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傳家寶。”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并率先垂範、以身作則。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讓我們與總書記一起,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深植于心并付諸實踐。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從小小紅船到逼仄窯洞,從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裡長征到披荊斬棘的改革開放之路,百年大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并發展壯大起來的,黨心民心也是在艱苦奮鬥中凝聚起來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黨密切聯系人民群衆的重要法寶,激勵着一代代趕考人頑強進取、百折不撓、走向勝利、成就偉業。“過去我們黨靠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現在我們仍然要用這樣的思想來指導工作。”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給出新時代的坐标定位,也是百年大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援的重要保證。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永遠是趕考的“通行證”。早在全國解放前夕,毛澤東同志就把黨在全國範圍内執政稱為“趕考”,決不當李自成,告誡全黨“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現如今,這場“趕考”還在進行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鬥、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隻争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莊嚴宣告,“現在,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新的趕考之路。”這是自信昂揚的宣言書,是矢志奮鬥的動員令,标注着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永遠是趕考人的“身份證”,也是暢通無阻的“通行證”。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永遠是奮鬥的“風向标”。百年征程,恰是風華正茂;奮楫揚帆,再踏趕考之路。這是不懈奮鬥、接力奮鬥的辨別。走進強起來的新時代,我們的“家底”越來越厚,生活越來越富,各方面條件也越來越好,但這絕不是奢侈浪費的“資本”。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要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傳承“紅米飯、南瓜湯”“天當被、地當床”“吃樹皮、嚼草根”“一把炒面、一把雪”“勤儉是個傳家寶,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的好作風,讓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成為自覺追求、時代新風,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付諸實踐、見諸行動,這是新時代趕考人不懈奮鬥、接力奮鬥的動力之源。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永遠是追夢的“集結号”。艱苦奮鬥成就海晏河清之業,驕奢淫逸必遭荊棘銅駝之悲。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麼水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麼地步,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作風永遠不能丢。這裡面有政治、有民心,有黨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奮鬥通往遠方,信仰指引方向。隻有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讓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永遠閃耀在趕考路上,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才能讓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政治品格更加純粹、鬥争精神更加昂揚、奮鬥激情更加飽滿,以好作風、好形象帶領人民群衆共同奮鬥,用創新創造曆史,用實幹成就未來,在新的趕考路上為黨和人民争取更大光榮。(林偉)
來源: 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