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像衛青和霍去病這樣一對聲名顯赫的名将組合了。兩個人既是舅甥,又都在征伐匈奴的戰鬥中立下了豐功偉績。兩個人就像雙子星一般,在史冊中交相輝映。

衛青 霍去病
漢朝建立之初,國内百廢待興,而生活在北方大漠之中的遊牧民族匈奴卻正值強盛之時。公元前200年,匈奴侵入塞内,劉邦親率大軍30萬前往迎擊,結果被圍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七天七夜,最後依靠賄賂匈奴單于夫人才被放出。此後,漢朝對匈奴一直實行屈辱的和親政策,每年還贈送大量财物給匈奴。但匈奴人仍時常入塞劫掠邊地百姓。這樣經過惠帝、文帝、景帝三代,漢朝和匈奴和和打打,始終沒有解決邊患的辦法。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才開始策劃反擊匈奴,并通過三大戰役取得了對匈奴關系的主導權。而在這一系列戰争中功名最為卓著的,就是衛青和霍去病。
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部)人,是縣吏鄭季與平陽公主的侍婢衛氏的私生子。他因有一身騎馬射箭的本領,被選拔為騎奴,做了平陽公主的侍從。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偶然間在平陽公主家的宴席上相中了歌女衛子夫(衛青的同母姐姐),于是将她帶回宮中,寵愛有加。不久,衛子夫就懷上了身孕,衛青也是以入宮擔任侍衛。但皇後陳阿嬌出于嫉妒,就派人秘密逮捕了衛青,準備處死他出氣。幸好衛青的好友公孫敖帶人把他救了出來。武帝聽說此事後,特意召見了衛青,封他為建章殿侍中,不久又升為太中大夫。幾年後,武帝發現衛青很有統率軍隊的才能,于是決定讓衛青帶領大軍去抗擊匈奴。由此,衛青開始了他戰功赫赫的将軍生涯。
漢軍騎兵
公元前128年,兩萬匈奴騎兵侵擾遼西郡(今遼甯阜新),殺遼西太守,虜掠百姓2000人;又轉攻漁陽郡(今北京密雲西南部)、雁門郡。衛青奉命率騎兵3萬人從雁門郡出擊,大敗匈奴。次年,衛青又率軍從雲中郡出擊向西掃蕩匈奴勢力,迂回數千裡,一路打到隴西郡(今甘肅臨洮)。這一戰衛青率軍擊退了匈奴單于手下的白羊王和樓煩王,收複了河套地區,在此建立了朔方郡,這也就是西漢對匈奴三大戰役中的“漠南戰役”。戰後,衛青因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
可衛青并沒有就此停下出征的步伐,公元前124年,衛青率所部3萬騎從高阙出擊,蘇建、李沮、公孫賀等6位将軍各率所部跟随。漢軍借着夜色的掩護悄悄完成了對匈奴右賢王的合圍,到半夜發起進攻。正在尋歡作樂的匈奴右賢王眼見漢兵從天而降,不禁魂飛魄散,領着百餘名騎兵倉皇而逃。他手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全都做了漢軍的俘虜。這次戰役史稱“河西戰役”。這次勝利也讓衛青的權力達到了他一生中的巅峰,他被武帝封為大将軍,統領所有漢軍,其部下7人封侯。
漠南、河西兩役之後,匈奴元氣大傷,遠走漠北。公元前119年,經過周密計劃後,漢朝對匈奴規模最大,最具決定意義的“漠北之戰”拉開了序幕。大将軍衛青與骠騎将軍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深入漠北,以步兵數十萬人緊随其後,另有擔任運輸的軍馬數萬匹,軍勢浩大,天下震動。衛青率軍出定襄,任務是尋找單于主力決戰;霍去病出代郡,任務是攻擊匈奴左賢王部。但此時的漢武帝更倚重于僅有22歲的霍去病。衛青的時代結束了,霍去病的時代開始了。
這場大戰是霍去病長途奔襲的經典之作。在深入漠北尋找左賢王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裡,以1.5萬名士兵的傷亡,殲敵7萬多人,俘虜匈奴王3人,以及将軍相國當戶都尉83人。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今内蒙古肯特山一帶,搜查數天,不見匈奴人迹。在歸國之前,霍去病雄姿英發,登上狼居胥山,南面中原,設壇拜祭,并立戰勝碑于山上。經此一役,匈奴敗走,大漠以南再也沒有匈奴部落了,中國的曆史典故裡也多了一條“封狼居胥”。
霍去病年紀輕輕就完成了許多人畢生都沒能完成的輝煌事業,仿佛天妒英才一般,他的生命也随之走到了盡頭。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病死。漢武帝對此非常悲傷,他調來曾跟随霍去病無數次出入沙場的鐵甲軍,列成軍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陪着霍去病走完了人世間的最後一段路。霍去病死後葬在了茂陵(武帝陵寝)旁,墳上封土修成祁連山的形式,以表彰他奪取祁連山的赫赫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