不僅僅在長安,為了加強與藩鎮的聯系,楊複恭又遣600餘義子擔任各藩鎮的監軍使,以強化自己在朝中的話語權;與此同時,他還公然和昭宗叫闆,先是将昭宗的舅舅王鑲流放嶺南,繼而又派人鑿沉其客船,令其葬身魚腹,而他這樣做的目的無他,就是要震懾一下當今天子:我既然可以擁你為帝,就同樣可以廢掉你另立一個更聽話的皇帝!

"門生天子"唐昭宗:雷霆手段鏟除宦官勢力,卻在睡夢中被亂刀剁死

暗中積蓄力量的昭宗隻能選擇隐忍,對安史之亂後宦官勢力的甚嚣塵上,他必須穩紮穩打,逐漸分化這個禍國亂政的陣營。很快,這個年輕的皇帝就開始布局了,一方面,他對朝中賢臣施以禮遇,赢得他們的支援,另一方面,他開始對在楊複恭的衆多義子中發現可以倒戈的力量,他将楊複恭的得力幹将楊守立提拔為相當于宰相的同平章事,并賜其姓李,更名為李順節,而攀上皇帝這個高枝的李順節對昭宗這番苦心自然心領神會,他不僅快速與"義父"實作了切割,而且通過加強對禁軍的控制,協助昭宗進一步削弱楊複恭的勢力;更讓楊複恭感到危機的是,他所精心布局的地方勢力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新崛起的藩鎮勢力——朱溫,更是站在昭宗的一方。當昭宗終于對楊複恭發動攻擊,将其貶為鳳翔監軍,這位權傾一時的宦官向年輕的皇帝提出了一個請求,那就是請求留在長安緻仕歸家,昭宗沒有想太多,同意了。

"吾於荊榛中援立壽王 ,有如此負心門生天子,既得尊位,乃廢定策國老。"這是緻仕幽居的楊複恭在寫給他的興元節度使的義子楊守亮的信中,吐出的一句郁悶之言。在這位被剝奪了權力的閹宦眼中,天子不過是他培養扶植起來的"門生",而這個"門生"在得到尊位之後,就廢了他這位"定策國老",實屬"負心"之舉。他不甘心就此離開政治舞台,在家中與衆義子密謀叛亂,結果陰謀敗露,李順節率禁軍前往鎮壓,楊複恭等人倉惶逃遁,在途經華州時被其宿敵韓建擒獲,最終被押赴長安,斬首示衆。

"門生天子"唐昭宗:雷霆手段鏟除宦官勢力,卻在睡夢中被亂刀剁死

然而,除去楊複恭的唐昭宗并不輕松,日漸強大的新藩鎮勢力幾乎讓他政令不出長安城。他曾想畢其功于一役,壓制強藩,結果卻事與願違,不僅連遭敗績,而且引發了更大的政治危機,這個手無強兵的皇帝在藩鎮勢力眼中早已毫無威信可言,他們互相攻伐,意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憐昭宗有如一個被四方勢力争奪的傀儡,數度出走長安,遠離帝都。而就在中央政權一點點畏縮的同時,作為一支從黃巢起義之中迅速崛起的新藩鎮勢力,朱溫卻一路攻伐,所向披靡,他先是消滅了在蔡州稱孤道寡的秦宗權,繼而又擊敗時溥,控制了黃淮,拿下了河北,到了光化元年(898),又發兵攻打盤踞太原的李克用,盡管太原沒有攻破,但河東的大部分地區已經納入朱溫的囊中。當這個曾經是黃巢軍中的普通一卒曆經二十年的南征北戰,成為殘唐亂世的最大軍閥,他的目光開始投向一隊奔向長安的車駕,在這隊車駕之中,已經被藩鎮撕扯得有氣無力的唐昭宗,在曆經劫波之後,正重返處處是頹台廢井的帝都。

"門生天子"唐昭宗:雷霆手段鏟除宦官勢力,卻在睡夢中被亂刀剁死

回到長安的昭宗心情已經郁悶到了極點,他再也沒有了即位之初的淩雲之志,取而代之的,是終日的長籲短歎和無比消沉的心緒。他"忽忽不樂,多縱酒,喜怒不常",酩酊大醉之中,小宦官和宮女常常成為他發洩的對象,不是被打就是被殺。彼時,盡管楊複恭已除,但宦官這個附着于大唐肌體上的毒瘤卻随時可以瘋長,當朝中與朱溫過從甚密的崔胤脅迫昭宗任命其為宰相,直接動搖了宦官勢力,當接掌神策軍中尉的宦官劉季述意識到皇帝的濫殺對自己而言,既是危險,又是機會,他決定挺而走險,醞釀一場大的陰謀。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劉季述趁昭宗酒醉,率領一衆宦官來了一次逼宮,昭宗被強令交出傳國玉玺,和他的何皇後及十幾個貼身内侍一起被軟禁在了少陽院。可憐堂堂九五之尊,在這群閹宦面前已經全無尊嚴,少陽院被關門落鎖,鎖眼以錫汁封死,昭宗每天隻能從一個小洞接受飯食。而不知就裡的太子李裕則被他們擁立成為一個大唐曆史上沒有帝号的皇帝。身處動蕩的殘唐,皇帝,已然成為一個呼來喚去的傀儡,随意取舍的工具。

"門生天子"唐昭宗:雷霆手段鏟除宦官勢力,卻在睡夢中被亂刀剁死

唐昭宗最終死于朱溫之手。作為當時晚唐最大的軍閥,朱溫是被朝臣們"請來"除閹平亂的,可沒想到朱溫在平了閹宦集團後,卻和當年東漢末年的董卓一樣,成了皇帝最大的夢魇。就在長安被朱溫變成一片火海的同時,昭宗也被這位亂世軍閥如同獵物一樣挾持到了洛陽。而在随朱溫來到洛陽之後,昭宗的境遇可想而知,他的二百餘個少年侍從,在一夜之間全部被朱溫勒死,而代之以相同數量的侍從,起初昭宗還沒有察覺,過了很久才驚覺自己的周圍已全是朱溫的耳目,無奈之下,隻能借酒澆愁。

"門生天子"唐昭宗:雷霆手段鏟除宦官勢力,卻在睡夢中被亂刀剁死

這兩句收錄在《全唐詩》的殘句,據說是昭宗在洛陽宮中向着頭頂的雷霆發出的一聲蒼涼的質問。當手無寸鐵、周圍布滿耳目的昭宗已經無力回天,他隻能祈求上蒼的驚雷,劈死朱溫這個"竊國大盜"。然而,這注定隻能是個荒誕的玩笑,而早已耐不住性子的朱溫,最後還是向可憐的昭宗劈去了緻命的一刀。天祐元年(904)八月十一日深夜,睡夢中的昭宗被闖進來的軍士亂刀剁死,年僅37歲的他再也沒能看到大唐的日出。

本頭條号"唐詩宋詞有風雲”已簽約維權騎士,嚴禁盜用,違者必究;圖檔源自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