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如脫兔”、“風馳電掣”、“流星趕月”、“迅雷不及掩耳”,在武俠作品中這些詞大都用來形容那些輕功絕頂的高手,他們行動迅捷,快捷如風,身姿潇灑,令人神往,在金庸筆下,這樣的人物甚多。

如北宋年間的掃地僧,攜帶二人卻宛若足不點地般禦風而行;再如南宋末年的東邪黃藥師,輕功之高,如鬼如魅;而《倚天屠龍記》中韋一笑的輕功水準,更達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連金老先生都贊他輕功天下第一:
問:在所有的輕功身法中,何者是金庸認為最上乘最快跑最遠的?
金庸:
韋
一笑吧!我想他的輕功最厲害。
小說中并未交代韋一笑的來曆,隻知他活躍于西域,那麼韋一笑的輕功究竟何人所授呢?這一切恐怕與小龍女有很大關系。
一、韋一笑輕功與古墓派輕功相似之處
韋一笑的輕功有三大特點,
第一:快如閃電。
這一點從他在衆目睽睽之下羞辱趙敏便可瞧出:
突然間青影一晃一閃。趙敏隻覺自己臉頰上各給一隻手掌摸了一下,看韋一笑時,卻已站在原地,隻手中多了兩柄短刀。
這與楊過的一個表現幾乎完全一樣:
他笑聲未畢,忽地放脫小龍女,縱身後躍,左手已扣住孫不二右手手腕上的“會宗”、“支溝”兩穴。小龍女身無憑依,晃了一晃,便欲摔倒,楊過已拉着孫不二回過來靠在小龍女身後。
第二:庭除廊庑間神乎其神。
金庸更是贊他當世唯有其一人能夠做到:
倘若長途競走,張無忌當可以内力取勝,但在庭除廊庑之間,如此趨退若神,當真天下隻此一人而已。
而古墓派輕功因是在密室中所練,是以在庭除廊庑間亦快如閃電
:
小龍女手上戴了金絲手套,拍打在劍刃之上,絲毫不傷,她自幼熟習“天羅地網勢”,在房舍殿堂間進退趨避的功夫更天下無雙……
第三:秀的飛起。
韋一笑雖不算絕頂,但卻憑借獨特輕功來幹擾敵人
這人身法如鬼如魅,如風如電,倏忽欺身到那魁梧漢子身後,揮掌拍出。那大漢更不轉身,反手還掌,意欲和他互拼硬功。那人不待此招打老,左手已拍到那西域胡人肩頭。那胡人閃身躲避,飛腿踢他小腹。那人早已攻向那瘦和尚,跟着斜身倒退,左掌拍向那身穿破爛衣衫之人……
這與楊過的一個表現幾乎一樣:
楊過這一十八劍刺過,長劍急抖,卻已搶到了二丐身後,又是一劍化為兩招刺出。二丐急忙轉身招架,楊過不容他們鐵棒與長劍相碰,晃身閃到二丐背後,兩丐急忙轉身,楊過又已搶到他們背後……
韋一笑輕功與古墓派輕功太像了,而金庸小說有一個很大的特點——獨一無二。
二、金庸小說的“獨一無二”
何為“獨一無二”?意思是說某部作品人物武功、經曆不會在其他作品出現類似的情況
,如《笑傲江湖》中《葵花寶典》的創始人原為一對男女戀人,這兩人本是一對恩愛情侶,後來反目成仇,是以各自創造了一部克制對方的武功,合在一起,則為《葵花寶典》,這像不像王重陽與林朝英?
是以為了保證王重陽、林朝英經曆的獨一無二,金老将《葵花寶典》創始人改為前朝太監,那對戀人則被他删除了。
再如丘處機,他與江南七怪鬥酒時,曾運内功将酒水從腳底排除,這與段譽手指排出酒水幾乎雷同,
是以為了保證段譽體外排水的獨特性,為了保證“六脈神劍”的獨特性,金老先生也在後來版本中,将丘處機這一技能給删除了。
是以金庸小說很少出現兩種類似的經曆、兩種類似的武功,若有類似的經曆,那隻能說明是同一個人,若有類似的武功,則說明這兩門武功存在傳承關系,如“吸星大法”也可吸收内力,而事實證明,它正是從“北冥神功”中演化出來的。
是以韋一笑輕功與古墓派輕功如此相似,金老先生不可能沒有注意到,然而他注意到了卻沒有删改,說明他預設了,說明他本就是這般設定的,韋一笑的輕功與小龍女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不知各位大俠意下如何?
來源:超君說文化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