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研團隊發現藍鲸時隔50年重返南喬治亞島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在幾乎完全消失了半個多世紀之後,南極藍鲸正在大量傳回南太平洋南喬治亞島周圍的水域。蘇格蘭海洋科學協會(SAMS)的Susannah Calderan上司的一個國際團隊已經收集了58次對巨型鲸類的目擊以及對它們存在的聲學探測。

科研團隊發現藍鲸時隔50年重返南喬治亞島

19世紀和20世紀最大的悲劇之一是全世界海洋中的藍鲸數量幾乎滅絕。曾經幾乎不可能捕殺的藍鲸,由于汽艇的發明和發射帶尖刺鋼叉的魚叉槍,估計捕獲了382595頭有史以來居住在地球上的最大的生物,盡管由于蘇聯對其捕獲量的不可靠統計,這個數字可能更高。

1967年,國際捕鲸委員會全面禁止捕殺藍鲸。當時,它們的數量已經減少到1萬至2.5萬頭。在英國領地南喬治亞島附近地區,當地的藍鲸數量幾乎全部消失,在1998年至2018年期間僅有一次目擊。

而今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藍鲸正在重返南喬治亞島。除了直接尋找鲸魚外,研究還使用了監聽裝置來檢測鲸魚大聲的低頻叫聲引起的聲學信号,它們可以在很遠的距離内發出這種信号。此外,研究小組還收集了海員和旅遊船乘客的目擊報告。

科學家還對照片進行了研究,最終确定了41頭藍鲸的照片,它們的照片是在2011年到2020年之間拍攝的,不過這些照片都不符合南極藍鲸攝影目錄中的417頭藍鲸。

“南喬治亞島藍鲸的持續缺失一直被視為一個标志性的例子,說明一個種群在當地出現無法恢複的地步,”Calderan說。“但在過去幾年我們在南喬治亞島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對在島上看到和聽到的藍鲸數量變得相當樂觀,直到最近才發生。今年的情況尤其令人振奮,看到的藍鲸數量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我們不太清楚為什麼藍鲸花了這麼長時間才回來。可能是其中許多藍鲸在南喬治亞島被殺,以至于人們失去了文化記憶,認為該地區是一個覓食地,現在才被重新發現。”

該研究發表在《瀕危物種研究》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