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中,留下了無數讓後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各朝各代的名将們則是曆史迷和軍事迷們最常議論到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那些可以被稱為“帝國雙璧”的名将們。一、大秦“雙壁”,父子名将
大秦自創業之初至一統天下的數百年間,連年征伐,将星閃耀。不過,在最終的滅六國之戰中,有一對父子包攬了其中的五國,可謂功業蓋世。這便是王翦、王贲父子。
王翦率軍先後攻破燕、趙都城,又在李信伐楚大敗之後臨危受命,并在一年後,斬楚國大将項燕,消滅楚軍主力,俘楚王負刍。滅楚之後,又南征百越,并且大獲全勝。

王贲在曆史上的名聲似乎遠不及其父,但功勞并不遜色。在王翦破燕、趙後,王贲随即率軍攻魏,滅之;兩年後,出兵遼東,俘燕王喜;滅燕後,又回師攻代,破城,俘代王嘉,趙(代)國亡;一年後,率師伐齊,齊王建不戰而降。至此,六國皆亡,大秦一統。
王翦、王贲并稱“雙壁”,實至名歸。
二、大漢“雙壁”,一時衛、霍
自漢高祖劉邦白登被圍之後,大漢王朝開始了七十餘年的韬光養晦,經過“文景之治”,為帝國積累下了巨大的财富。最終,在一代雄主武帝的上司下,大漢王朝開始對稱雄草原、大漠的匈奴發起全面反擊。
衛青首戰,直搗龍城,此後,出雁門、複河朔、襲高阙、兩出定襄、決戰漠北,七戰七捷;自此,大漠之南再無王庭。
霍去病初出,八百輕騎,深入大漠;兩出河西,列郡焉支、祁連;飲馬翰海,封狼居山;骠騎冠軍,威名彌遠。
三、初唐“雙壁”,出将入相
隋末大亂,李淵龍興太原,控三輔而争天下。本是隋官的李靖和原為瓦崗大将的徐世勣先後被李世民招緻麾下。
李靖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以功授開府。而後,轉戰南線,平蕭銑、撫嶺南、滅輔公祏,成為大唐開國第一功臣。貞觀年間,又滅東突厥,破吐谷渾,威震四夷,戰功赫赫。天下太平之後,官拜相位。一生出将入相,可謂人臣之表率。
徐世勣骁勇善戰,兼有謀略,投唐之後,随李世民戰虎牢關、敗劉黑闼、讨徐元朗、從平輔公祏,軍功顯赫,被賜國。姓貞觀間,避太宗諱,改名李勣,一同參與滅東突厥之戰;貞觀末,滅薛延陀,同時拜相;高宗時,滅高句麗,再度拜相。
李勣文武之才與李靖相為亞匹,二人又同列武廟“十哲”,也算史中奇觀。
四、中唐“雙壁”,郭、李中興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盛世大唐幾遭滅頂之災。在長達八年的平叛之戰中,湧現了無數名将,但軍功最著者,首推郭、李。郭就是郭子儀,李便是李光弼。
郭子儀内掌中書、外統大軍,平定河曲、克複兩京、單騎退回纥、輕兵破吐蕃,施威鎮強藩、真意感權宦,進退之間,盡顯一代名帥氣度。
李光弼久在軍旅、骁勇善戰,取常山、戰嘉山、守太原、克河陽,治軍比孫、吳,韬略勝韓、白,中興之功,首推第一。
五、明初“雙壁”,雙星開國
明太祖朱元璋滁陽,滅陳友諒、擒張士誠,勘定中原,驅逐蒙元,名為天授,二王之力亦多焉!二王者,中山王(追授)徐達,開平王(追授)常遇春。
徐達起于農家,忠勇絕倫,持重有謀;運籌帷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四方征伐,謀無不成,攻無不克。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常遇春中道投效,摧鋒陷陣,所向無敵,百戰之餘,未嘗一敗。智勇不在徐達之下,常為之副而軍功相匹。
大明之興,名将如雲,徐達、常遇春冠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