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坤卦.象傳》雲:“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是孔子為坤卦提綱挈領式的高度囊括,通常都與乾卦的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被世人所引用。
由于世代文人墨客都慣于引用,是以孔子為乾坤兩卦所寫下的這兩句象傳已經成為了名人名言。
總是弱弱地懷疑着一點:雖然這兩句名言被頻繁引用,但是撇開《易經》的乾坤兩卦來引用,能被大衆所正确了解嗎?
關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前一篇中已經有詳解,這一篇分享一下煮史問道對“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了解。讀懂《乾卦》,你不僅讀懂了《易經》,而且還讀懂了儒家文化
一切都還得從乾卦的卦辭與六爻的爻辭談起。
坤卦卦辭: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坤,也就是大地。
大地永遠都會是元始,亨通的,像母馬一樣柔順并且堅持正道。
這樣柔順的君子如果孜孜不倦地試圖追求正道之外的東西,那麼是很容易誤入歧途的。但是,如果跟随了指引方向的主人或大人,那麼這才是最為有利的。
一句話可以将卦辭概括為:均有坤德這樣的君子,是不适于當上司的,是追随上司的最佳人選。
那麼坤德到底是什麼德呢?
一句話:大地永遠都會是元始,亨通的,像母馬一樣柔順并且堅持正道。

為了很好地了解一下卦辭,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坤卦六爻的爻辭。
初六,履霜,堅冰至。
大意:初六,踩着微霜,就該知道堅冰快要出現了。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就是,腳下踩着深秋的霜降了,那麼也就意味着深冬的嚴寒即将來臨了。
既然嚴酷的寒冬即将來臨了,那麼也就意味着應該為深冬作必要的準備了。
從爻辭來看,這才是重點,見微知著,當腳下踩着深秋的白霜時,就應該為深冬作必要的準備。
這才是爻辭初六的重點所在。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在古人的眼中,天圓地方,像大地一樣的直方大,剛直不阿、包容萬物、撫育萬物、行為方正,那麼即便是不假進修學習也能自然有得,凡事無不利。
不習而無不利,這一境界是有先決條件的,這一先決條件就是深谙“履霜,堅冰至”之道。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六三強調韬光養晦,在君王面前含晦其章美,任何功勞和業績都讓給君王。這樣才是臣子之道,擁有了這般臣子之道,侍奉王者,也終會有所業績的。
為什麼會從“不習無利”直接就躍升到了“含章可貞”的境界呢?
這一方面是因為爻辭布局的因素,更為重要的則是因為:将到手的功勞讓出,将唾手可得的利益讓出去,這需要莫大的勇氣,沒有曆經“六二”的磨練,這一切是萬無可能的。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這是“含章可貞”的更新版,不僅需要含章之美,韬光養晦,而且還需要像束緊囊口那樣,隐居不出,謹言慎行。
唯有如此,方才可以即便不獲贊譽,但是也可以規避傷害。
六五,黃裳,元吉。
高居尊位而能像大地和下裳一樣地盡臣道,且能謙下待人,故大為吉祥。
裳,古代服飾上衣下裳,乾為衣、為君道,坤為裳、為臣道,故裳象征坤德之能謙下待人。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曆經了“六五,黃裳,元吉”之後,陰盛至極,試圖轉陽,于是與龍戰于野,其結果則是兩敗俱傷,其血玄黃:天青地黃之血。
用六,利永貞。
與“上六”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則是,剛柔并濟,則有利于永遠保持天地貞正之道。
<h1 class="pgc-h-arrow-right">現在可以總結一下坤卦的六爻了:</h1>
坤卦模型的起點是見微知著,進而才能像大地一樣的剛直不阿、包容萬物、撫育萬物、行為方正。
在此基礎上則需要特别注意韬光養晦,不争不搶任何功績。緊跟着需要更進一步地韬光養晦,向紮緊口囊一樣地深度隐藏自己,以求規避傷害。
進入發展期之後,需要像大地一樣遵守臣道,禮賢下士,如此就能求得吉祥。
在曆經長久的柔順之後,一定要注意防止内心深處一飛沖天,龍戰于野的冒失想法,剛柔并濟地保持天地正道,才是最佳做法。
從六爻來看,坤卦始終強調柔順,強調大地一樣的寬厚和中正,這完全印證了卦辭“元亨,利牝馬之貞”——大地永遠都會是元始,亨通的,像母馬一樣柔順并且堅持正道。
于是,孔子将坤卦總結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結合卦辭和爻辭,這句話可以了解為:大地具備了完美的坤德,君子應該仿效大地的厚德,柔順地堅持正道,生生不息地滋養萬物。
<h1 class="pgc-h-arrow-right">當代社會處于快節奏時代,身陷快節奏的我們經常會因生活或工作而煩躁不安,心神不甯,這種情緒的來源我們都非常清楚,但是該如何化解呢?坤卦或許給予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思路與方向,煮史問道個人的了解如下:</h1>
首先,讓自己具備“履霜,堅冰至”這種見微知著的思維方式,如此才能為不同時期的“寒冬”作必要的心理準備和行為準備等;
其次,不打沒有準備的仗,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需要一段無法跨越的孤寂沉澱期,我們必須熬過這段沉寂期;
再此,當我們已經開啟了事業之後,依然需要注意堅持低調和隐忍,最大限度地規避“龍戰于野,其血玄黃”這種局面,當然這裡的“龍”可能是我們的競争對手,也可能是我們内心不切實際的欲望,甚至是自己難以駕馭的壞脾氣等;
最後,試着培育一下“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樣的胸懷與視野。
關于《易經.坤卦》你有怎麼樣的了解呢?
歡迎互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