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伏後孩子最饞排骨這做法,鮮香入味不油膩,炸後加料一拌,真香
在我們這兒民間有這樣一句諺語,“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本來小暑到來前幾天,江南的黃梅天就該結束了,但在小暑這一天如果出現打雷,梅雨又會倒轉過來,就是老人常說的“倒黃梅”,這倒黃梅的天氣其實比黃梅天還要難受,因為入伏後氣溫不斷升高,悶熱潮濕的天氣更加難受,這幾天,我們這兒就是這種日子,潮悶到連吸進的空氣都是濕熱的,這樣的日子真的有點難熬。
這種的天氣坐着都會出汗,是以最好的辦法是以靜止熱,少動為主,在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這裡的清淡,并不是不吃葷菜。其實夏天更應注意蛋白質的攝入,且最好是以魚,瘦肉,禽肉,蛋,奶和豆制品等易被人體吸收消化的優質蛋白。
子排是豬排骨裡最為鮮嫩的部位,肉質比較瘦,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磷酸鈣,其中的骨膠原可以給人提供豐富的鈣質,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可多吃一些。
子排的做法有很多,煎,炸,炖,煲湯都非常不錯,平時我們家常做的就是用來煲湯或者糖醋,入伏後,孩子喜歡上椒鹽排骨的做法,外酥裡嫩,吃起來表皮焦香酥脆,裡面的肉鮮嫩入味,肉的鮮香夾着椒鹽蒜香,香到骨子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蒜香椒鹽排骨】</h1>
【材料】:子排600克,洋蔥半個,青線椒1個,小米椒2個,料酒1勺,醬油2勺,蚝油1勺,鹽适量,糖适量,大蒜2瓣,老姜1小塊,椒鹽粉适量,蔥适量,熟芝麻适量
【做法】:1、準備好材料後,子排剁成小塊,沖洗幹淨後浸泡出血水。中間可以換幾次水。
2、半個洋蔥洗淨後切成小粒,青線椒和小米椒分别去籽,洗淨切小粒。
3、處理好的子排加入1勺料酒,2勺醬油,1勺蚝油适量鹽和糖,抓拌均勻後腌制30分鐘。
4、腌制好的排骨中加入2勺面粉,2勺玉米澱粉抓拌均勻,讓子排都裹上粉漿。
5、鍋中倒入适量油,6成熱,放入排骨炸至金黃,撈出控油。
6、鍋中留底油,放入姜蒜末煸炒出香味後放入洋蔥翻 炒至洋蔥變色,放入青紅椒粒。
7、然後把炸好的排骨放入鍋中,一起翻炒均勻。
8、炒勻後加入1勺白芝麻和1勺椒鹽翻拌均勻,就可以了關火出鍋了。
9、出鍋的排骨,外酥裡嫩,肉的鮮香夾着椒鹽蒜香,酥脆入味,越吃越香,連骨頭都不放過。
【小貼士】:
1、買回來的排骨一定要浸泡出血水,這樣排骨不腥,炸出來的顔色也好看。浸泡的過程中可以多換幾次水,讓它浸泡得更充分。
2、排骨要提前腌制,吃起來才入味好吃,具體的調料用量可根據個人的口味調整。
想了解更多美味家常食譜和烘焙食譜,敬請關注樂食記lsj,每天都會有分享。您的點贊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請多關注我,我們一起讨論做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