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浙江甯波北侖舉行的“2021年全國雙創周重點活動甯波(北侖)分會場活動——2021長三角融通創新高峰論壇暨‘科創中國•甯波’創業創新系列活動”上,由鲸準研究院編制的《長三角區域融通創新發展研究報告》正式釋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戰略研究中心戰略一室負責人、區域經濟學博士張燕在釋出《報告》時指出,從企業發展的有關名額分析看,2021年一季度長三角區域表現出市場活躍度大,展現了良好的經濟增長勢頭。

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戰略研究中心戰略一室負責人、區域經濟學博士張燕
衆所周知,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活躍區域之一。依托鲸準海量資料庫,抓取大體量、實時更新的企業活動資料,該《報告》系統性地分析了2021年一季度長三角區域企業新增注冊、擁有專利、上市、獲得融資等方面的最新變化,全景式展示了長三角區域經濟活躍度全國領先的優勢。
《報告》共分為三個部分,包括長三角區域融通創新發展情況,長三角區域戰略性新興及高精尖重點産業方向,以及長三角區域産業發展情況等,《報告》還對長三角區域創新發展代表城市進行了亮點舉措的總結梳理。張燕表示,該報告通過分析長三角區域融通創新發展情況和重點案例城市,可為國内其他區域推動創新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釋出現場
以下為現場文字實錄整理:
各位來賓大家好。很高興在全國雙創周開幕的重要時刻,來到我們甯波北侖釋出由鲸準研究院編制的《長三角區域融通創新發展研究報告》。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是全面開啟現代化強國建設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國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的關鍵之年,應該說國内外社會各界對于經濟發展的形勢都普遍關注。
我們先看報告第一部分。首先從企業活躍度地來看,用“新增注冊企業數量”作為重要評價名額。今年一季度,全國新增注冊企業呈蓬勃增長的态勢,比較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動力源發現,無論在規模還是速度上,長三角區域表現尤為突出。在長三角區域41個城市中,甯波市今年新增企業的速度、規模,總體排在第8位,展現出了甯波良好的經濟活躍度。
《長三角區域融通創新發展研究報告》
第二個主要名額是“擁有專利企業數量”,這是反映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名額。通過《報告》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區域擁有專利企業無論是體量規模,還是速度方面都呈現了較大增長态勢。
第三個評價名額是“資本生态”。鲸準研究院用了兩個很重要的次元,一是“上市企業數量”,今年一季度,全國上市企業數量有4500多家,季度新增457家。從三大動力源占比來看,長三角區域最為亮眼,占全國約34%。在長三角區域内部,浙江一季度上市企業共557家,占長三角區域約36%,展現了浙江,以及整個長三角區域在全國上市企業發展的強勁勢頭。另外一個重要名額是“獲得融資的企業數量”,它可以直接反映這個區域對資本市場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報告》顯示浙江有6154家企業獲得融資,其中甯波市有735家。
第四個評價名額為“協同創新”,鲸準研究院使用企業注冊資本作為關鍵名額,這一名額能充分反映一個區域的企業結構特征。從全國來看,注冊資本在50萬到100萬,100萬到500萬的企業數量最多。從具體行業分布來看,長三角區域的高精尖企業,注冊資本主要集中在50到100萬以及100萬到500萬的規模。鲸準研究院還研究了長三角域戰略新興産業的資本分布情況,其主要特點是:以50萬到100萬注冊資本的中小企業為主。也就是說在龍頭企業帶動下,長三角中小企業近年來獲得了快速蓬勃發展的好勢頭。
第五個名額是“區域創新資源”。整個長三角區域的創新資源是比較密集的,它和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的差別在于,長三角區域主要圍繞着制造業的創新發展平台較多。有一組資料值得關注,雖然浙江的重點實驗室較多,但是在國家級實驗室體量方面稍微弱一些。浙江的國家實驗室是17家,比上海的41家,江蘇的35家,都相對落後一點。但這也展現了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主攻方向和潛力所在。
《報告》的第一部分說明,長三角區域的企業、産業、行業,市場規模體量較大,我相信這跟我們三省一市區域空間比較大也有一定關系,但是這種大規模體量也更進一步地反映了未來長三角區域在推動高品質一體化發展中的巨大潛力和空間。我們也可以看到區域内部各有千秋,各有優勢,如上海的資本引領強勢非常突出,浙江的綜合實力強勁,江蘇的民營經濟市場活躍度非常高等。
再來看第二部分——重點行業,包括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和內建電路等4個方面。
我們首先看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一季度,全國整體增速非常快,長三角區域分布數量非常多,廣東、四川、浙江省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在全國是排在第一梯隊的前列。從重點城市來看,甯波達到16000多家,反映了甯波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方面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浙江、廣東、江蘇的新能源汽車産業比較多,長三角區域占到全國的25%。從重點城市來看,其中甯波位居第4位,有11000多家相關的企業。從高端裝備制造産業來看,浙江、廣東等省份發展勢頭依然強勁。重點城市中,甯波市排到了第二位,也證明甯波在在裝備制造、機械制造等方面的基礎優勢。從新材料來看,廣東、浙江、河北等地新材料産業企業數量增加比較明顯。值得關注的是,甯波在該領域的優勢在長三角乃至全國都非常突出。內建電路方面,北京、天津、河南省等地在一季度大幅增長,甯波一季度末內建電路産業企業數量排在第5位。
總結第二部分,長三角區域的重點産業,無論是在跟三大動力源比較,還是從全國的發展來看,都呈現了勢頭好、規模大、體量大的發展态勢。這也是支撐長三角區域高品質發展這艘巨輪向前揚帆逐夢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同時,大家也可以看到4省市各有特色,上海的各類産業相對均衡,浙江的數字經濟突出,江蘇的新能源産業發展領先,安徽在內建電路新材料等産業方面近一段時間發展比較迅猛。
第三部分是重點案例城市創新發展情況。鲸準研究院選取了幾個代表性的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和甯波。我給大家一個個介紹。
上海市是全國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有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這些重大平台的科技創新能力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力。近年來我們看到,圍繞打造科技創新的人才體系,打造服務創新的綜合性網絡,以及推動制造業、戰略新興産業的發展方面,它的亮點很多,特别是在創新的投入和人才的集聚以及創新成果的轉化方面表現最為強勁,這也展現了上海的政策優勢和上海的科技創新實力。
再來說南京,它在産業鍊創新鍊的融合,圍繞創新鍊培育産業鍊做了較好的探索,特别是通過兩鍊融合,不斷推動産業結構不斷優化,搭建了一些高端的創新平台,如建立了30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還吸引了一些科技頂尖的專家以及海外創新協同中心等。這些都是南京近年來的發展亮點。
大家都知道,數字經濟引領着杭州市的創新發展。從十四五時期開始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數字賦能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變量。杭州在數字經濟方面的高品質發展态勢表現尤為強勁,這也為将來圍繞數字經濟推動人工智能等相關産業的發展,積累了較好的基礎。此外杭州也培育了大量的創新孵化載體,推動科技成果在相關領域裡面大幅度市場轉化。
合肥市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近年來在一些重點領域攻堅克難,實作了一些重點領域方面科技環境的突破,特别是帶動了産業鍊的發展,并持續加強與上海等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城市的創新創業和産業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合肥在科技創新發展方面的影響力競争力。
最後再說甯波市。我們看到,近年來無論是在創新發展的活力,創新發展的體量,還是創新發展的勢頭,很多的排名正在往前進,這裡面當然也聚集了政策、人才、生産、科研等四位一體的創新推動體系。甯波的創新創業,包括北侖的創新創業的一些案例,充分反映了甯波市近年來在創新創業發展方面的一些積極作為和亮點。
北侖市作為國家創新創雙創示範基地,其示範作用、示範地位和功能日益凸顯。特别是“青年北侖”,這是一個金字招牌,成為吸引更多創新創業的青年,彙聚北侖推動創新發展。我們也看到,北侖在創新與産業的互動,産業鍊創新鍊的協同,雙創服務的保障,人才體系的建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溝通和服務工作。可以說,甯波市無論在經濟發展的規模、品質、結構還是潛能上面,這幾年來都在大幅提高,未來在新發展格局建構中必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認為,鲸準研究院通過充分挖掘企業資料,較好地分析了區域經濟、行業産業的基本情況,能夠讓我們更加生動的了解行業發展動态。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也是一個新的突破,相信将來在資料挖掘、行業分析、企業分析等方面有更大的作為。
謝謝大家,我的釋出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