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又叫雞蛋果、愛情果,學名:西番蓮,拉丁文名:Passiflora edulis Sims.。西番蓮科、西番蓮屬草質藤本,莖具細條紋,無毛。葉紙質,中間裂片卵形,兩側裂片卵狀長圓形,裂片邊緣有内彎腺尖細鋸齒,外面頂端具1角狀附屬器;内副花冠非褶狀,頂端全緣或為不規則撕裂狀,淡黃綠色;子房倒卵球形,扁棒狀,柱頭腎形。漿果卵球形,無毛,熟時紫色;種子多數,卵形。
百香果屬于雌雄同花,自花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蟲,也可通過人工授粉,人工培育的新品種授粉率可以達到80%。春季種植的百香果,當年7月即可開花,9月可收果。第二年以後,每年4月開始開花,一年可開5-6批,每批開花相隔20天,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60-70天,果實收獲4個多月。

百香果[西番蓮科草質藤本]
百香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用種子直接播種繁殖,第二種是用蔓條扡插繁殖,第三種是種子播種苗再嫁接高産無病毒母本,嫁接苗成本高但穩産,目前大面積推廣的台農一号百香果都是嫁接苗。每畝種植70-110株(按土壤、坡度、種植地區而定),主蔓逐級分出側蔓在棚架上攀延結果。百香果每年每畝産量達2-2.5噸,高産的達5噸以上。
百香果産于南美洲屬多年生常綠攀緣性藤本熱帶水果,因其果汁具有芭樂、芒果、香蕉等多種水果的香氣而得名。百香果适應性強、生長旺盛,抗病蟲,投産早,産量高,品質好,耐貯運、銷路廣,經濟效益高,在國外有“搖錢樹” 之美稱。百香果具有多種水果的濃郁香味,和很高的營養價值,不僅可作鮮果吃和制果汁飲料,同時也是用加工果醬,果凍,冰淇淋,糕點,餅幹最理想的加工用果。百香果果汁作為一種純天然“綠色”果汁飲料以其色香味俱佳,以及良好的保健效果,老少皆宜,正風摩世界。
<h3>種植方法</h3>
栽培要點:
百香果對溫度的要求基本與普通番茄相同,适應性較廣、适應南北方種植(北方宜在大棚内越冬,南方在1400m海拔以上霜期來臨前要覆寫防寒,方能安全越冬,否則主莖上部和側枝多被凍枯,甚至整株凍死)。
1、栽植 百香果當年種植當年産出,以每年的2-3月份種植為宜。一般百香果經濟栽培年限為4-5年,在第5年采收後,将老株砍除全面更新。因百香果為熱帶水果,連茬極易為病毒所侵染,降低産量和品質,為減少百香果受病毒侵染為害,以無病毒健康苗,每年更新栽植最好。
①栽植距離 百香果為蔓性果樹,枝蔓延長,是以棚架式栽培以行距3米,株距3-3.5米為宜,畝種70左右;單線籬式栽培行距1.7-1.8米,株距3.5-4米為宜,畝植100株左右。
②栽植方法 按預定種植的行株距,挖寬60厘米,深20-30厘米的定植溝,先放入混合好的堆肥或其它土雜肥,同時每株加用0.25公斤磷+0.15-0.25公斤複合肥,然後起墩種植,定植成活後,應随時将腋芽摘除,隻留主蔓的頂芽,并将蔓綁在支柱上,使植株盡快攀上棚架。
百香果
2、搭設棚架 百香果栽培期間必須設定棚架,以便管理、采收。棚架的搭設有多種形式,目前以水準型棚架和單線籬式架為主。單線籬式架柱高2.3米,在株與株之間樹立,植入地下約30厘米,每條柱拉2條12号線。
3、整枝修剪 百香果定植後,在幼苗期應插立支柱,以便引誘主蔓上棚架,待主蔓1米高時剪除頂芽,讓其長出側蔓,每側留2個側蔓,分向兩側生長,當側蔓長至2米時,将側蔓頂端剪除,以促進次生側蔓生長。若是水準棚架栽培時,應等主蔓到達棚架上時,留側蔓向四方平均生長。百香果忌重剪,每年無須強剪。若過度修剪,易使主蔓逐漸枯萎,嚴重時整株死亡。一般每批果采收後,每個側蔓留3-4節進行短截,促其重新長出側蔓,同時每年夏季必須疏剪生長過密的枝條,或将垂下拖延地面的枝條,離地面約20-30厘米處剪除,以保持通風良好。
4、施肥 百香果施肥原則以氮、磷、鉀比例2:1:4為宜,切忌過施偏施氮肥。為促進早生快發,種後7天開始淋2次愛多收,相隔時間為7天,每小包兌水60公斤。開花後15天内是果實迅速膨大期,應加強肥水管理,特别是增加鉀肥的施用,促果實迅速膨大。
5、水分管理 百香果較耐旱,但如遇幹旱,仍需灌溉。土壤過于幹燥,會影響藤蔓及果實發育,嚴重時枝條呈現枯萎狀,果實不發育并會發生落果現象。雨季時,注意排水。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使用者開心1978、CHENG小C參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