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我見過由于抗生素濫用導緻最後無藥可救的病例,遠不止一個兩個。部分患者對現有的幾類抗生素都耐藥,對青黴素頭孢、大環類脂類、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碳青黴烯類等都耐藥,體内産生了多重耐藥菌,所有抗生素都不能殺滅感染菌,最後由于抗感染無效而死亡。

阿莫西林、頭孢等抗生素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有些家裡甚至當成家庭必備品,就拿最常見的感冒來說,無論發燒、咳嗽,或是鼻塞、頭痛,都要吃上幾顆阿莫西林,感覺好得快一點。
其實感冒又叫上呼吸道感染,幾乎都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吃阿莫西林、頭孢根本就沒用,而且還會造成抗生素濫用。對于感冒,抵抗力稍好點的人群不用吃藥也會自愈,抵抗力稍差的人可以選擇服用抗病毒藥,比如廣譜的利巴韋林、嗎啉胍,也可以選擇中成藥四季抗病毒口服液。
之是以一直以來都有抗生素濫用的現象,還是由于長期的意識觀念所造成,錯把阿莫西林、頭孢等抗生素和消炎藥混為一談。
抗生素和消炎藥不能劃等号,因為發炎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如果是感染性發炎,比如化膿性扁桃體炎,大葉性肺炎等,用抗生素是可以的。但不建議在家擅自服用阿莫西林、頭孢等抗生素,因為不一定有效,而且還會造成抗生素濫用,帶來嚴重後果。因為細菌感染很複雜,要根據患者身體基礎情況、感染部位、曆史用藥情況等來綜合判斷可能是什麼細菌感染,有的放矢才能有效抗感染。醫院查血正常、做細菌培養、做藥敏試驗都是為了更精準的篩查病原菌類型,也為更精準的選擇抗生素。由此可見,抗生素的選擇是非常系統、精準的操作過程。
再來看看非感染性發炎,比如:關節炎、肩周炎、疱疹性咽峽炎等,非感染性發炎直接就沒有用抗生素的指針。同樣,不是感染性發炎,用抗生素不但沒有效果,還會造成抗生素濫用,帶來嚴重後果。
今天就拿常見的阿莫西林、頭孢來舉例,說說抗生素為什麼不能濫用。就抗菌譜而言,阿莫西林和頭孢差別就很大。其實阿莫西林是青黴素類抗生素,隻不過青黴素是天然形成的,而阿莫西林是半合成青黴素。
阿莫西林是一種廣譜的抗生素,顧名思義抗菌範圍非常廣,可以殺滅敏感的革蘭陽性菌(如肺炎鍊球菌、腸球菌、李斯特菌屬和不産青黴素酶的葡萄球菌),以及敏感的革蘭陰性菌(如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杆菌和沙門菌屬)引起的感染。可以治療扁桃腺炎、支氣管炎、肺炎、淋病,以及耳鼻喉、皮膚、尿道等部位的感染。
相對而言,頭孢就沒那麼廣譜,因為頭孢有分工,頭孢分為頭孢一代、頭孢二代、頭孢三代、頭孢四代、頭孢五代。
第一代頭孢主要作用于革蘭氏陽性球菌,對金葡菌、溶血性鍊球菌所緻的化膿性感染作用較強,能有效治療皮膚軟組織化膿性等感染,常見有頭孢唑啉、頭孢替安等。
第二代頭孢與第一代頭孢相比,對革蘭氏菌陽性菌作用稍有減弱,但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作用有所增強。
常用于治療呼吸道、膽道、腸道尿路及軟組織、骨關節、婦産科感染,比如頭孢呋辛等。
第三代頭孢對抗革蘭氏陰性菌活性更強,對革蘭氏陽性菌作用不及一、二代,常見的有頭孢他啶和頭孢哌酮等。臨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嚴重感染如泌尿系,呼吸道,腦膜炎,敗血症等感染。
第四代、第五代頭孢菌素是比較全面的抗生素,但是一般情況下不常用,除非遇到其他抗生素療效不佳時才用,一般用于比較複雜的感染!
接下來說說今天最核心的内容,抗生素濫用導緻的不良後果。
前面介紹廣譜抗生素阿莫西林的抗菌譜時,大家可能注意到三個字“敏感的”xx菌,說明有些菌明明在阿莫西林的抗菌譜範圍内,但是不敏感,是以阿莫西林對它也沒用,這就是耐藥現象,這個現象其實很緻命,可以想象原本對細菌有用的抗生素現在沒用了,到最後我們是不是對細菌毫無還手之力,任其宰割。近些年來,全世界、各國、各級政府都在大力遏制抗生素濫用。
那抗生素耐藥是怎麼産生的呢?其實最直接原因就是抗生素的濫用。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個感覺,以前小的時候用青黴素很有效,藥到病除!但是現在幾乎不用青黴素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效果了,絕大多素細菌對青黴素都已經耐藥了。
那如何杜絕抗生素濫用呢?
1.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懷疑自己感染了一定要去醫院或者診所讓專業的醫生來判斷最有可能是哪種細菌感染,并且選擇窄譜抗生素有針對性的抗感染,而不是像撒網一樣用廣譜的,把不該殺的益生菌也殺死,同時也增加了抗生素與無關細菌的接觸機會,使無關細菌産生耐藥性,等下次正用這個抗生素殺菌時,對其毫無作用。
2.尤其不要在沒有細菌感染時用抗生素,不但沒用,還會産生毒副作用,比如頭孢一代腎毒性很強,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類對耳、肝的毒性很強,這也是那些年很多人失聰的原因,但最最緻命的還是産生耐藥菌。
大膽想象,極端一點,如果抗生素濫用得不到有效遏制,所有細菌都耐藥了,人類最後就會變得無藥可用.……無藥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