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曆複雜又傳奇的廢太子,祖孫三代的悲喜人生

漢光武帝劉秀恢複漢室之後,經過光武帝的“柔道”治國和他兒孫的“明章之治”,整體國力蒸蒸日上、國家繁榮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但從漢章帝開始,皇室内部開始有隐憂。漢章帝後宮有幾個不安分妃嫔已然開始争權奪位。這部分在我的上一篇文章《漢章帝後宮三對姐妹花的一場宮鬥,主角獲勝最後卻落得家族隕落!》已經介紹過。這次我重點講講這次宮鬥的受害者廢太子清河王劉慶以及他的兒子漢安帝劉祜和孫子的漢順帝劉保的祖孫三代悲喜人生。

經曆複雜又傳奇的廢太子,祖孫三代的悲喜人生

清河王劉慶

身世複雜曲折的廢太子劉慶

高低起伏、戰戰兢兢的童年歲月。劉慶的孩童年代絕對是灰暗的,雖然他出生不多久就被封為太子,但那是在他還在懵懂時期,完全不知為太子為何物的時候,當他開始有點認知能力,他已經被廢了,那年他才四歲。他的被廢與後宮中母親宋貴人的慘敗給窦太後有關,更慘的是不久後母親也慘死宮中(有興趣的去看我上一篇文章,這裡不展開具體講)。就這樣,四歲的孩子,太子位置丢了,母親沒了,還有個對他虎視眈眈、處之而後快的窦皇後,他母親的情敵,這個女人如惡魔一樣威脅着他的生命!

從被廢開始,他開始變得早熟,他小心謹慎,如履薄冰,他努力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是以,他積極讨好他的四弟,新太子劉肇,也就是窦太後的養子。雖然是前後兩任太子的競争關系,但劉肇還是很大度接納劉慶,他和劉慶很親近,是所有皇子中走得最近的人。這個劉肇也是少年老成,他為了劉慶的事親自找到父親漢章帝,求父親保護他的哥哥劉慶。畢竟血濃于水,漢章帝還是對劉慶加以保護。在父親和弟弟的庇護下,劉慶雖然十分危險,但還是安然度過了童年。

有膽有謀,為弟弟奪權立下大功。他十一歲那年,他父親漢章帝去世了,他弟弟年僅十歲的劉肇繼位,漢章帝的皇後窦太後臨朝聽政,窦家外戚把持政權。失去父親保護的劉慶和已經登基的劉肇走得更近,他們兄弟現在有了共同目标,就是打到窦家。當然,這個難度不少,因為當時滿朝大臣基本都是窦家提拔的,沒幾個人敢出面反對窦家。當時,劉慶兄弟還少,他們隻能選擇等待。

又過了四年,已經十四五歲劉慶兄弟已經是懂事的少年,他們開始認真謀劃要除掉窦家的事情。這時,劉慶發揮着重要作用。他作為劉肇的左膀右臂,劉肇的很多資訊是通過劉慶去傳達。他們兄弟做了這樣的準備:一是先搭建“班子”,他們通過反複斟酌,最終物色到了内外廷幾個重要人物,内廷的則是鈎盾令(皇家花園管理者)鄭衆,這個對西漢皇室忠心耿耿的宦官,是值得信賴之人。外廷他們就選了司空任隗、司徒丁鴻等人,這些都是敢于向窦家作對的人。就這樣,“誅窦”聯盟正式運作,就差方法和步驟了。為此,劉肇叫劉慶去找他們的大哥千乘王劉伉(漢章帝長子)借《漢書·外戚傳》來學習借鑒,又通過劉慶向鄭衆傳話,搜集皇帝殺舅的案例。“誅窦”聯盟經過反複研究,最終利用利用窦家老大窦憲第二次擊敗北匈奴回洛陽,放松警惕的機會,果斷采取行動,封鎖兩宮,關閉城門,迅速逮捕窦家黨羽并第一時間處死,将窦氏兄弟趕回各自封地并威逼他們自殺。

劉慶在扳倒窦家後,得到劉肇的進一步信任和重賞,在一衆王爺中權重、聲望最大。可惜後好景不長,和他親近的弟弟漢和帝劉肇在執政後十來年就去世了,當時才二十七歲。劉肇的兒子出生還不夠百天的劉隆繼位,登基七個月後又去駕崩了。劉肇的皇後鄧太後和大臣果斷擁立劉慶的兒子劉祜登基,當時劉祜剛滿十三歲。那段時間,劉慶的心情是複雜的,和他相親相愛弟弟猝然離世,他傷心不已,他兒子又突然做了皇帝,他卻驚喜交加。他童年被廢,皇帝最終又落到他兒子頭上,這本來就是他的位置。這種感覺,酸甜苦辣,百感交集!就是這種複雜的心态下,劉慶在他兒子登基幾個月後就去世了,那年他才二十九歲。這個廢太子短短的一生跌宕起伏,風雲變幻,也許電影都不敢這樣拍!

經曆複雜又傳奇的廢太子,祖孫三代的悲喜人生

漢安帝

身不由己、活在陰影裡的漢安帝劉祜

傀儡少年皇帝。漢安帝雖然做了皇帝,然而卻沒有皇帝的權力,因為這掌握在鄧太後手裡。這個鄧太後曆史上也是個争議不斷的人,她掌權長達十幾年,表現出了一個女政治家風采,那些年雖然災害頻發,外敵入侵,但她勤修内政,勤儉節約,重用能臣,穩定住了局勢。但鄧太後一直專權,劉祜成年後也不還政,當時大臣也是非議頗多。鄧太後一直到死之後,漢安帝劉祜才執政,這時他已經二十七歲了。

經曆複雜又傳奇的廢太子,祖孫三代的悲喜人生

鄧太後

“獨立後”任性用權。漢安帝掌權後,他利用宦官繼續處置鄧家殘餘勢力。宦官誣告鄧太後的兄弟鄧悝、鄧弘、鄧闾等人陰謀廢立皇帝的罪行,漢安帝借機将他們處死,包括功勞很大的鄧骘也遭到免官,受郡縣官吏的逼迫而死。從此,漢安帝寵信宦官,很多人被封了侯,宦官無惡不作,飛揚跋扈,幹擾朝政,引來很多正直大臣不滿。但漢安帝依舊我行我素,對宦官放任自流。

廢掉無過的太子。但最難了解的是漢安帝竟然廢掉唯一的兒子。漢安帝後宮雖然佳麗甚多,但卻子嗣很少,一直到他三十多歲還是隻有一名兒子。這個兒子叫劉保,是他和宮人李氏所生。可能因為李氏地位卑微,是以劉祜不喜歡這個兒子,但是沒得選,隻能立了劉保作太子。漢安帝的皇後閻姬卻不是省油的燈,她專寵于後宮,又嫉妒心極強,她竟然殺了李氏,然後一點事沒有。閻姬想到以後劉保登基後報複,她捏造很多太子劉保的罪證,加上當時的大将軍耿寶也附和閻閻姬,劉祜不聽正直大臣的勸告,一意孤行地廢了劉保太子地位,将他改封為濟陰王。

經曆複雜又傳奇的廢太子,祖孫三代的悲喜人生

漢順帝

帝位失而複得卻又溫和軟弱的漢順帝劉保

被宦官擁立的廢太子。劉祜隻當了幾年的“真皇帝”就駕崩了,時年三十二歲,他去世的時候卻沒有繼承人,甚至沒有兒子在身邊送終,因為劉保被禁止參與喪禮。那年劉保也才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之前已經失去了母親李氏,現在他連告别父親的機會也沒有,十分悲傷,朝臣也覺得他可憐。但想不到半年後,劉懿竟然病死了。閻太後和他兄弟閻顯又想依法炮制,重新從藩王中擁立新君。但這次劉保得到了宦官集團的支援。早熟的劉保通過宦官誅殺閻氏兄弟及閻氏其他黨羽,并把閻太後軟禁起來。這次政變之後,有十九名宦官被劉保封了侯,史稱“十九侯”。十九侯也是作惡多端之人,将朝政搞得一團糟。

經曆複雜又傳奇的廢太子,祖孫三代的悲喜人生

閻太後

宦官和外戚輪流當政。由于宦官惡名,漢順帝逐漸削了他們的權力,但轉手将權力移交給他的皇後梁妠的一家,先是梁皇後的父親梁商,後來就是她哥哥曆史上臭名昭著的梁冀。漢順帝當皇帝的二十年裡,國家由宦官和外戚互相勾結,輪流執政,他們當中很多人獨斷專行,都是為個人謀私利,使到東漢的政治越來越腐敗。當時,外有羌人、鮮卑等少數民族侵擾,内部又階級沖突日益尖銳,百姓民生凋敝,多地發生百姓騷亂,國家一片頹敗之勢。期間,漢順帝還曾作出過努力,他曾重用過名臣李固、杜喬等人,但這些正直的大臣始終被排擠,甚至被冤殺,終此一朝,都沒掌握到真正的決策權。東漢政權由此走向了更深的深淵。

更悲哀的是,漢順帝死後,他的唯一兒子劉炳繼位,梁冀把持朝政,第二年,繼位不足一年的劉炳也駕崩了,年僅三歲,史稱漢沖帝。梁冀又擁立渤海孝王劉鴻之子劉缵為帝,史稱漢質帝。一年後又毒死劉缵,改擁立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之子劉志作皇帝,史稱漢桓帝。在短短幾年時間,梁冀先後立漢沖帝、漢質帝、漢桓帝三帝,獨攬朝政二十多年。

清河王劉慶的兒子漢安帝、孫子漢順帝兩代人在位期間是東漢由盛轉衰的時代,正如他們祖孫三代的悲喜人生,命運似乎總是如此曲折,他們的劉氏皇朝在宦官和外戚的輪流當政中滑向深淵。更可悲的是,劉慶這一脈中,劉祜隻有劉保一個兒子,而劉保也隻有劉炳一個兒子,劉炳三歲就死了,劉慶的另外兩個兒子也都沒有後裔,他這一脈已經斷了。這樣看來,這位身世曲折的廢太子更悲情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