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絕大部分人一樣,以前的西西也有過産後抑郁症,嚴重的時候想過結束生命,更甚者割過一次腕,到現在那個疤還泛着紅。她說當刀子割下去的那一刻她感覺很舒服,莫名的輕松。
我是在她兒子兩歲的時候認識的,都在外地,有個老鄉格外親切。
對于我們這樣正常的人來說,刀子下去的那一刻是恐怖的,也不可能下得去刀子。

西西在婚前是個極其開朗的女孩,有體面的工作,收入足夠養活自己。那時常和三五好友逛街購物看電影,可是她從來的缺點就是無法獨處,她喜歡熱鬧。
結婚的那年她已經30歲了,她說父母以死相逼結婚,實在沒有辦法,便結婚了。
婚後的西西沒多久就懷孕了,辭去了工作,在家專心養胎。
西西曾問過她老公(劉健)“我若是在家養胎,以後是個全職媽媽,可能我帶孩子忙得臉都顧不上洗,一天到晚穿着一套睡衣在家裡,你回來看的不再是以前那個每日輕妝美衣的我,你還會像現在這麼愛我嗎?”
劉健說:“你變成什麼樣我都愛你,放心吧!”
說這種話是在彼此都處于熱戀期的時候,彼此說的什麼都是絕對相信。
劉健是家裡的第二個兒子,前面一個哥哥,後面兩個弟弟,可以說劉健是最不受寵又最懂事的那一個。
劉健第一次帶西西回家見父母的時候,未進門就受到了大嫂的排擠。未來的婆婆也沒什麼好臉色,說她身體太過于單薄,恐怕以後不能生養。
西西自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哪裡受過這樣的對待,過了一夜第二天吃過早飯便離開了。好在劉健夠愛她。
此後她沒再去過公婆家,連結婚也隻是在西西家擺了喜宴。反正婚後也是被分出來的,眼不見心不煩。
婚後西西當起了全職太太,一年後又是全職媽媽。
在孕期,劉健為了能多陪西西,推掉了公司大部分的應酬。孕期的她隻是常有心情郁悶,常常會甩臉子,劉健知道孕婦是這樣喜怒無常,也就沒當回事,鬧便由她鬧,過後再哄哄,就是這樣。
第二年的7月,西西生下了兒子,小名浩浩。她生孩子的時候父親住院查出肝癌晚期,隻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月子裡劉健依舊忙于工作,每日早起給她做好飯菜,中午着急忙慌地回來做好午飯,晚上下班回來做晚飯,那時候他們的經濟狀況不夠請月嫂,再加上父親病重,需要高額開支。
這一系列的事累積在一起讓原本虛弱的西西雪上加霜。
西西時常以淚洗面,她想不明白為什麼父母要逼着她結婚,為什麼自己要選一個兄弟多的丈夫,為什麼自己要嫁這麼遠,為什麼要嫁一個事業心這麼重的男人,以至于現在月子都沒人管。
她腦子裡就像是有一本自撰的《十萬個為什麼》,又像是南方古鎮的小胡同,而且個個都是死胡同,像是陷入沼澤池中,越陷越深。
月子裡她隻是懶懶的不言語,也沒有表情,劉健隻是以為她虛弱的身體還沒恢複,卻不知道她早已打算着滿月後的某天下午,她就就自己結束。
那日,正是月子的第三十天,她把家裡收拾得幹幹淨淨,把孩子喂飽,她想等劉健快下班的時候,孩子也不至于等他父親,或是餓的太久。
預計着劉健還有十分鐘到家,她便拿起了水果刀,割腕了,那一刻她覺得無比的輕松,她将要擺脫這世間的一切。
西西微笑地看着襁褓中的兒子,便昏睡了過去。
她閉眼的那一刻,劉健今天提前回來了,她依舊帶着微笑,好像看到了天堂的美麗。
劉健到家後見狀立刻打了120,将西西送去搶救。
大概是人間的使命她尚未完成,經過輸血搶救,西西又回來了。
此後她沒再做過這樣結束生命的事,當然,那時候她不認為那是什麼傻事。她的性格也變得暴躁,易怒。好像被搶救回來的不是西西,而是另一人。
她變得那麼陌生,劉健也不認識她了。
劉健知道老婆病了,他開始忙于工作,他要賺錢給西西看病,養兒子。
西西覺得劉健不愛自己了,經常半夜才回來,還一身的酒氣。西西和他大吵,吓哭了兒子她也不理會,隻顧發洩自己的情緒。
對着兒子也是一樣,沒耐心的時候就丢在一邊,任由他哭鬧,哭到夠為止。是以夫妻間的沖突不斷加深。
轉眼間孩子3歲了,可是孩子被西西帶的,見了陌生的人就尖叫,摔東西,打人,遇到想要的就在地上打滾哭鬧,在學校沒有小朋友願意同他玩耍,都害怕他的尖叫,打人。
一個女人再壞,她依舊是有“母性”的。
她看到兒子現在的狀況,再聯想到這幾年陌生的自己,她開始意識到她做錯了太多,好像是突然間以前的西西醒了。
她兒子上學後我便約着她一起去瑜伽館練習瑜伽,一起去爬山,一起去圖書館。我希望她慢慢地變好,學會愛自己,學會掌控情緒。劉健這兩年事業有成,這些開銷是不成問題的。
沒有讓我們失望,我看着她一點點改變,三個月後我看到煥然一新的西西,她輕妝美衣,面帶微笑。她說她和劉健的關系現在也好了,夫妻恩愛,隻是兒子得慢慢的改變。
西西說,以前太過于執着,執着于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我想要的我必須要,身邊所有的人都應該圍着我轉,他們都應該愛我,可當我發現他們不愛我的時候,我就發狂,我認為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我批判這世間的一切,卻從未看看自己。
後來我認識你,我好像很喜歡你,喜歡你的坦然,喜歡你的從容。我願意和你走近,你讓我很舒服。
我開始學習你,不,模仿你,好像你看出來了。
你約我去瑜伽,去看書,帶我晨跑,教我手工,教我美食。
我在瑜伽中找到了本我,我在書中看到了從容,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手工和美食讓我和老公兒子一家三口相處越來越多。
我開始愛自己的時候我發現身邊的都在愛我,公公婆婆會給我們寄來家鄉特産。老公每到節日給我驚喜,兒子會給我捶背,母親以我為驕傲。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中就說過:“想要幸福就要放下對幸福的執念。放不下不是一種留戀,而是一種執念”。
#情感點評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