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一詞來源于希臘文,意思是關于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古人認為生命賴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随着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受17一19世紀歐洲各國的哲學和實驗生理學的影響,各心理學派漸次而生,其主要流派代表:馮特,杜威,華生,弗洛伊德,榮格等。
1889年,顔永京以(心靈學)為名将美國神學家海文的心理著作譯成中文,使之成為中國介紹西方心理學的第一本著作。
顔永京(1839一1898),上海人。幼時受到傳統教育,後入教會學校學習。1854年離滬赴美,考入哥倫比亞語言學校,後升入俄亥俄州建陽大學,186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1862年顔永京回囯。先在英駐滬領事館任翻譯,1868年後在教會任職。此後,還參與了文華學堂和聖約翰書院的建立工作。顔有四子,前兩子早逝,三子顔惠慶在北洋政府任過外交總長,内務總長和國務總理等職,在南京國民政府任過駐歐美大使。四子顔德慶是鐵道工程師,為中國早期的鐵道建設做出過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