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芒克今年71歲了。他的一張照片,臉龐瘦削,嘴角帶着點玩世不恭的淺笑,有點像年輕時的何勇(搖滾歌手,唱《鐘鼓樓》的那位)。

1978年,他與北島合作創辦《今天》雜志,算是朦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版詩集《陽光中的向日葵》等。
他一輩子就國中學曆,在白洋澱插隊7年,回城當了1年勞工,然後因為辦雜志,被工廠開除,于是待業,寫詩,跑了許多國家。2004年開始畫畫,據說是為了生活,之前沒受過繪畫訓練的他,卻成功轉型,自言以賣畫為生。
我們先來看看他的兩首詩。
陽光中的向日葵
你看到了嗎
你看到陽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嗎
你看它,它沒有低下頭
而是把頭轉向身後
它把頭轉了過去
就好像是為了一口咬斷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牽在太陽手中的繩索
你看到那棵昂着頭
怒視着太陽的向日葵了嗎
它的頭幾乎已把太陽遮住
它的頭即使是在沒有太陽的時候
也依然在閃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嗎
這首詩可以說是芒克的名作,很容易懂。向日葵的意象是某種人格的象征。陽光雖然兇悍,但向日葵卻轉過了頭,要咬斷套在脖子上的繩索,它雖然弱小,卻不向強大力量低下它高傲的頭顱,毅然決然。它有強烈的抗争精神,怒視太陽的威嚴,甚至壓過了太陽的威焰。它自帶光環,即便沒有太陽,也依然光華閃閃。這首詩寫于1983年,簡直将向日葵活化了,那一種反抗的精神是刻在骨子裡的,它是那個時代的印證。歌手馬條,為這首詩配曲并演唱,大家有機會可以聽聽。
把眼睛閉上
把自己埋葬
這樣你就不會再看到
太陽那朵鮮紅的花
是怎樣被掐下來
被扔在地上
又是怎樣被黑夜
惡狠狠地踩上一腳
這樣你就會與世隔絕
你就不會再感到悲傷
噢,我們這些人啊
我們無非是這般下場
你是從黑暗中來的
你還将在黑暗中化為烏有
這首詩有着些許的悲觀色彩,你閉着眼睛就不會看到睜開眼睛時那血淋淋的現實,這算某種逃避嗎?或者是不願向現實妥協?沒有與現實抗争的力量,那不如不睜開眼睛。這是一種精神勝利法嗎?還是一種決絕的不合作的态度?詩裡面似乎沒有指向。“你從黑暗中來/你還将在黑暗中化為烏有”,這是黑色的事實,我們誰也無法脫離它的掌控。把自己埋葬,與現實世界決裂。這首詩似乎有某種隐喻在其間,你反複品讀,似乎能體驗到詩人那果決的内心世界。
芒克拿起畫筆這事兒,說來湊巧,艾青的兒子艾丹,給他買了畫布和顔料,于是他就開始畫了。從2004年年頭開始,接連畫了幾個月,然後到年底辦畫展,居然全部都賣了出去。他還拿賣畫的錢在北京付了一套房的首付。真是傳奇。詩人胸中有丘壑啊!
如今的他有嬌妻幼兒,他自己說:說不定哪天畫不動了,就又開始寫詩了呢?
他的詩,您有機會,可以找來一讀。讀其詩,然後可以想見其為人。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