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1941年9月8日,德國北方集團軍群在經過連番苦戰之後,終于包圍了蘇聯的發源地列甯格勒。對于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司令官馮·勒布元帥來說,這将是一個裡程碑式的時刻,列甯格勒在他眼裡已經是一座孤城,一座被德軍三面合圍,隻剩下拉多加湖可做對外通道的城市,被他率領的北方集團軍群攻陷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而他本人也将成就自己的不世之功。

<h1 class="pgc-h-arrow-right">圍困和饑餓</h1>

從後世者的角度來看,馮·勒布或許有些過于輕敵了,但從當時情況來看,列甯格勒确實是危機重重,德軍在北面已經切斷了列甯格勒通往莫斯科的鐵路線,而南面通往外界的公路交通也被德軍掐斷,西面是德軍主力攻來的方向,唯有東面的拉多加湖沒有被德軍封鎖。

可拉多加湖在平日根本沒有貨運船隻,列甯格勒城裡也沒有貨運碼頭,是以列甯格勒在本質上是被切斷了對外交通,如今是徹頭徹尾的孤城一座。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但就是這麼一座孤城,手握數十萬大軍的馮·勒布也沒能把列甯格勒怎麼着。列甯格勒的守軍雖然在裝備和兵力上都處于劣勢之中,但列甯格勒本身擁有完善的防禦體系,錯綜複雜的塹壕和工事成了德軍的噩夢。

而接受列甯格勒指揮的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大将也是着實是用兵如神,在手頭兵力有限的情況下通過成功判斷德軍的進攻方向,成功擋住了馮·勒布的兇猛攻勢。

馮·勒布的攻勢從9月8日一路打到9月19日,列甯格勒在他的攻勢下搖搖欲墜卻又立而不倒,這讓馮·勒布變得十分沮喪,更讓希特勒變得十分懊惱。

眼見列甯格勒久攻不克的希特勒終于失去了耐心,轉而指令馮·勒布把第3裝甲叢集調往中央集團軍群,加入到對莫斯科的攻勢之中。而對攻而不克的列甯格勒他則轉而采取了圍困政策,試圖用饑餓擊垮這座未被德軍攻陷的城市。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希特勒想用饑餓摧毀列甯格勒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列甯格勒現在确實處于缺糧的狀态。在列甯格勒戰役開始之初,列甯格勒重要的糧食倉庫——巴達耶夫倉庫就被炸毀了。這座倉庫建于沙皇俄國時期整體是木質結構,蘇聯建立後也沒有對這座倉庫進行改建,導緻了倉庫在面對德軍空襲時變得格外脆弱。在德軍的空襲之下,巴達耶夫倉庫變成了一片火海,倉庫内儲存的物資絕大多數都毀于大火。

巴達耶夫倉庫的被毀對于列甯格勒軍民是一個噩耗,因為這座倉庫儲備有列甯格勒近三百萬軍民所需的生活物資,而德軍的空襲徹底毀掉了這些物資,等待列甯格勒的将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饑荒。

而倉庫被毀的後果很快就暴露出來了,列甯格勒的面粉儲備僅剩十五天的儲量,航空燃油也僅剩下10天的儲量,汽車用油更是僅剩下7天的儲量,如果不能及時得到補給的話,恐怕列甯格勒很快就會變成一座死城了。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眼下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如何為列甯格勒提供物資成了戰役的成敗關鍵,更關系到列甯格勒近三百萬軍民的生死存亡。為此,蘇聯最高統帥部急調莫斯科特種航空大隊向列甯格勒空運物資,可他們忙活了數日也就送進去502噸物資不說,自身還因為德國空軍的阻撓損失慘重。

顯然,采取空中運輸的方式肯定是幫不了列甯格勒的守軍了,蘇軍必須冒險在拉多加湖上進行運輸才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希望,拉多加湖</h1>

拉多加湖面積18000平方米,南北之間相距213公裡,東西之間寬度最多達139公裡,而湖面深度則有225米,整個湖區内部遍布千多個大小不一的島嶼,主要都集中在拉多加湖北部。而蘇軍若要在拉多加湖上進行運輸,首要問題就是他們缺少能夠進行運輸的船隻,大部分船隻都被德軍封鎖在了涅瓦河裡,根本派不上用場。

而且因為德軍已經控制了拉多加湖的南岸,蘇軍隻能從東岸向列甯格勒守軍控制的西岸輸送物資,這條由東至西的航線多有風雨和迷霧,和平時期航行尚且都有不低的風險,何況是戰時進行緊急運輸?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可如今列甯格勒情況危急,蘇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冒險在拉多加湖上進行運輸。列甯格勒的守軍在拉多加湖西岸修築了奧西諾維茨港,而東岸的蘇軍在沃爾霍夫的内河造船廠建造大型駁船,并試圖通過航運為守軍提供救命的物資。

可是因為船隻數量有限,蘇軍在11月15日湖面結冰停航前也沒能輸送足夠的物資,僅僅為守軍提供了6萬噸各類物資,包括4.5萬噸糧食、5500支步槍和機槍、1萬枚手雷和彈藥、油料等,另從城中搶救出3.35萬名傷病員。

盡管航運政策為列甯格勒提供了部分物資,可這些物資,對于列甯格勒而言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尚且不能滿足運輸期間列甯格勒消耗物資的1/3,随着拉多加湖的停航,守軍的情況日益惡化。

列甯格勒不得不采取最低标準的糧食配給标準,一線作戰部隊每天可獲得500克黑面包和125克肉、後勤人員每天300克面包和50克肉、勞工和技術人員每天250克面包、普通職員、無工作的成年人和孩子每天125克面包。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這種糧食配給标準根本不能滿足一個人正常的熱量消耗,列甯格勒已經有許多人死于饑餓和營養不良。蘇聯最高統帥部再次派遣莫斯科特種航空大隊向列甯格勒空運物資,在30個富有經驗的運輸機組努力下,有430噸高熱量食物送入了城内,但這些仍舊不能滿足列甯格勒軍民的消耗,甚至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饑餓的平民甚至去挖出巴達耶夫倉庫遺址的泥土煮湯喝,因為大火導緻了2500噸白糖融化,人們相信這些泥土能夠熬成糖水保住他們的生命。

列甯格勒的情況已經到了最危險的局面,為今之計隻有利用結冰的拉多加湖進行公路運輸,換言之要在拉多加湖的冰面上構築一條公路。11月17日開始蘇軍開始鋪設拉多加湖公路,待到11月22日,拉多加湖上的冰上公路正式通車。

此時的拉多加湖冰面因為尚未凍實而異常危險,如果冰面斷裂那卡車就會落入水中。即便蘇軍使用的是載重量僅有1.5噸的嘎斯AA卡車,拉多加湖公路也會是一條充滿死亡危險的公路。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在11月22日,60輛卡車通過這條冰上公路駛向了列甯格勒,為了減輕卡車的重量,每一輛卡車都沒有滿載物資,而是将部分物資放到了車後拖拽的雪橇上。所有的卡車司機都知道他們要面臨的風險是什麼——随時可能斷裂塌陷的冰面,南岸也有随時可能襲來的德軍炮擊,但他們必須冒這個風險,因為列甯格勒軍民的生命急需他們的物資來挽救。

幸運的是車隊在11月23日順利抵達了列甯格勒,這證明了冰上公路完全可以用于為列甯格勒輸送物資。

<h1 class="pgc-h-arrow-right">獲救的列甯格勒</h1>

物資車隊的抵達讓列甯格勒軍民士氣大振,這意味着他們将有望擺脫可怕的饑荒。而蘇軍對列甯格勒的大規模運輸也從11月23日開始,冰上公路六條車道每天都有大量的卡車往來不息,一晝夜最多能有一萬輛卡車往返于冰上公路。

雖然說德軍在發現蘇軍在拉多加湖的冰面上輸送物資,并不斷地對冰上公路進行炮擊和空襲,試圖破壞蘇軍的冰上公路。可是勇敢的卡車司機們仍舊不顧生死地往返于公路兩端,力求在冰面開化前将足夠多的物資送進列甯格勒。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德軍試圖阻撓和破壞蘇軍的冰上公路,蘇軍自然也不會坐視德軍肆意妄為,為了能夠保護這條冰上公路不被破壞,蘇軍沿着公路布置了大量的防空炮和高射機槍,蘇聯空軍也不斷和德國空軍争奪拉多加湖上空的制空權。

同時,為了能夠提升冰上公路的運輸效率,蘇軍趁着冬季發動了一次反擊,成功奪回了至關重要的提赫文地區,這能夠大大縮短冰上公路的運輸距離,有效的加強了冰上公路的運輸效率。

截止到1942年4月24日冰上公路因湖面開化而停止通行,蘇軍向列甯格勒輸送了足足36.1萬噸的物資,其中包括27.1萬噸糧食、3.2萬噸武器彈藥、3.5萬噸油料和2.3萬噸煤炭,并且還從城市裡搶救出了合計約3700節火車車廂的工業裝置,轉移了55.5萬老弱婦孺離開城市。

這些物資有力保證了列甯格勒軍民的生存,至1942年2月中旬開始,列甯格勒軍民的基本糧食供應已經可以保證,前線官兵也基本能夠恢複熱食供應。而在運輸結束的4月末,列甯格勒已經擁有了可供兩個月之用的緊急儲備糧和12天的轉移儲備糧。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1942年4月之後,蘇軍開始考慮恢複拉多加湖的航運,列甯格勒軍民克服困難建造了各類小型運輸船隻163艘,外加上外圍蘇軍投入的166艘各類運輸船隻,拉多加湖上又出現了一條新的生命之路。

而為了加強貨物裝卸和運輸效率,東西兩岸也緊急修築27個新的碼頭,還在各碼頭進行了疏浚工作,有效地加強了水上運輸的效率。蘇軍甚至還在43天内于拉多加湖修建了一條長達30公裡,通往列甯格勒的輸油管道,在1942年就為列甯格勒輸送3.26萬噸油料。

同時,為了保護這條寶貴的水上航線,蘇軍不僅調來了各型防空火炮260門,還調來了殲擊航空兵第7軍用于提供空中支援。甚至為了防止德軍派遣魚雷艇和炮艇騷擾,蘇軍還在拉多加湖裡成立了拉多加湖艦隊,調來了各類小型作戰船隻如獵潛艇、魚雷艇、摩托艇等共計131艘,用于保護拉多加湖的水面安全,必要時也可投入到運輸任務中。

在這種強有力的保護措施下,拉多加湖上的生命通道得以保全,并輸送了30.95萬噸物資。而在1942年冬季抵達後,蘇軍再次開啟冰上公路,為圍困中的列甯格勒輸送了大批物資

列甯格勒慘遭圍困糧食短缺,為何德軍久攻不下?拉多加湖成了關鍵圍困和饑餓希望,拉多加湖獲救的列甯格勒

1943年4月後蘇軍重新開啟水上運輸,至1944年1月列甯格勒解圍時,共輸送物資55.6萬噸。可以說,列甯格勒戰役的勝利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于拉多加湖這條生命通道。如果沒有拉多加湖和那些冒險輸送物資的卡車司機、船員,那麼列甯格勒可能早已因彈盡糧絕而陷落。

一座未合攏的半拱形結構組成的紀念碑在戰後被立于在拉多加湖畔,用于紀念那條給列甯格勒帶來希望的“生命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