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濟南也有位唐三藏,曆經24年經海道求經的義淨法師,竟和玄奘齊名

濟南也有位唐三藏,曆經24年經海道求經的義淨法師,竟和玄奘齊名

文/大俠範兒【俠風文化】

他和著名的玄奘法師齊名,他名列中國古代三大求法高僧;他是公認的古代著名的四大譯經家之一;他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前往天竺求經取法,書寫中外交流史上的名篇;他曆時二十四年取經路,受到武則天大開東門親自迎接;他是濟南一代名士,唐朝三藏法師義淨。

開篇小詩

唐朝三藏有義淨,海道求法去取經;

二十四年弘佛法,促進交流建奇功。

少年出家 立志求法

高僧義淨法師,是與法顯、玄奘齊名的“三大西行求法僧”。原名張文明,唐代濟南長清張夏人;生活年代比鑒真、玄奘稍晚一些。

義淨法師的高祖做過郡守,家庭地位頗高,小時候義淨就對佛學情有獨鐘;七歲時入土窟寺,師從善遇法師和慧智法師。唐朝之時寺廟也是教育中心之一,僧人的教育程度很高;當時的寺院學習,也是很綜合的,六藝、天文、地理、陰陽、曆算等都是所學範圍。天資聰穎的義淨在此期間勤學苦讀,文化知識豐富,佛學水準日漸精深;并去洛陽、長安等佛教中心遊曆學習。

當時的度僧非常嚴格,應試考校時,義淨脫穎而出,成為十名赴州府應試者年齡最小的僧人;并在三百人材中“過關斬将”,十四歲的義淨正式剃度為僧。義淨特别仰慕法顯、玄奘西行求法的高風;以唐玄奘大師為榜樣,努力研學佛學經典;立志去天竺求取真經真法。

濟南也有位唐三藏,曆經24年經海道求經的義淨法師,竟和玄奘齊名

海道征程 天竺取經

唐朝的“絲綢之路”曾一度因與突厥的戰事而長期中斷,衆所周知,玄奘法師出關時,就因為戰事未得到準許,是偷偷出關的。

當時唐朝的海運已經很發達,特别是南洋路線很成熟。為達成赴天竺學習佛法的宏願,義淨法師從濟南趕赴廣州,路上遇到龔州使君馮孝诠,終于有了循海道前往印度的機會。馮孝诠既資助,又為他做擔保,三十七歲的義淨法師,登上波斯商船出發,20天後到達南洋蘇門答臘,學習梵文等,六個月後繼續出發。以後逢國就停下弘揚佛法,輾轉數國不斷向西航行,船行印度洋時遇大台風海嘯差點兒葬身魚腹,數月後終于到達東印度一佛國。

之後數年間,義淨法師參拜天竺各國佛迹勝地,攻研佛典,搜集大量梵文經藏五十餘萬頌;并不斷弘揚佛法和翻譯大量經書。

濟南也有位唐三藏,曆經24年經海道求經的義淨法師,竟和玄奘齊名

三藏大師 貢獻巨大

義淨法師,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山東濟南籍“唐三藏”大師。義淨法師正式歸唐時,大周皇帝武則天禦駕恭迎,下拜頂禮,賜予義淨法師“三藏”尊号,并被尊為大唐國師,成就曆代高僧從未有過的殊遇;聲勢規模盛況空前,比當年玄奘法師取經回長安更勝一籌;義淨也成為唐朝三藏法師的傑出代表之一。

義淨法師二十四年取經之路,經海道往印度,曆經台風海嘯巨大的危難;三次赴南洋弘法,翻譯佛經五十萬頌數百卷,是以與鸠摩羅什、真谛、玄奘等并稱四大譯經家。義淨法師的遊記系列《南海寄歸内法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等書,也成為價值極高的曆史文獻;取經之路更是大大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各國文化交流,貢獻巨大。

座落于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通明山上的義淨寺,是全國唯一兩是以高僧名字命名的寺院,氣勢恢宏。義淨法師的“取經路”是通過海道,即“海上絲綢之路”實作的,是以義淨法師也被贊譽為“中國古代海上求法第一人”。

一家之言拒絕過度娛樂化!濟南名士多,且看下回繼續。

濟南也有位唐三藏,曆經24年經海道求經的義淨法師,竟和玄奘齊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