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軍參聯會主席、俄軍總參謀長、解放軍聯合參謀長究竟誰權力大?

衆所周知,幾乎每個國家都設立有國防部、總參謀部這兩大機構來管理掌控部隊。

對于國防部我們都知道,它要麼是最高軍事行政機構,要麼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比如菲律賓國防部就是一個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不負責指揮菲律賓海陸空三軍作戰;與之相對的是哈薩克斯坦的國防部,就不僅僅是最高行政機構了,它還是哈軍的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哈薩克斯坦總統就是通過國防部統率全軍的。

那麼總參謀部又是一個什麼機構呢?

說直白點就是在最高統帥(或國防部)的上司下,組織指揮部隊作戰,相當于戰争前沿的最高總指揮部。

美軍參聯會主席、俄軍總參謀長、解放軍聯合參謀長究竟誰權力大?

根據各軍的體制差異,總參謀部職能任務和名稱不盡相同,比如中國人民解放軍叫軍委聯合參謀部,俄羅斯軍隊叫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美軍叫參謀長聯席會議。

既然如此,解放軍、美軍、俄軍三大武裝部隊的“總參謀部”機構究竟有沒有差別呢?解放軍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俄軍總參謀長、美軍參聯會主席的權力是否相同呢?

我們就相關問題做出一一解答。

首先說中美俄三國“總參謀部”最高首長的軍銜:

在2016年軍改之前,我軍上司組織部隊作戰的機構叫總參謀部,最高首長稱為總參謀長,從建國起共誕生了16位總參謀長,他們有的是元帥銜、有的是大将銜、有的是上将銜,有的無軍銜。

美軍參聯會主席、俄軍總參謀長、解放軍聯合參謀長究竟誰權力大?

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

比如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三位開國元帥,還有粟裕、黃克誠、羅瑞卿三位開國大将,以及無軍銜的鄧小平,他們都曾擔任過總參謀長一職。1988年我軍恢複軍銜制,作為解放軍軍官最高軍銜的上将就成了總參謀長的标配,甚至到了軍改後總參謀部改為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也延續了被授予上将軍銜的傳統。

美軍參聯會主席、俄軍總參謀長、解放軍聯合參謀長究竟誰權力大?

美軍參聯會主席

而美軍的參聯會自從1949年設立以來,隻有第一任參聯會主席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屬于陸軍五星上将,其餘的參聯會主席都是四星級上将,已是和平時期美軍的最高軍銜。而且參聯會主席人選可以來自任何軍種部隊,不僅是陸海空,甚至出自海軍陸戰隊的也可以,比如上一任美軍參聯會主席約瑟夫·鄧福德就是海軍陸戰隊上将。

美軍參聯會主席、俄軍總參謀長、解放軍聯合參謀長究竟誰權力大?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

俄羅斯就不一樣了,俄羅斯自從1992年葉利欽總統組建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以來,共誕生了維克多·杜貝甯、米哈伊爾·科列斯尼科夫、維克多·薩姆索諾夫、安納托利·克瓦什甯、尤裡·巴盧耶夫斯基、尼古拉·馬卡羅夫、瓦勒裡·格拉希莫夫共七位總參謀長,他們皆是大将軍銜。

是以,相比中美兩國的“總參謀長”軍銜級别,俄羅斯的總參謀長軍銜最高。

其次說中美俄三國“總參謀部”的隸屬關系:

解放軍的軍委聯合參謀部隻是軍委的重要成員之一,它與軍委後勤保障部、軍委政法委、軍委審計署等另外14個職能部門共同組成了我軍最高上司機關——中央軍委。

大家都知道,軍委直接上司全國武裝力量,那麼軍委聯合參謀部隻是軍委的下屬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作戰籌劃、部隊指揮控制、組織指導部隊訓練等工作。就像與軍委聯合參謀部地位平齊的軍委政治工作部主要履行全軍黨的建設群組織工作一樣,他們在軍委各司其職。

美軍參聯會主席、俄軍總參謀長、解放軍聯合參謀長究竟誰權力大?

值得注意的是,軍委聯合參謀部與國防部之間不産生任何隸屬關系,後者接受國務院和軍委的雙重上司,聯合參謀部隻接受軍委上司。

美軍的參聯會比較特殊,該機構是國防部的一個下屬機構,與海陸空三大軍種部、印太司令部等11個聯合作戰司令部等機構共同組成了美國國防部。不過,它也隻是充當總統和國防部長最高咨詢機構的角色,卻沒有作戰指揮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軍銜的四星級上将沒有作戰指揮權,無軍銜的文人卻擁有美軍部隊的排程指揮權。

至于說俄羅斯的總參謀部,分為兩個時期。在2004年普京總統修訂《國防法》之前,俄羅斯國防部和總參謀部的隸屬關系含糊不清,因為舊法規定“國防部長通過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對武裝力量實施指揮”,造成了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平起平坐的現象。普京修改新法後,明确規定了國防部對俄羅斯全國武裝力量實時指揮,并上司總參謀部的活動,這就意味着總參謀部隸屬于俄羅斯國防部,而且俄羅斯總參謀長有兼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的傳統,級别低于國防部長。

美軍參聯會主席、俄軍總參謀長、解放軍聯合參謀長究竟誰權力大?

是以,比較中美俄三國的“總參謀部”機構,隻有中國的解放軍軍委聯合參謀部跟國防部沒有隸屬關系,軍委聯合參謀長和國防部長屬于平級的副國級上将戰友;而美軍的參聯會主席和俄羅斯的總參謀長都是所屬國家國防部長的下屬。相對來說,軍委聯合參謀長的級别要比美軍參聯會主席、俄羅斯總參謀長級别高。

最後說中美俄三國“總參謀部”的作戰體系:

軍改之前,解放軍總參謀長在軍委的上司下,組織上司全軍的軍事建設工作,以及組織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這個時候的總參謀部相當于最高軍事指揮機關,總參謀長享有作戰指揮權。但是在軍改後,按照“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軍委聯合參謀部的作戰指揮職能變了,五大戰區成為各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此時的軍委聯合參謀部不再具體指揮戰區部隊作戰,而是為他們提供作戰籌劃、作戰指揮保障、研究制定軍事戰略等服務。換句話說,戰區在軍委上司的大架構下,一線部隊怎麼打、怎麼部署、海陸空三軍怎麼配合,都是由戰區來負責。

美軍參聯會主席、俄軍總參謀長、解放軍聯合參謀長究竟誰權力大?

再說美軍參聯會的作戰體系,由于美軍實行文官治軍的制度,國防部負責美軍的三軍作戰指揮,但是國防部是一群無軍銜的文人組成的機關,根本不懂軍事戰略、作戰指揮、軍事部署,那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就由美軍參聯會出馬了。

美軍參聯會成員主要由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空軍參謀長、太空軍參謀長、海軍陸戰隊司令、國民警衛隊局長等成員組成,他們都是來自各軍兵種部隊的最高軍事将領,且是四星級上将,最懂得作戰打仗了。

到了戰時,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先确定作戰對象、作戰時間,想要達成的戰争結果,在美軍參聯會得到總統和防長的軍事作戰授權後,具體怎麼排兵布陣、調兵遣将,則由參聯會負總責,并向海陸空三軍一線作戰部隊下達作戰任務。如果沒得到總統和防長授權,美軍參聯會調不動一兵一卒去參加戰争。

美軍參聯會主席、俄軍總參謀長、解放軍聯合參謀長究竟誰權力大?

俄羅斯就沒有美軍那麼複雜,按照俄軍的作戰套路,俄總統和防長負責戰略決策,決定打還是不打,打誰的問題,總參謀部領到作戰任務,協調各聯合作戰指揮部展開軍事行動。換句話說就是俄羅斯總參謀部作為全軍的最高指揮機關,執行實施俄羅斯全軍上司機關國防部的戰略決策。

是以,從以上可以看出,俄羅斯總參謀部的獨立作戰權限更大一些,而我軍的作戰指揮已經集中在了戰區層面了,至于美軍,參聯會就是一幫無軍權的将軍組成的俱樂部,處處受制于美國國防部那些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