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許敏不可憐怕是不太現實,畢竟相處長達28年歲月的養子抱病而終,而親生子的心卻似乎與她走不到一起。
可憐,确實是夠可憐的!
但既然許敏都已經這麼可憐了,為什麼還會有人不支援她?
關于許敏的這種現象,非常有意思:
她的支援率呈現抛物線的規則,從剛開始的“割肝救子”到三月份姚策離世到達最高潮,這是一個飙升的階段。
這個階段的許敏可以說反對者極少,即便有人對她個人行為不認同,但是基于她的“遭遇”也會表示了解。
而從4月21日官宣之後,許敏的支援率開始呈現緩慢的下降趨勢,雖然下降速度很慢卻是不可阻擋的下滑。
這種趨勢不僅仍舊持續,且似乎不可逆: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盲目支援許敏一切行為,而是有所思考、有所辨識。
當下的許敏早就褪去了高光,她身上所背負的争議并不比杜新枝少幾分。

關于許敏明明那麼可憐,如今卻出現越來越的人不支援她的原因,其實并沒有那麼複雜而是一切的必然。
第一條:官宣出,大局定!
許敏真正開始呈現下滑的時間點,毫無疑問就是4月21日:封封與淮河先後釋出通告,尤其是封封的官宣更是具有權威性。
4月21日官宣中明确提到:調查組克服事件年代久遠、相關線索匮乏、涉及當事人難以查找等困難…,做出不予立決定!
421官宣已經證明杜新枝的清白,從這刻開始敢提不同意見的人越來越多,逐漸于一面倒發展到百花齊放的局面。
可以發現的是:
蘇教授呼籲各方理性,是在官宣後;
某主持人談述經濟賬,是在官宣後;
鄧學平因照片而發聲,是在官宣後;
周兆成誇贊姚策優秀,也是官宣後!
諸如此類的發聲都是在官宣後,有名有姓的人是比比皆是、至于無名無姓的普通網友更是如春筍接踵而至。
這就是官宣的權威性,沒有421的官宣就不會有後來情形轉變:因為理智的公民都會選擇相信官宣,而不會被外在的網絡事物蒙蔽雙眼破壞秩序。
421官宣對于事件影響巨大,從這一刻起就已經還杜新枝清白,大局已定。
無論許敏或許家人、或許粉,于網上如何的提出種種不切實際的疑點,在沒有實證的情況下都不可能逾越官宣,給杜新枝強制性戴上莫須有的破帽子。
再加上許敏自11問之後至今未有突破,光是一條手環她就找了大半年,其實要找手環最大的捷徑就是問她的前親戚高玉枝。
當年高玉枝身為護理部主任,怎麼可能不知道1992年有沒有手環?
許敏質疑通告卻沒有提供有效材料,在長時間未有實質突破後令人越發疑惑:到底信官宣,還是信許敏?
正常公民,都會信官宣!
第二:人設高,不足重!
許敏是以割肝救子而聞名,可以說她的一切光環都是建立在姚策身上,沒有姚策就不可能有她的偉大人設。
沒有姚策,許敏在網絡世界一名不文!
姚策成全了許敏的高光,但許敏卻沒有履行自己人設該有的行為。
首當其沖的是老調常談的割肝救子:
許敏是以割肝救子而開始聞名于世,但時至今日也沒有見她有實際行動。
直到姚策離去都沒等到許敏捐肝,她的割肝救子如今看來等同于在喊口号,但這種未成行的口号卻給她博了美名。
許敏為何沒有做到割肝救子?
如果是配型不成功,許敏能否曬配型單?
或許有人會說許敏是因為割肝救子,才發現姚策非親生,既然是非親生,那麼自然就無法給姚策換肝,不需要做配型。
這種說法隻能唬唬大字不識的老阿姨,換肝并不一定得是有血緣關系的親人,隻要配型成功原則上講都有換肝可行性,更何況許敏還是姚策的養母。
是以許敏能否現身說法,到底是因為什麼才沒有如同宣傳的那樣割肝救子?
根據專業人士的說法:姚策發現肝癌時惡性良性腫瘤長達14公分并伴有門靜脈及其分支癌栓,根本就毫無換肝可能。
如果是普通人不知道還情有可原,但許敏的工作機關是九江三院正是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對于這種情況應該是再清楚不過。
如此為何許敏要宣傳割肝救子?
如此為何許敏又要宣傳,是為給姚策換肝續命才尋找其親生父母?
都不具備換肝可能,哪來的換肝續命?
許敏言行為什麼不能真實點?
若是尋找親生子就說尋找親生子,難道别人會責怪許敏尋找親生子?
許敏割肝救子經不起推敲,當然我們相信她在開始肯定有過這種念頭,但至于是否在清楚不具備換肝條件後,還持續利用這個噱頭做一系列宣傳,隻有她自己知!
面對割肝救子質疑,許敏能否自圓其說?
許敏建立了深愛姚策的偉大養母人設,卻沒有做到這個人設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說姚策生前希望最後一頓年夜飯與許敏夫婦共度,結果許敏夫婦卻默默拒絕,除夕之日出現在了千裡之外的駐馬店。
許敏夫婦對養子的決絕可見一般,不僅不能稱之為偉大,連善良都談不上,人設是完全撐不起來的。
一邊悲傷欲絕的說着有多愛姚策,一邊卻對最後時光裡的姚策不問不顧、不理不睬,這種自相沖突的人設完全崩塌了!
不愛其實并不是不可以,但既然不愛了就不要再在網上假裝深愛,既然假裝深愛了理應假裝到底給予姚策最後的愛,然而許敏卻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許敏在姚策映忖下收獲了美名,卻沒有履行美名的義務和責任,人設完全不足重!
當然許敏的人設也不僅僅這一點,她還有一個非常明顯不足重的人設:家世!
如果許敏能實事求是,相信現在的狀況并不會逐漸轉變成這樣。
但許敏從一開始沒有以誠相待:許敏稱自己出生于書香門第、軍人世家,是以夢想将孩子培育成軍官!
想讓孩子成為軍官并沒有錯,錯就錯在許敏不該構造出軍人世家身份。
什麼是世家?
至少三代以上從事同一種光鮮職業,這種家族才能稱之為某某世家:比如說西漢的張良就是貴族世家,其祖父是三朝宰相、其父親是兩朝宰相,其自己也是司徒(相當于宰相)。
張家三代直系血脈都位極人臣,這種家族稱之為貴族世家當之無愧,張良的兒孫完全可以昂首挺胸稱自己出生于貴族世家!
但再看看許敏是什麼家庭?
許敏的祖父據說是水稻專家,其父親是軍官(有待考證),其自己是醫院職工,三代人三種職業,除了她的父親是軍人外,她和她祖父連軍人的邊都沒挨着,這樣如何稱之為軍人世家?
如果許敏僅僅是說自己出生于書香門第,那麼這個是沒有太大争議的,幾代人若都是文化人出身稱書香也過的去。
但是許敏為什麼何要給自己,額外貼一些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軍人世家标簽呢?
許敏自稱風光霁月,卻是言行、事實常常不一緻,這樣的人設能撐的久嗎?
人設若撐不住,質疑者自然就會增多!
第三:可憐人,卻傷可憐人!
許敏的人生是悲情的,但杜新枝的人生比她更加悲情、苦難:
29年前她連孩子面都沒見到就養了别人的孩子,28年後再見親生子就注定不久将陰陽相隔,明明是最大受害者卻被塑造成加害者,這不比許敏可憐的多?
如果說許敏是可憐人,那麼杜新枝就是可憐到無法用言語表述!
許敏再可憐僅錯失親生子28年人生,往後她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彌補這段空白,但杜新枝卻失去了親生子一輩子的人生,僅僅隻擁有了孩子不足一年的時光,她再也沒有機會補足姚策母愛。
但就是這樣一個極其苦難的人,被許敏以莫須有罪名報警稱其偷換孩子,并且還在那段“放”的錄音裡稱杜新枝太壞了。
因許敏而起的偷換風波,給杜新枝帶來史無前例的身心雙重傷害!
許敏可憐,卻傷了比她更可憐的母親。
如果許敏有實證倒無話可說,但直到今天她連一件實錘證據都拿不出。
事實上若杜新枝的疑點成立,那麼以此類推許敏身上的疑點隻多不少,許敏似乎更應該要自查、以證清白!
可憐人,何必傷害可憐人?
其實,杜新枝還能有多少歲月?
她的身體狀況注定了她會比許敏先走,絲毫不會妨礙郭威回到許敏的身邊,不會妨礙許敏的老年生活有親生子相伴。
是以,何必呢?
看得人多了、看得時間久了,自然撥開迷霧看見陽光的人也就多了: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許敏明明可憐,反而卻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支援她!
許敏從最初的衆星捧月,到現在支援者逐漸減少、争議逐漸增多,完全是她自己親手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