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幸福家庭中的任性女孩(百年波伏瓦)

幸福家庭中的任性女孩(百年波伏瓦)

通常情況下,父母對第一個孩子總會傾注更多的關懷。西蒙娜作為長女,有幸得到這種待遇。不過父親和母親的關懷是有差別的。喬治側重于培養她的智力和精神生活。

父親愛好讀書這一點,對西蒙娜有很大的影響。她從小就感受到家中濃厚的文化氛圍。幾乎是自然而然的,她也迷上了讀書。

愛好讀書一方面是父親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家中經濟狀況所緻。家中經濟條件有限,幾乎沒有給她買什麼像樣的玩具,而書籍,家裡卻有不少。很自然的,小西蒙娜把書籍當了玩具,看書就是一種娛樂。

實際上她在書本中也确實尋找到了樂趣:書中自有風景美如畫,書中自有種種奇妙的玩具,她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東西,在書本中都可以獲得。

看到女兒喜歡讀書,喬治很高興。他有意識地引導西蒙娜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女兒朗讀時他在一旁靜聽,發現讀錯了的地方就及時指出、糾正;如果她能大段大段地朗讀而不出現錯誤,他就加以鼓勵,通常是輕輕地摸着女兒的小臉蛋,高興地說:“唔,好孩子,不錯!真聰明!”

不僅是閱讀,在寫作方面,喬治也很注意對女兒的培養。西蒙娜很小的時候,喬治出門到外地辦事,她每次寫給他的信都被保留下來。喬治對每一封信都作了逐字逐句的修改,然後再寄還給她。這些被圈圈點點的字句展現了他的父愛。喬治還要女兒默寫大作家雨果作品的原文,以此來鍛煉她的記憶力。

他還專門編了一個小小的文學作品選集給女兒,來培養女兒的文學興趣和品位。而西蒙娜除此之外的日常生活,喬治并不作任何幹涉。總之,西蒙娜覺得,父親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大人那樣來對待,是以有一種平等和自豪的感受。她很尊重自己的父親,但并不害怕他。

弗朗索娃扮演的角色正好相反。她當然也很重視對女兒的教育,親自陪同小西蒙娜上學、上教堂做彌撒,等等。但她側重管的是西蒙娜的日常生活起居。在母親看來,西蒙娜始終是一個需要照料和管束的小孩子,她的一切都需要管。

是以,弗朗索娃對女兒管得十分具體和細緻,也可以說是關懷得無微不至。在這種關懷下,西蒙娜和母親的關系是不平等的。在一定意義上說,她有些怕母親,或者更确切些說,在日常生活中,她十分在乎母親的态度:母親的表揚會讓她高興,而批評則讓她難受。有時弗朗索娃甚至不須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不滿,隻要一皺眉頭,就會讓女兒感到不安。

幸福家庭中的任性女孩(百年波伏瓦)

總的來說,西蒙娜的童年是在一種安甯祥和的家庭氣氛中度過的。父母之間的關系親密和諧,給了她一種安全感。西蒙娜從小看到的都是父母、保姆和其他人的笑臉、愛撫和鼓勵,幾乎從未遭受過強制和惡意的對待。

西蒙娜有一種充分的自由感,健康、活潑、自信,她的個性和行為甚至有點像男孩,是一個“假小子”,絲毫沒有傳統女性那種柔弱、順從、自卑的性格,也幾乎不知道男女之間的差别。這一點對西蒙娜的一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孩子來講,自由的另一面就是任性。大人的寬容中也免不了有些溺愛的成分。有時,隻要事情不合小西蒙娜的意,她就會大發脾氣,躺在地上打滾,甚至摔打得自己身上紫一塊、青一塊的。

一次,母親在家裡接待客人,西蒙娜在一旁呆着,客人順手拿了一個李子給她。她拿着就開始剝皮。母親制止說:“不要剝皮!”她頓時把李子扔掉,躺在地上大喊大叫,弄得母親在客人面前十分尴尬。

還有一次是在街上。西蒙娜同家人一起,來到一個廣場。她發現一塊泥地,就蹲在那裡玩起泥巴來。母親叫她起來,她不理不睬。保姆路易絲強行拉她,她大聲喊叫起來,兩條腿被拖在地上,就這樣走過長長的拉斯帕伊大道。路上的行人不斷地投來詫異的目光。

一位對面走過來的中年婦女以為西蒙娜正在遭受虐待,不禁同情地喊道:“可憐的孩子!”同時掏出一把糖果給她。但“可憐的孩子”不僅沒有接受這表示同情的慰問品,反而飛起一腳向這位好心人踢去。

家裡人對這種情景無可奈何。父親喬治總是感歎地說:“這孩子太不合群!”而親戚和朋友的一緻評價是:“西蒙娜倔得像頭驢!”西蒙娜發現,這種反抗方式往往能夠奏效,最後大人就順從了她。這樣,有時她并不特别為什麼,就是想獲得一種不服從的滿足感,就做出違背大人意願的事來。

童年西蒙娜的一張照片十分生動反映了她的個性:這是一張“全家福”,家裡所有的人都朝着鏡頭微笑,隻有西蒙娜一個人,在攝像師要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突然把頭扭向一邊,并伸出舌頭做了一個鬼臉。于是這個頑皮的形象就永遠定格在照相紙上。

【本文摘自《超越第二性:百年波伏瓦》(黃忠晶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版)一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