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國家平劇院二團團長,“東方平劇之星”——李海燕

作者:豫見文化

李海燕,1964年出生于山海關,著名平劇演員,程派青衣,國家一級演員,李世濟的徒弟。

常演劇目有《英台抗婚》、《陳三兩爬堂》、《梅妃》、《朱痕記》、《六月雪》、《荒山淚》、《鎖麟囊》等。現為國家平劇院二團團長、文化部青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曾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三屆平劇節“優秀表演獎”、上海東方電視台授予“東方平劇之星”稱号。

中國國家平劇院二團團長,“東方平劇之星”——李海燕

家中有四個孩子,海燕是唯一的女孩,從小對舞蹈、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展現出過人的天賦。海燕讀國小時就參加學校的文藝隊,原本想當舞者。1977年考入 河北省唐山地區戲曲學校 ,1980年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師從李文敏、周金蓮、劉秀華、佟熙英、江新蓉、張玉英、李喜紅等。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學習演出了《賀後罵殿》、《紅鬃烈馬》、《朱痕記》、《窦娥冤》、《荒山淚》、《鎖麟囊》、《拾玉镯》、《盜仙草》等一批平劇傳統劇目,打下堅實基本功。

海燕從戲曲學校畢業後,1987年進"河北省唐山市平劇團",同年參加全國首屆"青年平劇演員電視大獎賽",榮獲"最佳表演獎"。1989年榮獲"河北省第二屆戲劇節折子戲優秀表演獎"。1991年被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演員”,同年拜著名平劇表演藝術家, 程硯秋 先生義女 李世濟為師,系統地學習程派藝術,演出了《六月雪》、《英台抗婚》、《玉堂春》、《陳三兩爬堂》、《梅妃》等一批程派優秀劇目。她在平劇傳統劇目《法門寺》、《四進士》、《龍鳳呈祥》等也有極為優異的表現。

中國國家平劇院二團團長,“東方平劇之星”——李海燕

李海燕1994年調入“中國國家平劇院”工作至今,其間曾因生養一對龍鳳胎兒女,自願犧牲演藝事業約三年時光。1997年以新編劇目《寶馬圓情》參加第五屆“中國戲劇節”,榮獲“主要演員獎”。1998年獲中國戲劇最高榮譽:“梅花獎”,同年進入“中國平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學習,并獲文化部“優秀專家”光榮稱号。

李海燕嗓音寬亮悅耳、唱腔韻味純正、演技細膩生動、身段優雅流暢、扮像清麗嬌柔,為程派藝術私淑傳人中的佼佼者。1999年在《戲劇電影報》“梨園周刊”舉辦的全國“評說五小程旦”的活動中,榮登“五小程旦”榜首。2001年,李海燕從「中國平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畢業,創作演出的《杜十娘》參加第三屆"平劇節",榮獲“優秀表演獎”。2005年被上海東方電視台授予“東方戲劇之星”稱号。

中國國家平劇院二團團長,“東方平劇之星”——李海燕

海燕近四年又排演了新編曆史劇《張協狀元》、近代劇《秋色漸濃》、《四郎探母》中程派版“蕭太後”、《伍子胥》中"浣紗女",得到内行專家的好評,及廣大戲迷的喜愛與支援。海燕并於2007年春天複排已絕迹舞台多年的程派優秀劇目《文姬歸漢》,努力繼承及傳播程派藝術。

2010年,被任命為中國國家平劇院二團團長。

多年來刻苦學藝打下了堅實的傳統基礎,常演劇目有:《玉堂春》、《英台抗婚》、《陳三兩爬堂》、《梅妃》、《賀後罵殿》、《紅鬃烈馬》、《朱痕記》、《窦娥冤》(又名六月雪)、《荒山淚》、《鎖麟囊》、《三擊掌》、《孔雀東南飛》、《拾玉镯》、《鐵弓緣》、《盜仙草》、《十三妹》、《戰金山》等。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程派藝術的發展,先後創作排演了《寶馬圓情》、《杜十娘》、《張協狀元》、《秋色漸濃》等各種題材的新劇目,受到專家和觀衆的一緻好評。

中國國家平劇院二團團長,“東方平劇之星”——李海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