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富爸爸窮爸爸》(第39頁到第74頁),本章讀完。
這部分主要寫,要學會避開生活中的陷阱:對錢的恐懼與貪婪。
希望擁有一些更好的、更漂亮、更有趣的、或者更令人激動的東西,這是相當正常。但是對錢的恐懼和貪婪,卻将我們粘在了一種模式上。
一開始,沒有錢的恐懼,會促使我們努力工作,也害怕失去工作,沒有錢了怎麼辦,房貸要還,信用卡要還,吃喝拉撒要用錢。
得到報酬之後,貪婪或者欲望又讓我們想擁有,所有用錢可以買到的東西,再換一個大點的房子,買部新車,換一塊限量版的手表,等等。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模式。
起床,上班,付賬,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賬,我們的生活就被恐懼與貪婪所控制。即便有更多的錢,也會以更高的開支重複這種循環。這種模式被稱為:“老鼠賽跑。”
為什麼會這樣?恐懼和貪婪或者欲望,都是情感上的反應,并不是思想上的思索。
我們可以用我們喜歡的方式利用恐懼和貪婪或者欲望,但不要讓他們控制我們的思想。
那麼我們怎麼辦?
無知使恐懼和欲望更加強烈,對錢的無知,導緻了恐懼和貪婪。我們應該是思考而不是情感上做出反應,用思想控制情感,而不是情感控制思想。
日常生活中樹立理财思維,賺了錢之後如何處理這些錢,又怎樣防止别人從我們手中拿走這些錢。
這就要我們了解我們的财務狀況,學習有關錢的知識,一些财務知識。
本章感想:
學會用富人的思維,讓錢為我們工作,學習理财知識,合理規劃錢的用途,拿出一部分錢,讓錢去生錢。即便不在工作,也不為沒有錢也發愁。
富人用錢雇傭他人,為他們創造價值,而窮人,出賣自己的時間掙工資,工資到手就買、買、買。錢可以再賺,但是時間卻一去不返了,最值錢的是時間,用時間打造自己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