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是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和支流最多的河流,排名世界第2大長河。生活在亞馬遜河水中的水生動物非常多,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體型的淡水海豚,成年的體長可達2.6米左右。
當然,亞馬遜河流裡光魚的品種就有幾千種,但還栖息着許多具有攻擊性的水生動物 ,比如說讓人畏懼的食人魚就生活在這裡,還有一些兩栖類動物不如巨蟒、鳄魚和數十種龜鼈等。

鳄魚、巨蟒和食人魚,這些都是兇猛的肉食性動物,在亞馬遜河流裡具有一席之地,雖然它們幾個夠兇悍,但與亞馬遜河當中的電鳗比起來都有些遜色,因為兇猛的鳄魚都忌憚它三分。
栖息在亞馬遜河流當中的電鳗,通常選擇水流較緩的區域栖息,并且它會像黃鳝那樣探出頭,呼吸水面上的空氣後再次潛入水中。電鳗不善于遊行且然行動緩慢,它依靠臀鳍的撥動而遊動。
但這并不影響它在亞馬遜河中的地位,因為它的尾部是具備發點功能,電鳗的“殺手锏”正是高壓電,具備秒殺亞馬遜河裡任何一種水深動物,能瞬間輸出的電壓可高達300~800伏,是以電鳗也被稱為水中“高壓線”。
電鳗強大的電流既可殺敵,也可禦防侵犯來敵,即便是亞馬遜河流中兇猛的兩栖類動物鳄魚,也不敢與電鳗抗衡,因為一旦發生摩擦,即使鳄魚不被電死,也隻能選擇與它同歸于盡。
上圖的鳄魚是咬住路過的電鳗,電鳗瞬間釋放出高壓電,将龐大的鳄魚電死,但由于鳄魚咬住了電鳗,導緻電鳗也無法逃脫,最終鳄魚和電鳗都死在了亞馬遜河邊。
電鳗在放電的過程當中,自己是背會被突如其來的高壓電點選到,原因是電鳗放電的器官在身體的兩側,而且它的身體的器官和體表,都帶有高性能絕緣功能。
但電鳗放電的部位,如果同時受傷和破損的情況下,此時放電就會出現短路。電鳗釋放出的電壓産生的殺傷力大小,是根據電鳗的體格和身體狀态,通常區分兩個階段,體格越大的電鳗的電壓越強。
根據相關研究論證,電鳗每秒能放電50次左右,電壓會随着次數降低,電擊範圍在3~6米之間,但持續時間約在15秒左右,不過電鳗隻要稍作休息,或者是補充點食物即可再次放電。
電鳗放電有時并不是為了捕食,或者是防禦攻擊來敵,根據它的生理特征來看,它需要不定期的釋放一次電流。是以,無辜被電鳗電死的水生動物不在少數,甚至都超越它所需要的食物。
有着亞馬遜頂級殺手之稱的電鳗,再狠,也逃不過小小的餐桌,雖然它能釋放出高壓電,但南美洲土著人為了捕捉電鳗,先将南邊的牛群趕下水,等電鳗将電釋放完了後,在下去捕捉電鳗。
最後,橫走亞馬遜河流的電鳗,曾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盤點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懼的淡水動物”之一,是以我們在外出旅遊和垂釣時,遇到了千萬不要招惹它,以免有去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