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可愛的人在戰火中永生——尋訪松骨峰姚斌烈士家屬姚勇

作者:廣西自治區烈士陵園

湛藍的天空,知了正不知疲憊地叫着,一位身着淺藍色短袖襯衫,亞麻灰西裝褲的老人闖入了我們的視野,老人雙鬓已微微泛白,眉頭緊蹙注視着前方,額角被七月炙熱的太陽蒸烤出一層薄汗。沒過一會兒,一群人朝他迎面走來,老人用力地同他們揮手,露出了燦爛的微笑……

“姚老,這麼熱的天,您就不必下來等我們了!”尋親工作組的上司三步并作兩步上前緊緊握住老人的手,“一路奔波,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謝謝你們還記得我的爸爸!”老人緊緊地回握,眼角泛起一絲漣漪……眼前的這位老人名喚姚勇,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八軍112師335團1營3連烈士姚斌的獨子。

壯烈為國殉 祖國永不忘

2021年,廣西退役軍人事務廳舉辦“幫助100位烈屬尋找烈士安葬地、為安葬在東北三省等地的100位廣西籍烈士尋找親人”活動。南丹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在收到區廳内含姓名、籍貫、部隊資訊、犧牲地等簡單的線索後,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做出部署,通過查閱史料及屬地退役軍人檔案,赴烈士籍貫地走訪當地群衆尋找相關線索,最後成功為抗美援朝烈士姚斌找到了他唯一的兒子姚勇。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廣西英烈褒揚事業促進會、河池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南丹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上司及從業人員,赴金城江對烈士遺屬進行慰問。

最可愛的人在戰火中永生——尋訪松骨峰姚斌烈士家屬姚勇

“為烈士尋親”工作組與姚斌烈士家屬合影

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

1950年11月30日拂曉,姚斌跟随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5團,追擊南逃的美軍,一路穿插,趕到松骨峰一帶。為了給大部隊合圍赢得時間,姚斌所在的一營三連奉命搶占松骨峰北側的無名高地進行截擊。6時30分,他們擊潰敵方尖兵小部隊,爬上光秃秃的山包,在未修築工事的情況下,與美軍二師部隊打了個“照面”,敵人黑壓壓的汽車,坦克和步兵蜂擁而至。三連戰士們為了最大程度節省武器支出,在敵人汽車駛近陣地前沿時,三連的機槍射手、火箭筒射手和爆破組才向敵人發起猛烈的攻擊……刹那間,公路上幾十輛汽車、坦克燃燒起來,成百輛汽車擠成一團,美國兵紛紛跳車亂跑。

不甘失敗的美軍在之後的數小時内,再次集結了大批兵力和武器,派出400多人兵分兩路向二、三排陣地同時實施輪番進攻。松骨峰戰地被炮彈、汽油彈和燃燒彈燒得火光沖天。戰士們一邊撲打身上的火焰,一邊利用炮彈坑做工事,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戰士們子彈打光了,便撿起腳邊的刺刀與敵人肉搏。一名志願軍戰士更是掏出身上的最後一顆手榴彈,與合圍他的六七個敵人同歸于盡……戰鬥結束後,一營營長帶領戰士們清理戰場,收殓烈士的遺體。他在三連陣地上看到:“槍支完全摔碎了,機槍零件扔得滿山都是。烈士們的屍體保留着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掐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摁倒在地上的,有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的……”三連官兵以百人之力,在裝備緊缺、無險可守的情況下,成功阻敵長達十幾小時,擊斃敵軍600多人,勝利地完成了狙擊任務,為大部隊合圍赢得充沛的時間。松骨峰一戰傷亡巨大,全連僅幸存7人,無數的英魂忠骨永遠沉睡在了異國他鄉。

山河已無恙 英雄請歸家

談起父親,姚勇并沒有什麼記憶。父親赴朝時,姚勇還不足三歲,對父親的印象也是長大後從奶奶和母親的口中一點點得知。在姚勇家中有一個被擦拭得锃亮的鐵盒靜靜矗立在書櫥裡,年深日久,早已看不清鐵盒上的圖案跟文字,姚老告訴我們,這是姚家最寶貴的東西。

最可愛的人在戰火中永生——尋訪松骨峰姚斌烈士家屬姚勇

姚勇老人為工作組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

打開鐵盒,一張張陳舊泛黃的文書躍入眼簾,這都是父親姚斌犧牲時收到的訃告、烈士證明書以及烈士證。微微泛黃的文書上記載着:“姚斌同志參軍有年,轉戰國内,曆經艱辛,為人民服務之志未嘗稍懈。我國大陸解放之後,人民緻力國家建設之際,兇殘美帝複舉兵侵朝,危及祖國!姚斌同志有見于此,乃毅然志願赴朝,随全軍奮戰于冰天雪地之中,敵機炮火之下,拯鄰邦于危卵,挽祖國于水火!屢挫敵鋒,疊建功勳。不幸于戰場犧牲!……”“望先生忍悲惜哀,烈士功垂青史,英靈永存人間……”寥寥數語間,當年泱泱中華兒女不畏艱險,不懼犧牲,禦敵于國門之外的場面躍然紙上。

烈屬姚勇向工作組提供父親當年的犧牲證明

最可愛的人在戰火中永生——尋訪松骨峰姚斌烈士家屬姚勇

烈屬證明

最可愛的人在戰火中永生——尋訪松骨峰姚斌烈士家屬姚勇
最可愛的人在戰火中永生——尋訪松骨峰姚斌烈士家屬姚勇

中國人民志願軍首長寫給姚斌烈士妻子楊雲娥的訃告

“我特别欣慰,在古稀之年,仍有人能記得我父親,記得他曾做出的犧牲貢獻,感謝退役軍人事務廳,讓烈士的奉獻不被曆史遺忘。”姚老輕輕撫摸着父親的訃告露出祥和幸福的笑容。等疫情過去,姚勇就能親赴北韓去祭奠自己的父親了,為了這一刻的“團圓”,他等了整整71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