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紋背捕蛛鳥,中國太陽鳥科鳥類,分享大家欣賞

紋背捕蛛鳥(學名:Arachnothera magna):紋背捕蛛鳥雌雄羽色相似。整個上體包括兩翅覆羽橄榄黃色,頭頂至枕和中覆羽及小覆羽各羽中央黑色,形成黑色中央斑紋。背、腰具粗著的黑色中央紋,飛羽和尾羽亦為橄榄黃色。尾具寬闊的黑色亞端斑和淡黃色端斑,頭側同背但較淡。下體淡黃色或淡黃白色,亦具粗著的黑色中央紋。虹膜褐色或紅褐色,嘴黑色,腳橙黃色或肉黃色。

紋背捕蛛鳥,中國太陽鳥科鳥類,分享大家欣賞
紋背捕蛛鳥,中國太陽鳥科鳥類,分享大家欣賞

中國分布 西藏東南部(墨脫馬尼翁和背崩)、雲南(騰沖、盈江、保山、潞西、南康河、鎮康、景東、江域、西雙版納、屏邊和河口)、貴州(興義和冊享)、廣西(百色、睦邊和龍津)。

紋背捕蛛鳥,中國太陽鳥科鳥類,分享大家欣賞
紋背捕蛛鳥,中國太陽鳥科鳥類,分享大家欣賞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和熱帶雨林中。尤其喜歡在林緣和疏林等較為開闊的地方活動和覓食,有時也見于地邊和村寨附近的樹上。留鳥。常單獨或成對在芭蕉樹和喬木樹冠層枝葉間活動和覓食。很少成群。偶爾也見與柳莺、太陽鳥等其他小鳥混群。性活潑,行動靈活,飛行力強,常在樹叢間穿梭飛翔,頻繁的從一棵樹飛至另一棵樹,多呈長的波浪式飛行,有時邊飛邊叫。叫聲響亮,快速飛行時發出偏高的cheet叫聲。

繁殖期4-6月,多營巢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地帶的常綠闊葉林中,巢呈長橢圓形,主要由植物纖維、草莖、蛛網等材料構成,置于大的葉片下面,然後成環形飛回到雌鳥前面,兩次翺翔和重複上述動作,與此同時發出拖長的叫聲。每窩産卵2-3枚,卵的顔色變化較大,有的呈青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