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元首,被迫流亡海外,為何不選擇中國作為流亡地

作者:河西公社

他曾是巴基斯坦的鐵腕總統,憑一己之力帶飛整個國家,他是中巴關系的維護者,在國際上毫不猶豫地站隊中國,他當過兵,當過總統,被判處過死刑,現被迫流亡海外,但為了不破壞中巴友誼,死活不願意來中國,他就是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

要說世界上哪個國家與中國最好,我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巴基斯坦,畢竟“巴鐵”的情誼舉世皆知,其實“巴鐵”情誼的締造者就是穆沙拉夫,穆沙拉夫到底有多愛中國,為了中國他究竟能做到什麼份上?

2002年穆沙拉夫成功當選巴基斯坦總統,他上台後不久,就将中巴友誼寫進國小課本,把中國這個國家深深烙印在後代的骨血中,讓他們從小就形成一種對中國的正确認識。

包括中巴瓜達爾港的合作也是穆沙拉夫提出來的,巴基斯坦并不是一個内部和平的國家,各種恐怖分子、犯罪分子無孔不入,為了保證中國人的安全,穆沙拉夫派出了保衛人員,人員數量比他總統府的都多。

2006年巴基斯坦發生了武裝暴亂事件,得知消息後,穆沙拉夫立即将中國援建巴基斯坦的工程還有從業人員保護起來。

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元首,被迫流亡海外,為何不選擇中國作為流亡地

穆沙拉夫

甚至下達了一級保護指令,所謂的一級保護就是一天24小時每時每刻都有人站崗,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中國人保駕護航。如果說,穆沙拉夫在暴亂中采取的行動有怕本國項目遭到破壞的嫌疑。

那2008年的一場天災徹徹底底地讓中國人看到了穆沙拉夫的真誠。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頃刻間地動山搖、房屋倒塌,小鎮被夷為平地,父母孩子天人永隔。

就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穆沙拉夫跑到了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急切地詢問從業人員中國需要什麼,隻要是中國要的,他們一定第一時間送到中國,在得知中國急需帳篷後,穆沙拉夫緊急搜尋國内所有的帳篷,一個不剩地送到中國。

是以,當中國從業人員收到巴基斯坦捐贈的帳篷後非常驚訝,因為帳篷的數量有零有整,在衆多整數的物資中尤為顯眼。

與此同時,為了能往中國運更多的物資,穆沙拉夫将巴基斯坦僅有的四架運輸機全部調往中國,他還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專機上面的座椅全部拆掉,就為了能裝更多的物資,除此之外,穆沙拉夫還派遣了一支醫療隊。

巴基斯坦的國力我們非常清楚,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就送來物資,肯定是全民行動了,為了表示對巴基斯坦的感謝和尊重,我國提出要給他們提供好一點的生活環境,但巴基斯坦的救援人員卻拒絕了,他們表示,自己是來救人的,不是來享受的。

穆沙拉夫在執政期間,真的把中國這個朋友放在了心上,不管西方國家怎麼抹黑中國,他都堅定不移地力挺中國,始終認為中巴兩國的關系比山高比海深,他不允許任何人任何事破壞中巴友誼,包括他自己。

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元首,被迫流亡海外,為何不選擇中國作為流亡地

在第二次流亡海外的時候,穆沙拉夫因為血壓和心髒問題被迫住院,看着已遲暮之年的穆沙拉夫,他的親信非常心疼。

随後問出一個困惑人們已久的問題:您在國際上和中國關系最好,為什麼兩次流亡,您都不選擇中國,而是選擇跟您關系不大的英國和阿聯酋,如果這個國家一旦支援引渡,您可能有生命危險。

聽完這個問題,穆沙拉夫沉默了一會兒,随後說:不想給中國添麻煩,更不能讓中國為難,不想因為自己破壞中巴友好。

當時的穆沙拉夫已經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樣子了,可他還是擔心着巴基斯坦的國内局勢,擔憂着中巴友誼。不管在何時,穆沙拉夫都給了中國足夠的尊重,甚至給出了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

2008年4月份,奧運聖火傳到了巴基斯坦,那是聖火在境外傳遞的第10站,這雖然不是件小事但也稱不是是國家大事,但作為總統的穆沙拉夫卻拉着總理吉拉尼一同亮相火炬傳送點,甚至比祥雲火炬來得都早。

随後二人一起将奧運火炬交到了火炬手薩米烏拉手中,總統與總理一同出席,這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禮遇,而穆沙拉夫卻将這種最高規格的待遇送給了中國。

雖然現在的中國足可以在國際上硬剛美國,但2008年時的我們還是略輸一籌的,為什麼從那時起甚至更早的時候,穆沙拉夫就認定了中國,他為什麼如此偏愛中國?

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元首,被迫流亡海外,為何不選擇中國作為流亡地

這就得從他的人生經曆說起了,1943年8月11日,穆沙拉夫出生在印度新德裡,那時候的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貧窮、動亂充斥着他的生活,1947年由于父親的關系,穆沙拉夫移民到了巴基斯坦的卡拉奇。

他的父親是巴基斯坦的外交官,随後又跟着父母到駐土耳其大使館生活,在那裡,他呆了七年,1961年年僅18歲的穆沙拉夫進入巴基斯坦陸軍軍校,三年後成了一名炮兵軍官。

兒時動蕩的生活給穆沙拉夫留下了很大的陰影,是以他一直試圖改變這種現狀,想讓巴基斯坦成為一個不被别人欺負的國家。

剛當上軍官沒多久,巴基斯坦與印度就爆發了第二次印巴沖突,穆沙拉夫所在的部隊被緊急調往邊境,而這場戰争也徹底改變了穆沙拉夫的命運。

在戰場上,穆沙拉夫有勇有謀,指揮得當,大破敵軍,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戰争結束後,他得到了上級的嘉獎還被授予勇士勳章,接下來的五年裡,穆沙拉夫在軍隊中穩紮穩打,表現出色,赢得了“空軍炮神”的美譽。

從這之後他一路高升,得到了時任總理謝裡夫的賞識,可他們終究是一段“孽緣”,當初一手提拔穆沙拉夫的人是謝裡夫,最終把他拉下馬的也是謝裡夫。

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元首,被迫流亡海外,為何不選擇中國作為流亡地

1999年10月9日,穆沙拉夫應邀前往斯裡蘭卡參加建軍50周年的紀念活動,他在飛機上的時候,巴基斯坦國家電視台突然插播了一則新聞,謝裡夫總理會見三軍情報局局長烏丁中将,當場宣布陸軍參謀長穆沙拉夫撤職審查,由烏丁中将接替,指令及時生效。

全國人民都知道穆沙拉夫被撤職了,隻有他本人不知道,直到抵達卡拉奇機場時穆沙拉夫才得知了這件事,他深知,一旦落入謝裡夫手裡,就是别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于是,穆沙拉夫當機立斷發動政變,他利用手中的兵權遙控部下占領機場、封鎖邊境、占領國家電視台,将謝裡夫和其他所有文職進階官員全部逮捕,就這樣,穆沙拉夫靠着政變成功上台。

穆沙拉夫執掌政壇後,強調“反腐倡廉”,加大反腐力度,對内緻力于振興經濟,對外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與中國的真正熟絡也是從這段時間開始的,至于穆沙拉夫為什麼如此偏愛中國?

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元首,被迫流亡海外,為何不選擇中國作為流亡地

原因也很簡單,巴基斯坦曾站隊美國,也曾向蘇聯靠攏過,但他們的“援助”往往是有條件的,付出的往往要比得到的多得多,是以,當穆沙拉夫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說:歐美乃虎狼之國,中國乃仁德之邦,與虎狼謀皮必喪虎口,與中國友好亦和平昌盛。

而巴基斯坦國内也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全世界都對我們唯恐避之不及,隻有中國願意站在我們身後。

上台後的穆沙拉夫不負衆望,國内GDP成功翻了兩倍,人民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是以他備受群眾喜愛,2008年穆沙拉夫再次以高票當選巴基斯坦總統,可這次選舉卻引起了反對派的強烈不滿。

他們反對穆沙拉夫一人大權獨握,把持着政權還有軍權,為了保證政府内部的團結,穆沙拉夫交出了軍權,但他沒想到,他的退讓卻成了反對派打擊他的利器。

剛交出軍權沒多久,穆沙拉夫就遭到反對派的彈劾,為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穆沙拉夫與總理商讨,希望能由他來任免軍方上司人,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非但沒能如願還把自己搭進去了。

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元首,被迫流亡海外,為何不選擇中國作為流亡地

2008年8月18日,無力回天的穆沙拉夫宣布辭職,流亡英國,2013年,流亡四年多的穆沙拉夫決定冒死回國參加總統競選,他聲稱這是自己對國家的承諾,然而,剛落地就遭到了逮捕,直到11月才被保釋出獄。

2016年穆沙拉夫以身體不适為由再次流亡海外,2019年有媒體報道,穆沙拉夫因“叛國罪”被特别法庭判以死刑,還要将他的遺體搬到巴基斯坦會議室懸挂三天。

但到了2020年1月份巴基斯坦的一名檢察官聲稱,特别法庭對穆沙拉夫的判處是違憲的,雖然穆沙拉夫得到了平反但一切都沒有了意義。

這位戎馬半生的政壇領袖,在失勢之後幾經戲耍,流亡、被擒、判刑、釋放,人生的大起大落他全部經曆。

最可悲的是,穆沙拉夫燃盡生命為巴基斯坦殚精竭慮十年,最後換來的卻是叛國的罪名,即便沉冤昭雪但依舊是極大的侮辱。英雄遲暮,幾經沉浮,或許,離開巴基斯坦是他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