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文潔
1月3日,遺體捐獻者歐陽章老人去世。甘肅省紅十字會從業人員前往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辦理了相關遺體捐獻手續。
早在2003年,歐陽章、杜長萍夫婦有了捐獻遺體的想法後,兩人一同前往蘭州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登記成為我省第一例以家庭為機關的無償捐獻遺體的夫妻。
據了解,歐陽章出生于1920年,江蘇宜興人。1953年,歐陽章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來到蘭州,在西北地質局工作。
1月4日,在蘭州大學第一醫院14樓的一間病房,記者見到了今年已85歲高齡的杜長萍。老人頭發花白,慈祥而溫和。
說起捐獻遺體,杜長萍很平靜。
“早就有這個想法了,那會兒是通過電視、報紙知道遺體捐獻的。當時就覺得死了之後又是大辦,又是買墓地。土地這麼緊張,咱們死了别幹這事,給國家節省點土地……商量好之後,2003年我們就去交了照片,辦了捐獻手續。”
杜長萍告訴記者,後來斷斷續續與捐獻登記站的負責人聯系過,就是想告訴他們,我們還健在,遺體要捐獻!
老人的長子告訴記者,2015年初,父親身體情況不太好,經常住院。由于第一次辦理捐獻機關的聯系方式變了,聯系不到之前的負責人。情急之下,我們聯系了甘肅省地礦局老幹部處,委托他們跟省紅十字會聯系,重新進行了遺體捐獻登記。
“我們尊重父母的意願,他們怎麼想我們就怎麼做。”老人的二兒子告訴記者,父親生前常常說,組織上對自己照顧很多,但自己為黨、為國家做得很少,對社會回報很少,捐獻遺體也是希望回報社會。
“人活着的時候多照顧一些,比死後大操大辦更有意義。”杜奶奶說。
歐陽章老人去世後,家屬未發訃告。一些生前好友還是通過網絡、報紙得知老人去世并捐獻遺體的消息,紛紛前往吊唁。
記者從甘肅省紅十字會獲悉,截至目前,我省辦理遺體捐獻登記680餘人,累計完成遺體捐獻32人。甘肅省紅十字會健康促進辦主任賈伍亮告訴記者,我省已建成紅十字遺體及器官捐獻者紀念園,目前已有31位遺體捐獻者和14名器官捐獻者的名字永遠镌刻在紀念園中,他們的事迹将永遠為後人懷念。
“遺體捐獻主要用于醫學教學及臨床病理診斷,對提高診斷和治療水準具有很大意義。這是一種大愛,是一種時代精神。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了解遺體捐贈,弘揚這種時代精神!”賈伍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