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的大儒,在經學、史學、地理、天文曆算、教育等領域都有很深入的研究,達到了很高的造詣,而且他思想先進、思維超前,提出的民主思想震铄古今,被後人譽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位一肚子學問的大儒剛正果敢、英武俠義,是個敢跟仇敵當面硬憾的主,演繹出了不少精彩的傳奇故事。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黃宗羲是明末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黃尊素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到了天啟朝“木匠皇帝”朱由校當政時,升任監察禦史。朱由校沉迷于木工活,大太監魏忠賢把持朝政,他結黨營私、胡作非為,弄得民怨沸騰。身為東林黨人的黃尊素不畏閹黨勢大,多次上折子彈劾閹黨罪行,觸怒了魏忠賢,被他唆使人構陷下獄,最後在雨中悲憤自盡。與他同時遭難的還有其他六位東林黨人,這七個人被稱為“東林七君子”。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黃尊素死時,黃宗羲隻有17歲,為父報仇的烈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燒。好在他沒有壓抑太久,父親去世後的第二年,天啟帝駕崩,崇祯皇帝即位,很快就開始清算閹黨罪行,魏忠賢畏罪自殺。19歲的黃宗羲進京替父伸冤,向朝廷上書,請求誅殺許顯純、崔應元、李實等閹黨餘孽,這些人都是謀害 “東林七君子”的直接兇手。當年五月,刑部提審許顯純、崔應元等人,黃宗羲出庭作證。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他在袖中暗藏鐵錐,趁人不備,用鐵錐猛刺錦衣衛“大特務”許顯純,将其刺得渾身流血、苦苦求饒。接着黃宗羲又把另一個“大特務”崔應元痛打一頓,扯了他的一把胡須,帶到父親靈前焚燒祭奠。後來,許顯純、崔應元等人都被朝廷誅殺,黃尊素沉冤昭雪,大仇得報。書生黃宗羲為父報仇、大鬧刑部衙門的壯舉傳遍天下,被人們譽為“姚江黃孝子”,崇祯皇帝也稱贊他是“忠臣孤子”。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崇祯皇帝劇照

一舉成名的黃宗羲返鄉後埋頭苦讀,得遇良師劉宗周。劉宗周是明代最後一位儒學大師,學問深厚,人品端正,黃宗羲跟着他學習,進步很快。沒幾年就譽滿江南。崇祯末年,形勢危急,朝政紛亂,報國無術、無門的文人們喜歡結社取暖。1630年,黃宗羲在機緣巧合下,加入了有“小東林”之稱的複社。他聯絡了一幫文人,集體聲讨魏忠賢的走狗阮大铖。阮大铖當年幫着魏忠賢幹了許多壞事,魏倒台後,阮大铖搖身一變成了正人君子,沒受到任何追究。黃宗羲、顧杲等人聯合署名發表了《南都防亂公揭》,揭露阮大铖僞君子的面目。這件事,讓阮大铖對黃宗羲恨之入骨。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魏忠賢劇照

黃宗羲雖然加入了複社,但他也深知靠社裡一群本領低微、坐而論道、互相攻讦的人,是拯救不了大明的。他變得很少參加複社活動,也不應内閣首輔周延儒之邀,到京城為官。他已隐約感到“要變天了”。果然,他回到家鄉不到兩年,李自成的起義軍就攻入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大明朝覆亡。1644年五月,南明小朝廷弘光政權建立,阮大铖重新得勢,開始向東林黨人尋仇,黃宗羲被捕入獄。沒過多久,清軍攻占南京,弘光政權滅亡,黃宗羲趁亂脫身,逃回了老家餘姚。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如果說黃宗羲的人生有道分水嶺,那他老師劉宗周的死就是個觸發點。1645年清軍攻占杭州,清廷仰慕劉宗周的聲望,邀請他出山做官。但劉宗周堅決拒絕仕清,為表心意,竟然絕食而亡。恩師的死,深深觸動了黃宗羲,讓他由一個言論派變成了行動派。他和弟弟黃宗炎一起,變賣家産,招募兵士,投奔南明魯王政權,與步步進逼的清軍對壘。但因力量懸殊,屢戰屢敗。情急之下,黃宗羲與阮美、馮京第等人東渡長崎島,想向日本國借兵,與清軍抗衡。可惜這個“奇思妙想”未能如願,他隻好偷偷傳回家鄉隐居起來。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此後一段時間,黃宗羲遭到清廷的通緝,東躲西藏,難于安生,家中也災禍不斷,親人接連去世好幾個,他的生活陷入困頓之中。一直到各地抗清運動進入尾聲、南明小朝廷覆滅,年過半百的黃宗羲才結束了他的“遊俠”生涯,在家鄉的化安山龍虎草堂讀書講學。黃宗羲晚年能有一塊安生之地,要得益于順治、康熙兩朝對大儒的懷柔政策,畢竟滿清在很多漢人眼裡是“蠻夷”,他們迫切想招納一些大儒來裝點門面,也想借此籠絡讀書人。像黃宗羲這樣不願仕清,又人到晚年、甘于讀書做學問的大儒,清廷估計是默許了他這種人生志向,雙方相安無事就好,否則黃宗羲不可能善終。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隐居在化安山上的黃宗羲坐看雲卷雲舒,進入了一種超然物主的狀态。他潛心治學,勤于筆耕,先後撰寫了《明夷待訪錄》《易學象數論》《明儒學案》《留書》《今水經》《大統曆推法》《四明山志》等著作,為後人留下了寶貴财富。他于300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進而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這樣的政治理想石破天驚,對近代仁人志士反對封建君主專制的鬥争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他也由此被譽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與顧炎武、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錐刺仇人,還曾到日本借兵

1695年8月12日,85歲的黃宗羲在家中病逝。遵照他的遺囑,家人們對他實行了“裸葬”, 将他的遺體用棕棚擡到他生前早已築好的墳墓中,安放在石床上。沒有棺材,沒有佛事,沒有七七,沒有誦經招魂、燒紙祭奠的一應場景……少年英武、中年滄桑、老年睿智的黃宗羲就這樣靜悄悄地走了,留下了他不朽的思想。

聲明:本文是原創,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