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金融閉環、政務閉環、産業閉環上是做得最棒的!”11月1日,深圳将迎來了第五個“人才日”。10月31日上午,由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啟幕,論壇邀請了林海晖等7位嘉賓發表了演講。

作為深圳市絢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總經理,林海晖結合個人的創業工作經曆,分享了選擇深圳的理性和感性原因。
林海晖介紹,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讀完本碩博後,他選擇了到工業界進行工作。工作多年後,林海晖深深體會到了科技與金融是不可分的,“科技就是血管,金融是血液,隻有血液在血管中奔流的時候,這才是個活物。”
在他看來,一個創業者必須深具科學家、科技管理者和科技金融人才的三種屬性,才能做得比較好。
在美國工作了十二年後,林海晖選擇了回到中國,來到深圳進行創業發展。林海晖解釋:“新材料是服務制造業的,制造業在哪裡?制造業在中國,是以新材料創業一定是在中國。”
林海晖指出,産業閉環指最優質的供應商和最優質的客戶,必須在三小時的車程範圍内,這樣能節省大量的整合成本和時間成本。在他看來,深圳的産業鍊是最完整的,是以這個産業閉環是最棒的,甚至說世界上也是最棒的。
而深圳豐富的科技金融資源,以及高效的管理能力,則打造成了金融閉環和政務閉環。産業閉環、金融閉環和政務閉環三要素齊聚,将他吸引到了深圳。
林海晖随後分享了自己選擇創業切入點的方法。先從一個小的賽道進行切入,等到團隊鍛煉得比較成熟過後,再進入100到200億規模的中型賽道,最後再進入大賽道進行競争。
選擇了色彩顔料這個小賽道後,林海晖和團隊在深圳市光明區進行研發生産,初步完成知識産權的建立後,團隊的第一個海外專利授權,就收獲了50萬美金的授權費。林海晖介紹,在經曆ABC三輪融資過後,公司建立起了工廠擴容,也具備了全球供貨的能力。
“新材料開發周期長,5年到7年,但是它一旦做好了,它的累疊效應也非常強,因為這個産品通常的生命周期是15—30年,是以對于深圳這種有長遠定位的的城市,新材料是一個非常适合的長線保值的東西。”林海晖相信,在深圳新材料一定能夠生根發芽的。
【采寫】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曾子航
【攝影】朱洪波
【作者】 朱洪波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