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書接上回。

在祁同偉請客吃飯後沒幾天,侯亮平就前往高育良家中拜會。

侯亮平很尊師重道,知道師母喜歡鮮花,特意還帶了一捧玫瑰送給吳惠芬。

這次吃飯,侯亮平同高育良有幾段非常有意思的談話,看點很多。

侯亮平首先表示,自己早就想來拜會高育良了,可是最近太忙,是以一直拖到了現在。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其實,侯亮平這話既是實情,也不是“實情”。

侯亮平來漢東後确實很忙,可是抽半天時間拜會一下自己老師的機會還是有的,但他卻沒有第一時間前來拜會,主要原因是:他需要避嫌。

在常委會前,沙瑞金接見侯亮平并與之面談後,檢察長季昌明與侯亮平有過一段對漢東官場的分析讨論。

季昌明是這樣說的: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咱們漢東幹部隊伍變得是有些複雜,你一團我一夥的現象确實存在,你亮平,你可是帶着胎記來的呀!你屬于漢大幫。

再結合季昌明指出,漢東省政法口各個主要部門負責人都畢業于漢大政法系這個事實後,漢東省有個“漢大幫”的說法絕對“站得住腳”了。

現在,新任的檢察院反貪局長侯亮平又是一個漢大政法系的畢業生,并且還師從過政法委書記高育良。

在如此敏感的前提下,侯亮平為了避嫌,怎好作出同季昌明開玩笑時說的那樣:“趕緊去我老師那兒拜拜碼頭。”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把視角回到高育良家中。

高育良表示自己沒有怪罪侯亮平沒能第一時間前來看望自己後,問了一句: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聽祁同偉說,你這次是為了陳海而來?

這是高育良的一個試探。

因為,在常委會上,省委書記沙瑞金已經明确表示,侯亮平調漢東是“負有特殊使命的”。

這個特殊使命具體是什麼?沙瑞金并沒有詳細說明。

那麼,高育良這麼一問,就有試探一下侯亮平來漢東到底帶着什麼特殊使命的意圖。

侯亮平是這樣回答的: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是啊,當初要不是我讓陳海幫着抓丁義珍,也許陳海就不會被謀害了。

侯亮平如此回答,是有理由的:

一、查清陳海出事的原因,确實是最高檢反貪總局秦局長交待的任務之一。再加上侯亮平與陳海情同手足,侯亮平來之前就發誓要查明真相,還陳海一個公道。

二、陳海出事的禍根就是丁義珍案,就是侯亮平要求他協助查案、抓人,結果才出事的。

侯亮平的坦率沒有出乎高育良的意料之外,因為他清楚自己這個學生是個耿直的人。

陳海的車禍案祁同偉一直都在調查,在醫院的時候,高育良已經訓示由祁同偉親自負責。

可是到目前為止,肇事司機逃逸後一直沒有抓到,起碼還沒有辦法證明是有人蓄意謀害陳海。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現在,從侯亮平口中得知他說陳海是被人蓄意謀害的,高育良不得不懷疑侯亮平是不是通過其他管道掌握了什麼線索。

結果侯亮平回答:

沒有,我在找呢。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高育良接着關心道:

如果真是謀害的話,你也要小心點,還有陳海的安全,你要注意,真有這種可能性的話,對手是不會讓陳海再醒過來的,一旦醒過來,他們的真實面目就會徹底暴露啊。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或許高育良很擔心侯亮平的安危,可他也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如果一旦查實反貪局長真的是被不法之徒蓄意謀害,如此重大的惡性案件,必将引起高層重視,連帶着懷疑漢東省的社會治安環境是不是也如同政治生态一樣,到了需要“破而後立”的地步。

這樣一來,第一個被“破”掉的肯定是祁同偉以及自己這個政法委書記。

侯亮平表示自己已經安排好了相關安保事宜後,高育良心情不錯,并拿出了象棋盤。

這裡有一段站在高育良角度的旁白: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高育良心情不錯,沙瑞金很早就跟他通過氣,北京有位同志要調來,沒想到這位負有特殊使命的同志正是自己最欣賞的學生侯亮平,而侯亮平對高育良的拜訪,不僅是禮節,更是請示和請教。

這段旁白可以稱得上是高育良此時内心的真實感受。

一、最高檢派人來漢東,雖說是沙瑞金的意思,可沙瑞金事先跟他打過招呼的,這表明省委書記還是比較尊重他這個政法委書記的。

二、反貪局長是一把“利劍”,是非常重要的位子,在陳海無法履職的情況下,高育良當然希望接任的人選是自己嫡系。

可是,沒想到沙瑞金調來的人竟然是侯亮平,而侯亮平雖說不是自己的嫡系,但也是他最欣賞的學生,二人師徒關系良好,不是嫡系,卻也差不到哪去。

是以,侯亮平能接任這個位子,是非常符合高育良的利益的。

三、侯亮平非常明事理,到任後雖然因為工作繁忙沒有第一時間前來拜會自己,可今天不還是前來彙報工作了嗎?

通過今天的舉動,以及上次電話裡毫無保留的透露蔡成功舉報的對象就是李達康的老婆歐陽箐可以看出,侯亮平對于自己這個老師是相當信任和尊重的。(具體解讀見17、18章)

綜合以上幾點,高育良有理由相信侯亮平是能夠為自己所用的,由此産生了如何進一步利用好侯亮平“這把劍”,并引導其“指”向某些人的想法。(初次産生是在19章)

這時,侯亮平突然問起抓丁義珍那天晚上的情況,他問道: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抓丁義珍那天晚上,是您在現場指揮吧?

侯亮平這一問,高育良并不意外,因為他清楚侯亮平來漢東,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深挖丁義珍案,以及協助丁義珍出逃的幕後黑手。他也清楚,自己在丁義珍出逃的問題上,是有一定責任的。

當侯亮平詢問: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這怎麼就讓丁義珍給跑了呢?這會不會是有人向丁義珍通風報信?您也沒什麼疑問嗎?

這時,電視劇音樂也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高育良知道自己無法繞開這個問題上的責任,但為了讓侯亮平“這把劍”不“指”向祁同偉以及指揮不當的自己,高育良是這樣回答的: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有疑問,而且疑點很大,但是沒有根據,不好亂說。

高育良這句話其實是有兩層意思的:

一、表面上看,高育良承認了确實有很大的疑點,但是疑點沒有依據,不好亂說。

二、實際上高育良想說,如果你要問是什麼疑點,我可以告訴你,但不保證真假,一切需要你自己去查證,這也為高育良後面的話埋下了伏筆。

侯亮平立刻就問:

那那天晚上有誰出去打過電話呀?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侯亮平這句話表示,他懷疑當天晚上參加會議的五個人裡面有人給丁義珍通風報信。

侯亮平到底是站在辦案的角度問的這個問題呢?還是說他已經有了懷疑的目标?

高育良一時無法判斷,是以為了避免侯亮平“傷”了自己,他必須引導侯亮平查向其他人。

高育良是這樣回答的: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參加會議的人好像都出去過,而且還不止一次,事後我回憶了一下,李達康書記前前後後出去過三次,祁同偉也出去過兩三次,陳海最多,你們老季還出去打過一次電話呢。

高育良的話要分兩段解讀:

一、“參加會議的人好像都出去過,而且還不止一次”,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懷疑有人通風報信,那麼參加會議的五個人都有可能。

二、“事後我回憶了一下,李達康書記前前後後出去過三次,祁同偉也出去過兩三次,陳海最多,你們老季還出去打過一次電話呢”,這句話有三個意思:

1、高育良故意将李達康放在第一位來講,并且隻明确了李達康出去的次數,對其他人隻是一個大慨次數,是想給侯亮平一個印象:最有可能通風報信的就是李達康;

2、陳海出去的次數最多,是否有一種可能:陳海在指揮檢察院盯住丁義珍的時候,被丁義珍察覺到了或者檢察院内部不幸洩露了風聲;

3、如果要懷疑這些人,老季也有可能。因為,首先這場彙報是由季昌明發起的,由此才給了丁義珍出逃的時機,其次季昌明還真出去過一次。

高育良說完,侯亮平問道: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就您沒出去打過電話啊?

侯亮平問完,高育良回道:

人民的名義22:侯亮平拜會高育良,高育良的“試探”和“引導”

打過,秘書幫我接的,向沙瑞金同志彙報情況嘛。

高育良這話也需要分段解讀:

一、“打過,秘書幫我接的”,這句潛台詞是自己也确實打過一次電話,不過是秘書幫我接的,如果你要懷疑我,秘書是我的人證;

二、“向沙瑞金同志彙報情況”,這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懷疑我打電話走漏了風聲,那麼省委書記沙瑞金那邊也有走漏風聲的嫌疑。

這段話,高育良相當于給自己找了兩個人證,而且還有一個最有力的人證沙瑞金,是以高育良首先就把自己的嫌疑“摘”了出來。

那麼,高育良“洗”掉自己身上的嫌疑後,會如何引導侯亮平查向其他人呢?

我們下期繼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