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對鳳頭在水裡嬉戲。攝影:張祖敏
長江日報8月12日14日"七夜"當天,市觀鳥協會舉辦的"愛鳥靜靜降臨"主題鳥類生态攝影展将在網上開展。這次特别的鳥類展覽,不是以美麗的圖檔為終極追求,而是更注重展現對鳥類的熱愛,生活。這七晚,來看看鳥兒們的愛。
一對斑點鴨。攝影:張祖敏
拍攝鳥愛"連載"
編劇是一個"淘氣的老男孩"。
秀恩愛,為黑水雞的配偶而戰,寶寶的幼崽...現年64歲的張祖民是觀鳥協會的成員。在多年的觀鳥、拍鳥中,他拍了很多愛鳥、小朋友等拍攝對象的照片。
記者看到他的很多照片都是相關的,有聯系就看到了,就像一個鳥兒愛情故事"系列"。
雄性白冠長尾蜻蜓搖動鮮豔的羽毛以吸引雌性。攝影:張祖敏
張祖民解釋說,這些"系列"有些是連續的故事,比如他在紅鴨水面上記錄的一場激烈的戰鬥,以及在不同時期,同一群鳥的故事,比如今年對小鲱魚孵化過程的觀察。"觀鳥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有時我們每年至少去觀鳥點六次,觀察一個鳥家族的生存情況。
在整理照片的過程中,一些不相關的照片,也在"老淘氣男孩"的編劇眼中變成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他也會為這些小的"連載"配上有趣的文字。
例如,在許多對鳥中,有一隻孤獨的"單一白鹳"。是以他寫道,"有幸福結的甜蜜,有單一陰影的孤獨。這隻白鹳什麼時候會等待心鳥的到來?"
愛情并不全是好的,為了得到雌鳥的心,雄鳥經常上演激烈的打鬥。在記錄這場鬥毆時,他寫道:"黑水雞為妻子而戰,其強度遠遠大于反嘴白鹳,從黑水雞的心目中可以看出,妻子的地位絕對是第一位的。"
從觀鳥到"愛上鳥"
他讀懂了鳥兒的喜怒哀樂。
因為愛鳥,是以可以拍攝,編纂這些溫暖的故事。
張祖民多年來一直是攝影愛好者,在加入觀鳥協會之前,他已經拍攝鳥類六七年了。
樹枝上站着一對蜻蜓。攝影:張祖敏
"但之前對鳥兒的熱愛,就是愛上這些美麗的精靈鮮豔的羽毛,美麗的姿态。張祖敏說,鳥人的追求是拍攝高清、美觀的大片。
2019年,他在福河觀鳥時遇到了觀鳥協會的成員,經過一次談話,他對觀鳥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加入了該協會。這個決定不僅改變了他的攝影風格,也改變了他射鳥的理念。
今年,他觀察并記錄了墜入愛河并生成一對小蜻蜓的整個過程。起初它是甜的,産卵後,這對夫婦迅速加強了水中漂浮的巢穴,甜蜜地等待鳥從殼中出來。但後來,當他回到池塘時,他沒有看到卵,隻有雌性鴕鳥警惕地盯着水。回到家後,他看了看照片,發現水裡有一條很長的蛇,可能是肇事者。當我再次去時,我看到雌性幼崽在草地上建造了一個新的鳥巢,但雄性一直在"擔心"。
"其實這組照片,背景比較淩亂,不高清,從攝影角度看并不精彩,但讓我更加震撼和感動。張祖民說,觀鳥時,要多注意觀察鳥類的習性和行為,讀懂自己的悲傷和喜悅。
紅鴨依偎在一起。攝影:張祖敏
"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我們對這對夫婦的遭遇無能為力,但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來保護它們的栖息地,并盡量減少人類生産和生命對它們的影響。
像這個愛鳥人,武漢有很多,他們的精彩作品也有很多。即将舉行的"愛鳥靜靜地來臨"主題鳥生态攝影展,由武漢鳥友"衆籌",将展出精心挑選的40張愛鳥攝影作品。展覽将于"第七晚"當天在微信公衆号"武漢觀鳥""漢商集團""漢商集團婚紗照城"和長江雲平台釋出,有興趣的市民可以關注。
"七晚"觀鳥小貼士:
最近,串珠鴿、黑水雞和小蜻蜓仍在繁殖,還有一些水獺和灰翅浮鷗的繁殖,公衆可能會在各個水域、公園甚至社群區域看到它們"墜入愛河"。
市觀鳥協會提醒市民:鳥類"墜入愛河"時警惕性相對較低,不要靠得太近,以免幹擾它們的繁殖,尤其是鳥類在種蛋時,不要幹擾。
(長江日報記者楊曉宇、實習生王毅岐)
編輯:姚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