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走唐僧取經路——沿着玄奘足迹探訪西域民情

作者:四無散人

1000多年前,一位普通的唐朝和尚,穿荒漠、翻天山、走中亞,遊曆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國19年,寫就《大唐西域記》,留下無量公德……1000多年後,我們的記者在幾年時間裡,累計行程4萬公裡,成為國内為數不多的幾乎踏遍玄奘西遊足迹的人,而他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竟也有幾分《西遊記》中的曲折與新奇。

記者第一次有機會親身追蹤玄奘的足迹是在1999年,因為參加了聯合國的一個活動,有機會沿着草原絲綢之路考察。在古代,絲綢之路分為陸上和海上兩部分,而陸上絲綢之路又被曆史學家根據地理特征,劃分為帕米爾高原以東的沙漠絲綢之路和帕米爾高原以西的草原絲綢之路。當時考察團的具體線路是由莫斯科飛往土庫曼斯坦首府阿什哈巴德,然後在中亞走出3個“之”字,涵蓋了玄奘行走的路線。

從文化角度說,陸上絲綢之路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海上絲綢之路。因為這條商業動脈不僅溝通了人類文化核心區的漢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和羅馬帝國,也把羅馬的景教、印度的佛教、阿拉伯的伊斯蘭教、波斯的摩尼教和拜火教做了一次最徹底的文化聯結。不過,從公元300年開始,絲綢之路已經開始衰落,到了玄奘經過這裡時的公元7世紀初,絲綢之路已是形容慘淡,不複當年的輝煌。

我們行走的地域雖然被稱為草原絲綢之路,但其地貌其實還是以荒漠包圍綠洲為主。遠望高山上是白雪,白雪下面是綠色,從綠色深處湧出來的是黃色。遠處的蒸騰熱氣在光線作用下如同一塊皺巴巴的塑膠布,懸垂在荒日裡,人影成了沾在上面的小泥點。遙想當年沙漠中玄奘一個人行色匆匆的身影,真是感慨萬千。

記得西安慈恩寺儲存着玄奘取經石刻圖:玄奘身穿和尚服,胸前挂着佛珠,很有些帝王聖人之相。他腳蹬草鞋,腰間的小包裹裡放着衣服,左手拿着經書,右手持拂塵,背着經書箱,書箱頂上的圓蓋是傘,傘前挂着一個小油燈。這大概是玄奘取經途中,夜晚邊趕路邊讀經書的情景。這位宋代石刻作者看來沒有多少旅遊經驗。在茫茫荒野上,一個人根本不可能邊看書邊行走。

沙漠中最難得的是綠洲,每到這樣的地方,我們會特意停下來,看看古代商隊後代們的生活。而當地尊貴的長者會用面包和鹽來歡迎我們,這是絲綢之路的遺風。他們在這裡過着安靜、淳樸的生活。周圍沙漠限制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這些人基本上還保持着100年前的生活習慣。他們拿出了最好的食品招待我們,每個人可以得到兩片黃瓜、三片蕃茄和一碗羊肉湯泡馕。這裡的一位長者告訴我,他的先祖主要從事長途販運,從中國哈密走到這裡時,傳說另一個綠洲裡出現了瘟疫,他們沒敢往前走,就在這裡定居了下來。

玄奘一路行來真是艱辛無數。不過比起當年前往印度取經的其他僧侶,他還是幸運得多。當年立志西行的中國僧人很多,但除了法顯、玄奘、義淨等幾個人外,其餘的都在中途凍餓而死或者被盜賊殺害。是以每次凝望玄奘的形象,記者總感到那是無數中國古代僧人的影像累加在一起。

玄奘在荒無人煙的800裡沙漠跋涉、翻越淩山後,一定有一個回望天山的動作,因為這裡真是“經途險阻,寒風慘烈”。《大唐西域記》中玄奘不僅勾畫出了它的地理位置,還準确地描述說,這裡“崖嶺數百重,幽谷險峻,恒積冰雪,寒風勁烈。”由于跟随聯合國的考察團,記者有了從空中俯瞰天山和帕米爾高原壯麗景色的機會。

由于天山西側有衆多蘇聯的軍事基地,記者乘坐的直升機隻能很快掠過天山、貼着山崖飛行,不過俯瞰一下“世界的屋脊”——帕米爾高原還是很給人震撼的感覺。這裡是天山、昆侖山、興都庫什山交會扭結而成的一個“結”,岩層深處的巨大能量在這裡互相抵消,在海拔4200米形成了一片平緩的山巒。從直升機上可以看到溝谷中有清澈的溪水,旁邊長滿了綠草,小黃花點綴其中。一頭不知名的動物此時好像嗅到了什麼,機敏地閃到岩石後面。當地向導說那是一頭雪豹,這種雪豹在海拔1800米到5500米之間的地帶活動。向導說,帕米爾高原一帶還有傳說中的“雪人”活動呢。

出了帕米爾就是中亞。中亞的四鄰都是古老文明中心,是以這塊地方就成了不同文明的碰撞交彙處,一個永遠的十字路口。翻看曆史就會發現,中亞早期曆史上的一個個王朝,如同短暫的龍卷風,以自我為中心嚣張一陣子,最後無一例外地癱倒在沙漠中。直到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進入中亞後,中亞才逐漸有了自己的身份和性格。

玄奘路過這裡時似乎行色匆匆,對這裡屹立的兩座古城——布哈拉與撒馬爾罕都着墨不多。不過在玄奘進入西域時,中國與西域已經有了至少8個多世紀的交往。從土庫曼斯坦到烏茲别克斯坦,我們經常聽到當地人講起兩種動物,一種是中國的蠶,另一種就是西域的馬。我們參觀土庫曼斯坦的科莫索爾養馬場時,這裡的主人就津津樂道地說着中國的皇帝如何喜歡他們的“天馬”。他嘴中的天馬的确不同凡響,優雅高貴,栗色的毛如同緞子一樣柔和明亮。不過當記者詢問這種馬是否就是中國古書上描述的汗血寶馬時,馬場主人說,他平生隻見過一次肩膀部位流汗血的馬,但是這匹馬很快就死了。

玄奘當年經過的地方中,巴米揚算是近年來最揚名的一個了,可悲的是這卻是與一場震驚世界的文化災難聯系在一起的。記者踏上巴米揚的土地是2002年,美國向塔利班動武,促成了記者的阿富汗之行。從飛機上看,阿富汗是綿延起伏的荒涼丘陵,星星點點的綠洲裡擠滿了蜂窩般的土坯房。河流從一個綠洲流出來,隻泛起一道光波就蒸發在了沙石裡,讓遠方的樹苦苦等待。

玄奘從中亞進入阿富汗境内後,他的行走速度明顯慢了下來,身感當時的佛教已經相當衰微,他不時感歎:“伽藍雖多,僧徒寡少”;“庭宇寂寥,絕無僧侶”。不過山崖上有大小石窟6000餘座,石窟群中有6尊巨大佛像的巴米揚還是給了玄奘莫大的驚喜,大佛在他筆下是“金色晃曜,寶飾煥爛”的輝煌。但等到記者拜訪這裡時,巴米揚佛像群已是一片凄涼,石窟裡是佛像的殘骸,散落在窟外的碎石和黃土塊應該是大佛的“屍體”。幾塊塑膠布蓋在上面,上面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字樣。附近殿堂的佛龛内都是一個個空位。山壁上的石窟是佛教信徒修行的地方,現在有600多位阿富汗難民栖息在這裡。

玄奘從阿富汗繼續西行就進入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内。在這兩地他曾到過多處佛教中心,其中包括巴基斯坦的佛教聖地、佛教造像水準達到最高峰的塔克西拉和印度境内的鹿野苑與菩提伽耶,這些地方記者在2000年5月有幸成為駐印度記者後都曾陸續地拜訪過,不過在這其中印象最深,也是必須要提到的就是玄奘西行的目的地,他取得真經的西天——印度的那爛陀寺。

玄奘到達那爛陀寺的時候是公元630年。當時,那爛陀寺是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世界佛教中心,“僧徒主客常有萬人”。公元5世紀笈多國王在這裡興建了佛教學院,不僅教授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經文,還教授婆羅門教和吠陀文獻以及哲學、天文學等科目。玄奘到來的時候,正是那爛陀寺藏書最豐富的時期,玄奘在這裡閱讀、通曉了各類經論。但他仍不滿足,曾離開那爛陀寺在印度諸國雲遊六年,最後又回到寺裡,成為客座教授,為全寺僧衆宣講《攝大乘論》、《唯識抉擇論》等經典。

據說當時有一婆羅門自恃才學過人竟然向那爛陀寺叫闆,宣稱寺中無人能駁倒他的觀點。為了維護那爛陀寺的佛學地位,玄奘挺身而出,與那個婆羅門辯論,不過半晌,婆羅門就低頭認輸。圍觀的天竺人看到矮鼻子小眼睛的中國和尚能講一口流利的梵語,一下子就敬佩了三分。到了玄奘随口旁征博引時,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玄奘從此名聲大震。公元642年的曲女城佛教辯論會為玄奘帶來了更大榮譽,但他謝絕了各國的邀請,毅然攜帶着675部佛經起程回國。

各種宗教理學在那爛陀寺讨論了800年,然而穆斯林軍隊來了,公元1197年,在經過一陣燒殺擄掠後,那爛陀寺,這個佛教的思想家園從此湮沒無聞。直到1861年,人們才在《大唐西域記》的幫助下,重新找回了這片遺址。如今,這個恢弘一時的佛教建築已是一片破敗瓦礫,被印度考古監察機構保護了起來。不過,這裡幾乎每個遺址旁都有一個簡介,介紹玄奘何時來過這裡,以及他在這裡從事了哪些活動。話語雖短,卻表達了印度人民對玄奘,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驅、解讀印度佛教最重要的曆史文獻——《大唐西域記》的作者的無限感激。

玄奘出行的基本路線:公元627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偷渡玉門關,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沿天山南麓西行,經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屈支國(今新疆庫車)、跋祿迦國(今新疆阿克蘇),翻越淩山(今天山穆素爾嶺),來到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後經飒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東)、翻越鐵門(今烏茲别克斯坦南部布茲嘎拉山口)到達吐火羅(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南行,經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來到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東行至犍馱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進入印度。公元643年春,玄奘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經阿富汗,翻越帕米爾高原,沿塔裡木盆地南線回到長安。

西部牛仔,一年聚一回

單人馴服野馬飛身撲倒牛犢

陳特安

素有“牛城”之稱的加拿大西部重鎮卡爾加裡,西臨落基山,東連大草原。從1912年開始,加拿大西部的牛仔和美國等地的牛仔每年都到這裡舉行競技大會。卡爾加裡的牛仔競技鄉土氣息濃,比賽項目多,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牛仔競技表演”。

卡爾加裡牛仔節,每年7月第一周的星期五舉行,曆時10天。一大早,當地人和外國遊客幾乎都頭戴牛仔帽,身穿牛仔服,腳蹬牛仔靴。人們享用完免費的早餐後,成群結隊趕去觀看牛仔節開幕式遊行。

上午8時,遊行路線附近的街道兩旁已經裡三層外三層坐滿了人。有些地段還搭起了多層看台。在靜候的人群中,不少人披着毯子,或者坐在被子、睡袋上,原來他們都是頭天晚上從郊外或其它地方趕來觀看遊行的。卡爾加裡的夏天早晚溫差大,晚間氣溫低至9攝氏度左右,這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參與牛仔節的熱情。

9時30分,遊行正式開始。長達4.5公裡的遊行隊伍前後有警車保護。在近百個遊行方隊中,有代表英、法、美、德、意、韓、阿拉伯等族裔的加拿大人和土著居民。遊行隊伍裡的牧羊犬趕羊群表演特别引人注目。隻見牧羊犬往地上一趴,羊群立即停下腳步,牧羊犬縱身一跑,羊群馬上跟着快跑。

遊行隊伍中還有馬頭造型的清潔車,他們分别排在遊行隊伍的中間和末尾。清潔人員駕着馬頭車,及時将路面上的馬糞等垃圾清掃幹淨。曆時兩個小時的遊行結束後,幾十萬人散去,街道上沒有留下任何垃圾。

卡爾加裡西部的斯坦皮德公園,是牛仔節中最吸引人的去處。這裡不僅是青少年娛樂、培養冒險精神和尋求刺激的地方,也是牛仔展示剽悍和智慧的場所。隻見一位年輕牛仔被鈎住吊起數十米高懸在空中。突然,鈎子松扣,牛仔從高空墜落。圍觀的人立刻發出尖叫。他落在距離地面很近的網内安然無事,還興奮地向圍觀的人豎起大拇指。

在馬鞍形的薩德爾多姆體育館裡,參賽的牛仔中有不少10歲左右英姿煥發的小騎手。賽馬場内的表演驚心動魄。比賽的優勝者可獲巨額獎金。盡管門票價格不菲,最偏的座位要33加元(1加元合5元人民币)。放眼一望,看台所有的座位都密密匝匝坐滿了人。

賽馬表演中,牛仔騎在野性十足、兇猛狂暴的馬背或牛背上,他們被颠得前仰後合。桀骜不馴的馬或牛總是企圖将牛仔甩下背。參賽牛仔的臂、腰和腿都得使巧勁,适應馬或牛狂跳的節奏,牢牢地抓住缰繩。要想獲勝,牛仔必須在一頭大公牛背上呆夠8秒,被摔下後能安全地逃脫憤怒公牛的攻擊;或者在騎馬時,馬刺一直夾緊馬身,牛仔的手不能碰觸馬身。空手捕牛犢的比賽中,騎着馬飛奔的牛仔,在一定的距離内飛身撲向奔跑中的牛犢,眼準手快地緊緊抓住牛角,用盡全身力氣,順勢将牛犢的脖子一扭,牛仔和牛犢雙雙倒地。

馬車賽吸引不少觀衆參與。四匹馬拉着車在跑馬場上奔馳。觀衆參與其中,為馬車助威加油,人們聲嘶力竭地喊着:“快跑!快跑!”由于奔馬過多,有的馬在搶道時互相撞倒,場面煞是熱鬧。

牛仔是人們心中的拓荒英雄,渾身充滿青春和活力。他們勤勞、果敢、堅毅、粗犷,弘揚個性。現在,牛仔穿着的服裝已成為世界大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卡爾加裡牛仔節新聞中心負責人布朗德•亨查介紹,舉辦大型牛仔競技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和發揚當地的曆史遺産,尊重和傳承牛仔文化,弘揚牛仔精神。同時,這也為加拿大西部地區的農業、貿易、文化娛樂、體育和教育等方面的發展增添活力。負責人提供的數字顯示:今年牛仔節為卡爾加裡增添了3500個工作崗位,吸引了120多萬遊客,純收入1.4億加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