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食品達到更好的色澤、口感、性狀,難免會使用一些添加劑,常見的有防腐劑、色素、甜味劑、增味劑、香精等。
着色劑也稱為色素,一般分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常見的天然色素有辣椒紅、姜黃素、胭脂蟲紅、紅曲紅等。
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天然色素大約40多種,在提純天然色素過程中可能摻雜其他成分,或發生變化産生有害成分,是以,天然色素也要進行安全性的評價才可以應用到食品中,且也都有限量标準,安全性會比合成色素更有保障。

合成色素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從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苯甲苯、萘等芳香烴化合物為原料合成的有機色素。合成色素性質穩定,着色力強,可以任意調色,成本也相對低廉,使用友善,是以被廣泛使用。
常見的有苋菜紅、胭脂紅、檸檬黃、日落黃、亮藍、靛藍、誘惑紅等這些帶顔色的,很容易辨識。合成色素的潛在危害是可能在代謝過程中産生有害物質,在生産過程中還可能被砷、鉛或其它有害化合物污染。有國外研究表明:人工色素會增加兒童多動症的可能。對于3歲内的嬰幼兒,當然還是盡量選擇加工少、少加化學食品添加劑的食物為好。
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劑有食品原料,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還有一些屬于食品添加劑,有糖醇類的天然甜味劑,還有常見的人工合成的阿斯巴甜、安賽蜜、糖精鈉等。
防腐劑是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延長食品儲存期的物品。在配料表中常見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山梨酸鉀),目前在我國可以使用的有30多種防腐劑,多是人工合成的,我國嚴格規定了防腐劑在适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以在達到防腐目的的同時,保證安全。對于免疫系統未發育完善的嬰幼兒或對苯甲酸敏感的人會産生一些不良反應,例如哮喘或者尋麻疹,嚴重的還會代謝性酸中毒和抽搐。
我國目前的食品添加劑國家标準是基于體重60kg的成年人而設定的,并沒有針對兒童食品添加劑的限量标準,如果兒童食用含有過量添加劑的産品,對他們的健康影響要比成人大,因為兒童的解毒功能、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健全。
食品添加劑不會帶來任何營養價值,在配料表中的種類越少越好。如長期大量食用,可能降低兒童的免疫力,影響生長發育,損害健康。目前,12歲以下兒童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正在向嬰幼兒輔食标準看齊,不允許使用防腐劑、人工色素、甜味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