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閃耀長江之濱!南京江北新區“新地标”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即将開放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王彤記者盧河燕)臨江而建,多功能區、會議宴會區、酒店區和辦公區組成一艘巨輪造型,薄片式設計的酒店猶如揚起的風帆……10月31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位于長江北岸的新地标——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即将對外開放,引領南京江北新區駛向廣闊未來。這艘“巨輪”有哪些亮點,一起來看看吧。

閃耀長江之濱!南京江北新區“新地标”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即将開放

△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

高标準綠色建築

今年8月,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項目通過了“2019版新綠标預評價認證的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築”,這也是江蘇省首個通過此認證的項目,并獲批成為“2021年江蘇省高品質綠色建築實踐項目”。

在建設中,項目結合區位條件和氣候特征,按照綠色建築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五大性能要求,采用世界标準設計建造,并将綠色、低碳、智慧、健康等綠色建築理念貫穿始終。同時,項目優選各項先進的“綠色建築”技術,實作了相對同類建築削減了多達54.8%的建築碳排放。

閃耀長江之濱!南京江北新區“新地标”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即将開放

△鋼架構+鋼支撐結構體系

超複雜的鋼結構體系

據統計,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鋼結構總計約4.6萬噸,是埃菲爾鐵塔重量的6.6倍,是新區市民中心的3.3倍。

多功能區和會議宴會區均為大跨度空間桁架結構——其中多功能區單榀桁架長度130米、跨度72米、單榀重量390噸,9000平方米的高大空間沒有一根立柱,相當于标準足球場面積的1.26倍。

酒店區33層,采用“鋼架構+鋼支撐”結構體系,平面長寬比和高寬比接近限值,其複雜結構在國内屈指可數。

獨特的外立面設計

在陽光下,高樓北面幕牆波光粼粼。

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在國内是首例大面使用B20色系陽極氧化鋁闆的項目,該色系鋁闆對光線非常敏感,對安裝精度要求非常高,一點角度及紋理的偏差就會造成觀感差異。項目正是利用這個“偏差”特性,用同一顔色的鋁闆做出不同的顔色效果。

高樓的南立面采用“飄帶”的設計,以“層波疊浪”的設計理念為主線,融合江邊風景,處處展現層波疊浪、揚帆起航的元素。

閃耀長江之濱!南京江北新區“新地标”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即将開放

△ATMD風振控制系統

“薄”樓也能抵抗大風力

會議中心酒店大廈共33層,建築高度為157m,結構高寬比為9:6、長寬比為6:6,為風敏感建築。

如此“薄”的大廈,如何應對大風呢?小北了解到,酒店采用兩套“定樓神器”,即酒店風振控制系統——兩套主被動混合品質阻尼器(ATMD),一個為大堂阻尼器,另一個為水箱型阻尼器,減小大風帶來的晃動、提升安全性與舒适度。

每套阻尼器重約175噸,可在強風時降低加速度的響應,利用左右擺動來降低大樓晃動的幅度。這也是江蘇省第1個應用ATMD技術的工程。

素雅的内部設計

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室内精裝以“文華.錦繡”為主題,加入“交彙、包容、領航”等理念。

“文華.錦繡”的設計主題貫穿到室内設計的很多細節中,大廳牆上貼的牆紙都是采用編織工藝,用經緯編織的手法呼應南京雲錦。根據不同場景的功能,牆面編織的選材、顔色、紋理會有差異,例如會議廳整體設計較為簡約,牆面選用素雅的顔色;宴會廳整體設計高雅,牆面在光照下折射出金色、銀色的光澤。

作為江北新區長江之濱的地标性建築,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對外開放後,将承接國際會議、高端商務論壇等活動,對南京市進一步完善國際化功能,提高國際影響力,争創國家中心城市,提升區域競争力和首位度,提升江北新區城市功能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建築内外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即将對外開放。(通訊員供圖)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