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我們生活在腳下的這顆藍色星球,已經誕生了45億年之久,從遠古時期一直到現在,地球上曾經出現了許多生物,同樣也滅絕了許多生物。這些生物中有我們已知的,也有人類未知的。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認定,地球上每小時就有将近三種生物滅絕,一年就有兩萬六千種生物永遠地消失了,其中有的生物甚至還沒有被人類發現就已經滅絕了。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科學家們認為,自從地球誕生以來,至少已經經曆了五次物種大滅絕,每次大滅絕都有大量的物種永遠消失。

那麼一個物種滅絕之後,是否就永遠消失了呢?

答案是不确定的。因為以前的科學技術并沒不發達,許多物種滅絕之後就再也無法出現了,但是自從克隆技術誕生以來,科學家可以利用已經滅絕生物的DNA再次克隆出這種生物。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許多國内外的專家都進行過不少克隆動物的實驗,我相信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在以後是有可能提取到,更加純粹和潔淨的古生物DNA,使已經滅絕的古生物的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

但世事無絕對,曆史上就曾經出現過一種“死而複生”的鳥類,在十幾萬年前,這種鳥類已經被确認定滅絕,但在經過幾萬年這種鳥竟然一次又一次的死而複生,它就是白喉秧雞。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展翅飛翔的始祖白喉秧雞

說白喉秧雞原地複活,其實一點都不誇張。大約在23萬年前至13萬年之前,一群來自馬拉加西頸部長着白色羽毛的奇怪鳥類開始展翅飛翔。

它們是一種不定期遷徙的鳥類,在飛行途中,如果發現哪裡的溫度比較高,食物比較充足,它們就選擇停留在此處,這些鳥類就是白喉秧雞的祖先。

如果從外形上觀察始祖白喉秧雞的話很難發現它們是會飛翔的鳥類,因為它們選擇在一個地方落腳之後,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行走移動而不是展翅飛翔。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h1>

其實它們的飛行能力非常強悍,往往可以跨過大海長時間的飛翔,等到落腳地的食物消耗殆盡時,白喉秧雞便開始新的旅程。最後,科學家們發現,白喉秧雞來到了阿爾達布拉群島。

此處和秘魯的鳥島非常相似,這裡是鳥類的天堂,阿爾達布拉群島上當時并沒有捕獵鳥類的哺乳動物,少了天敵的存在,始祖白喉秧雞決定在此處定居。

在十幾萬年的時間中,白喉秧雞逐漸忘記了如何飛翔,它們隻會靠雙腳移動奔跑,變成像鴕鳥、企鵝、鸮鹦鹉一樣不會飛翔的鳥類。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3">13萬年前的災難</h1>

但是和鸮鹦鹉相比,同樣不會飛翔的白喉秧雞顯然是身材管理大師,它們的身材非常纖細勻稱,每天保持着自律的生活習慣,每天都會在島嶼上走路覓食鍛煉身體。

但是13萬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破了這裡的平靜,由闆塊運動引起的一場呼嘯而來的海嘯侵襲了阿爾達布拉群島。

島嶼沉入海平面之下,不會遊泳和喪失飛行能力的白喉秧雞至此滅絕了。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7">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h1>

滄海桑田,白雲蒼狗,約10萬年之前,同樣受到地球大陸闆塊的擠壓運動阿爾達布拉群島,由海底再次升入了海面之上,奇怪的是,在13萬年前滅絕的白喉秧雞在此處又原地複活了。

已經被确定為滅絕的生物,又重新複活,這簡直就是咄咄怪事。但是這類的事情确實也有出現過。例如20世紀30年代末,生物學家在南非沿海一帶發現在白垩紀就已經滅絕了的腔棘魚。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這種死而複生的滅絕生物又重新亡者歸來,科學界将這種生物統稱為“拉撒路物種”,中文直譯為死而複生的神秘物種。

達爾文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是不具備生存在地球上的能力,喪失了生存的技能,是以久而久之的便會被自然界被淘汰掉,這也是生物界的一般規律。但是已經滅絕的白喉秧雞,卻死而複生,這是怎麼回事呢?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早前許多科學家認為拉撒路物種,之是以沒有滅絕又能死而複生,是因為有少數的個體在其他地方生活,是以才活了下來,是以白喉秧雞死而複生也應該是這種情況。

是以古生物學家們猜測,很有可能是這種情況:10萬年以前,阿爾達布拉群島又一次露出了海面,而馬拉加西還存有會飛翔的白喉秧雞,它們再次遷徙到阿爾達布拉群島,并且逐漸進化為不會飛的白喉秧雞。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h1>

科學家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開始在阿爾達布拉群島的兩處不同的區域搜尋白喉秧雞的化石,并且測定兩處區域的白喉秧雞化石的出現時間,這兩處化石分别出現是島嶼沉沒前和島嶼沉沒後。

最後發現,兩處區域的白喉秧雞化石翼骨和腳踝骨的特征類似,都不具備飛翔的能力。白喉秧雞真的“原地複活”過。

其實白喉秧雞的複活過程是疊代進化的表現。也就是同一物種,在不同的時間的同一地點上,朝着同一種進化結果進化。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科學家們驗證,後來從馬拉加西飛來的白喉秧雞在不到2萬年的時間裡,已經完成進化,也慢慢變成不會飛翔的白喉秧雞。

随後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數萬年的時間裡白喉秧雞至少已經滅絕了三次,并且在此之後,馬拉加西的白喉秧雞又會前往此處,完成進化。看來十幾萬年前的始祖白喉秧雞,确實對此地十分中意。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那麼恐龍會不會以這種疊代進化的方式重新複活呢?實際上,在恐龍生活的時期,已經和現在的環境、氣候、溫度産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很難再現遠古時期的地貌、氣候等因素,無論科學如何進步,恐龍也不會像白喉秧雞一樣原地複活。你們覺得呢?圖檔來自網絡,侵聯必删。

死而複生隻是憑空臆想?早已滅絕的白喉秧雞,是如何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定居阿爾達布拉群島13萬年前的災難原地複活的白喉秧雞疊代進化的白喉秧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