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年輕時馳騁沙場的廉頗在暮年為何落得如此清冷?在春秋戰國時期,廉頗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将之一,一生跌宕起伏,被人稱為“德聖”。擁有一個仁義之心和極高的貴族精神,在廉頗眼裡,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是一位剛正不阿的英雄。

飽讀經書的蔺相如,一生為趙國安危出謀劃策,他和廉頗舉世聞名的負荊請罪故事給後世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兩個人更是被後人稱為“将相之和”,作為趙國最出色的文官武将,即使不出兵,都能震懾四方。負荊請罪人盡皆知,長平之戰後,廉頗和蔺相如是何下場卻鮮有人知。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一、廉頗</h1>

廉頗一生經曆的戰争加起來得有上百場,以勇氣聞名各國的廉頗,是一位足智多謀的武将。在面對比自己職位高的同僚,即使心生嫉妒,在得知對方的寬容大度之後,也毫不避諱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堂堂一國之将,背負着荊條去到蔺相如面前賠罪。

身經百戰的廉頗在長平之戰的時候,面對強大的秦國,廉頗主張内耗的政策,秦國兵馬極多,廉頗認為先不出兵,等秦國的糧草消耗的差不多的時候再猛地發起進攻,此時趙王坐不住了,派趙括來代替廉頗去和秦國硬碰硬。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沒有聽廉頗這位經驗豐富的武将的政策,後果可想而知,長平之戰失敗之後,廉頗再度出山,他并沒有生趙王的氣,像前面說的,廉頗永遠認為,國家利益高于一切,誓死報效國家和君王。于是在秦國包圍即将要占領邯鄲的時候,廉頗結合别國幫助挺身而出。

才得以打破了秦軍的包圍,經過幾輪戰争下來,盡管勝利的廉頗軍隊還是大傷元氣,但就在此時燕國趁虛而入,廉頗再一次地迎難而上,面對敵人的六十萬精兵,廉頗并沒有懼怕,而是率領十三萬的新兵殘将來應戰。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盡管敵強我弱,廉頗憑借驚人的指揮力和武力将燕國軍隊拿下,并且為趙國謀來燕國五座城池。眼看廉頗讓趙國起死回生,趙王因為當初沒有聽廉頗的話感覺羞愧不已。于是賜廉頗尉文給廉頗,重用廉頗并封為信平君。

郭開是太子的伴讀,但是是一位極其奸詐的小人,作為下人的他總是在趙王面前“拍馬屁”,一來二去被廉頗撞見了幾回,剛正不阿的廉頗哪能忍受下人這般谄媚,立刻在郭開面前揭露他谄媚的醜象,弄得郭開很沒面子,從此郭開就懷恨在心。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廉頗沒有想到,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他一樣發現自己的錯誤并且檢討自己,負荊請罪在郭開身上是不會發生的,因為郭開心懷惡種,就等着有朝一日把廉頗給弄下去,不久後趙王去世,太子趙偃上位。郭開眼看着機會來了,于是經常在趙偃面前說廉頗的壞話。

有一次廉頗出兵魏國,郭開瞄準時機在趙偃面前造謠廉頗想要謀反,吓得剛上位的小太子趕緊奪掉了廉頗的兵權,廉頗一生為國效力,沒想到在沙場上就奪了兵權,一氣之下投奔了魏國。後來秦國把趙國打的那是屁滾尿流,趙王又想起了曾經的勇士廉頗。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于是派使者去慰問廉頗,把他請回來。郭開這種心胸狹窄的小人一聽趕緊收買了使者。廉頗雖然到了魏國,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魏國還是不敢重用廉頗。悠閑煩悶的廉頗見使者來高興壞了,極力表現的自己還可以馳騁疆場。

但是使者回去卻報告廉頗已經老了,不能戰鬥了。一生愛國的廉頗最終也沒有等到來自故鄉的邀請,最後客死他鄉,悲憤至死。作為同期的,和他同稱為将相和的蔺相如在長平之戰後的結局也沒有比廉頗好到那裡去。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9">二、蔺相如</h1>

蔺相如是一位極具勇氣的文官,要說史上的文官說可以,但是像蔺相如這種既能說又敢做的大臣實在是少見。蔺相如要是生活在現代,相當于一個國家的外交官。他敢和大國之王秦王正面剛,足智多謀又謙虛的他令各國聞風喪膽。

“完璧歸趙”中,蔺相如早早識破了秦王的小把戲,秦王是不會劃城池給趙國的,在秦王欣賞玉璧的時候,引出玉璧上有瑕疵的話引,在過來交給秦王看的時候迅速作勢将要把玉璧摔到旁邊的柱子上,為了拖延時間,更是提出讓秦王和趙王一樣要齋戒五天才能拿到玉璧。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無奈之下,秦王答應了蔺相如的要求,蔺相如便趁着這個時機将玉璧歸還到趙國,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在兩年後,秦王邀請趙王參加舞會,在這之前秦國已經攻打趙國兩年之久,顯然這次邀請更是不安好心。

蔺相如一直給趙王打氣并和趙王一同前往,秦王喝得正美的時候,挑釁趙王,讓趙王為他奏一曲。并要求旁邊的史者記下來,趙王為秦王奏一曲,這委屈蔺相如哪能讓趙王受,便在舞會上以死相逼,讓秦王給趙王鼓一個,無奈之下,秦王給趙王也鼓了一段,并記入曆史。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和廉頗一樣,都是剛正不阿的君子,他們不懼怕困難,迎難而上,但是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更多的是用自己思考出來的計謀,此番下來,秦王也是對蔺相如的勇氣刮目相看。蔺相如更是受到了趙王的重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0">三、總結</h1>

廉頗看蔺相如得到趙王和百姓的如此愛戴,心生嫉妒,在路上碰見蔺相如都不讓路,迫使蔺相如給自己讓道,還以為自己占上風。後來聽蔺相如和下人說“廉頗是我國大将,我隻是出些小計,有一些國家是因為趙國有我們倆才不敢進攻,如果我倆傳出不合,這對趙國不利”。

“負荊請罪”後,廉頗、蔺相如重歸于好,但後來兩人的結局如何?一、廉頗二、蔺相如三、總結

聽到這廉頗自愧不如,才有了後來的“負荊請罪”。兩位将士更是成了趙國左肩右臂,私下裡也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在長平之戰之後,蔺相如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趙王死後的曆代君王總是聽信小人讒言,漸漸不再采用蔺相如的計謀。

甚至聽信小人導緻決策失誤直接損失精兵四十萬,這讓蔺相如憤怒不已,最後在悲憤中抱憾而死。與好友廉頗的結局一樣讓人惋惜。兩位都是曆史上的忠貞名将,一生豐功偉績,一心為國,不料到老報複無法施展,落得如此下場,真是曆史的一個遺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