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花樣年華的一對農家姐妹,先後查出罕見視力疾病,命運雖同她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但她們靠着頑強的毅力和刻苦拼搏的精神,不僅沒有被黑暗吞沒,反而活出了一片光彩。
“這倆娃能拿三塊金牌真不容易,她們是咱全村人的驕傲……”10月29日中午,剛從果園幹完農活的孫備戰順路來到鄰居孫增學家,為剛剛參加完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射箭項目視障組比賽的孫蓮蓮和孫翠蓮姐妹及家人道喜。

晴天霹靂
家住新區坡頭街道辦錦華社群(原馮蘭村)的孫蓮蓮和孫翠蓮是一對聰明好學的姐妹。姐姐孫蓮蓮今年31歲,妹妹孫翠蓮27歲。妹妹18歲聯考那年因視物模糊、頭眼莫名疼痛,先後到縣、市、省級醫院進行檢查,最終被診斷為雙眼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并伴有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在醫生的建議下,被選拔到陝西省青少年體育訓練中心從事跳遠和跨欄訓練的姐姐孫蓮蓮也進行了眼部檢查,檢查結果如同晴天霹靂,給她當頭一棒,她和妹妹患有同樣極為罕見、且治愈率極低的眼部疾病,這讓姐妹倆深受打擊。“當得知這個消息後,我和妹妹抱頭痛哭了一場,覺得命運給我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相繼傳來的噩耗,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父親孫增學和母親郭雲玲都是地道地道的農民,孫增學患有小兒麻痹症,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經營着一家小商店。為了給姐妹倆看病,家裡債台高築。
之後的幾年姐妹倆視力迅速下降,妹妹也是以影響了學業。但不願向命運低頭的孫蓮蓮,為了讓妹妹不因視力缺陷而一蹶不振。2012年她來到陝西财經職業技術學院讀書,在校期間考取了會計資格證、初級審計證等。此後,還學會了使用讀屏錄入資料,并在家門口找到一份公益性崗位的工作。2015年,她收獲了愛情,組建了幸福的小家。
絕處逢生
2020年初,在家待業4年的孫翠蓮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當時陝西籌備組建盲人射箭隊,市殘聯推薦了孫翠蓮讓過去試試。在家人和殘聯從業人員的鼓勵下,她經過測試順利入選,并在銅川市耀州區關莊鎮溝岸殘障人士教育訓練基地開始集訓。“當一名射箭運動員是我連做夢也不敢想的事,但既然選上了就要全力以赴。集訓時早上5點鐘就起床做專項性的力量訓練,當時我身體很瘦弱,卧推時連20公斤都推不起來,現在有人輔助能推40公斤,俯卧撐從開始的0個到現在一次能做80個……”成績的提升使得人也變得更加自信,教練給她帶來了絕處逢生的一條路,孫翠蓮從此愛上了射箭。
而姐姐孫蓮蓮能夠進入盲人射箭隊則是教練孟馬峰堅持的結果。當他得知孫翠蓮還有一個年紀相仿的姐姐時,就讓把姐姐叫到隊裡嘗試一下。誰知一試,孟馬峰便發現孫蓮蓮是個射箭的好苗子,便想把她也招入隊中,但因孫蓮蓮有工作,加之孩子尚小,而練習射箭需要長期住在基地,她不想放棄工作和家庭。而孟馬峰同樣不想放棄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運動員的人才,于是便把弓和箭靶送到孫蓮蓮家裡,讓她在工作、生活之餘先熟悉,有空的時候再到基地進行訓練。
“在機關上司、同僚和家人的支援下,我開始了走訓。工作之餘在家練習力量和拉弓技術,周末就一直在基地訓練。經過一年多的訓練,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并和妹妹一起備戰殘特奧會。”姐姐孫蓮蓮說。
旗開得勝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盲人射箭作為戶外項目,不管刮風下雨隊員們都得在露天靶場訓練。姐妹倆皮膚曬得黝黑,左手拇指虎口處磨出厚厚的老繭。賽前一個月,為了抓住這次來之不易的參賽機會,姐妹倆訓練愈加刻苦,每天撒放800支箭,是平時訓練量的兩倍;放棄休息時間反複練習射箭動作,高強度的訓練使她們的手連紮頭發都困難。
付出就有回報。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射箭項目視障組比賽中,姐妹倆發揮出色,孫蓮蓮獲得射箭女子VI-2/3級30米個人賽和團體賽兩個冠軍;孫翠蓮獲得射箭女子VI-1級30米團體賽冠軍,以及個人賽第四名。
“通過這次比賽,我和妹妹比以前更自信了,也覺得以後的生活有了奔頭。我們會在射箭這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并希望能走得更遠,為國争光。拿金牌也多虧了我的輔助教練——市業餘體校的林琛老師,他就是我的另一隻眼睛,我根據他的密碼對動作進行調整。”孫蓮蓮說。
“倆娃都拿到了金牌,我們做父母的非常高興,但是對我們來說,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娃的眼睛,希望将來她們的眼睛能治好。”孫增學表示。
記者:原玉紅、袁欣、吳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