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記錄下自己都會去吃的美食,分享給大家互通有無,讓每個在外漂泊的渭南娃都能時不常的記起渭南的味道。
1.渭南包子
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時辰包子,金黃金黃 咬一口,滿口留香。
2.豆腐腦
以黃豆為原材料,經磨制和熬制加工而成,放上香菜、花生和辣椒,味道上天,美得很。
3.豆腐泡
和豆腐腦異工同曲之妙,放上香椿,再喝碗老漿,吃完再來個香椿夾馍,嘹咋咧。
豆腐泡的調料很簡單,就是鹽水、辣油和香椿這三樣了。開春時把新鮮香椿淘淨、腌好,切成碎末儲存起來,要用一年呢。好在現在有了大棚香椿,食用起來就更加友善了。豆腐花加上香椿,那簡直就是絕配,風味獨特,香氣四溢,令人回味無窮。
制作辣油最有訣竅了。選購上等的秦椒,焙幹、砸碎,然後在鍋裡放上清油用文火慢慢熬,一直熬到“滴水成珠”,再将油晾涼至60—70度,把辣面倒進去的瞬間用水激,叫做“瞪眼辣子”,這樣的辣油顔色鮮紅,香味撲鼻,鮮辣可口。
除此之外,用來佐餐的豆漿和老漿的美味也不容小觑。老漿是點過豆腐後滲出來的清漿,色澤橙黃清亮,又被稱為“黃漿”,雖然口感略微發澀,但它比補虛潤燥、清肺化痰的豆漿還有營養,開胃、敗火、清熱、祛毒,是老吃家的最愛;“吃齡”短的人,一般常常會選擇喝豆漿。吃罷豆腐泡,再喝上一碗店家免費贈送的老漿或豆漿,酣暢淋漓,妙不可言。

包子
豆腐腦
豆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