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发布《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36氪

10月19日,在浙江宁波北仑举行的“2021年全国双创周重点活动宁波(北仑)分会场活动——2021长三角融通创新高峰论坛暨‘科创中国•宁波’创业创新系列活动”上,由鲸准研究院编制的《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在发布《报告》时指出,从企业发展的有关指标分析看,2021年一季度长三角区域表现出市场活跃度大,体现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发布《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

众所周知,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活跃区域之一。依托鲸准海量数据库,抓取大体量、实时更新的企业活动数据,该《报告》系统性地分析了2021年一季度长三角区域企业新增注册、拥有专利、上市、获得融资等方面的最新变化,全景式展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活跃度全国领先的优势。

《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情况,长三角区域战略性新兴及高精尖重点产业方向,以及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情况等,《报告》还对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代表城市进行了亮点举措的总结梳理。张燕表示,该报告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情况和重点案例城市,可为国内其他区域推动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发布《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发布现场

以下为现场文字实录整理:

各位来宾大家好。很高兴在全国双创周开幕的重要时刻,来到我们宁波北仑发布由鲸准研究院编制的《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关键之年,应该说国内外社会各界对于经济发展的形势都普遍关注。

我们先看报告第一部分。首先从企业活跃度地来看,用“新增注册企业数量”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注册企业呈蓬勃增长的态势,比较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源发现,无论在规模还是速度上,长三角区域表现尤为突出。在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中,宁波市今年新增企业的速度、规模,总体排在第8位,体现出了宁波良好的经济活跃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发布《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第二个主要指标是“拥有专利企业数量”,这是反映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报告》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区域拥有专利企业无论是体量规模,还是速度方面都呈现了较大增长态势。

第三个评价指标是“资本生态”。鲸准研究院用了两个很重要的维度,一是“上市企业数量”,今年一季度,全国上市企业数量有4500多家,季度新增457家。从三大动力源占比来看,长三角区域最为亮眼,占全国约34%。在长三角区域内部,浙江一季度上市企业共557家,占长三角区域约36%,体现了浙江,以及整个长三角区域在全国上市企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它可以直接反映这个区域对资本市场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报告》显示浙江有6154家企业获得融资,其中宁波市有735家。

第四个评价指标为“协同创新”,鲸准研究院使用企业注册资本作为关键指标,这一指标能充分反映一个区域的企业结构特征。从全国来看,注册资本在50万到100万,100万到500万的企业数量最多。从具体行业分布来看,长三角区域的高精尖企业,注册资本主要集中在50到100万以及100万到500万的规模。鲸准研究院还研究了长三角域战略新兴产业的资本分布情况,其主要特点是:以50万到100万注册资本的中小企业为主。也就是说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长三角中小企业近年来获得了快速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第五个指标是“区域创新资源”。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创新资源是比较密集的,它和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别在于,长三角区域主要围绕着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平台较多。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虽然浙江的重点实验室较多,但是在国家级实验室体量方面稍微弱一些。浙江的国家实验室是17家,比上海的41家,江苏的35家,都相对落后一点。但这也体现了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和潜力所在。

《报告》的第一部分说明,长三角区域的企业、产业、行业,市场规模体量较大,我相信这跟我们三省一市区域空间比较大也有一定关系,但是这种大规模体量也更进一步地反映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在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空间。我们也可以看到区域内部各有千秋,各有优势,如上海的资本引领强势非常突出,浙江的综合实力强劲,江苏的民营经济市场活跃度非常高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发布《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再来看第二部分——重点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集成电路等4个方面。

我们首先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一季度,全国整体增速非常快,长三角区域分布数量非常多,广东、四川、浙江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全国是排在第一梯队的前列。从重点城市来看,宁波达到16000多家,反映了宁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浙江、广东、江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比较多,长三角区域占到全国的25%。从重点城市来看,其中宁波位居第4位,有11000多家相关的企业。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来看,浙江、广东等省份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重点城市中,宁波市排到了第二位,也证明宁波在在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基础优势。从新材料来看,广东、浙江、河北等地新材料产业企业数量增加比较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宁波在该领域的优势在长三角乃至全国都非常突出。集成电路方面,北京、天津、河南省等地在一季度大幅增长,宁波一季度末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数量排在第5位。

总结第二部分,长三角区域的重点产业,无论是在跟三大动力源比较,还是从全国的发展来看,都呈现了势头好、规模大、体量大的发展态势。这也是支撑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这艘巨轮向前扬帆逐梦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同时,大家也可以看到4省市各有特色,上海的各类产业相对均衡,浙江的数字经济突出,江苏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先,安徽在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方面近一段时间发展比较迅猛。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发布《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第三部分是重点案例城市创新发展情况。鲸准研究院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和宁波。我给大家一个个介绍。

上海市是全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这些重大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力。近年来我们看到,围绕打造科技创新的人才体系,打造服务创新的综合性网络,以及推动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它的亮点很多,特别是在创新的投入和人才的集聚以及创新成果的转化方面表现最为强劲,这也体现了上海的政策优势和上海的科技创新实力。

再来说南京,它在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做了较好的探索,特别是通过两链融合,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搭建了一些高端的创新平台,如建立了3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吸引了一些科技顶尖的专家以及海外创新协同中心等。这些都是南京近年来的发展亮点。

大家都知道,数字经济引领着杭州市的创新发展。从十四五时期开始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赋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杭州在数字经济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表现尤为强劲,这也为将来围绕数字经济推动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积累了较好的基础。此外杭州也培育了大量的创新孵化载体,推动科技成果在相关领域里面大幅度市场转化。

合肥市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在一些重点领域攻坚克难,实现了一些重点领域方面科技环境的突破,特别是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并持续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城市的创新创业和产业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合肥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的影响力竞争力。

最后再说宁波市。我们看到,近年来无论是在创新发展的活力,创新发展的体量,还是创新发展的势头,很多的排名正在往前进,这里面当然也聚集了政策、人才、生产、科研等四位一体的创新推动体系。宁波的创新创业,包括北仑的创新创业的一些案例,充分反映了宁波市近年来在创新创业发展方面的一些积极作为和亮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发布《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北仑市作为国家创新创双创示范基地,其示范作用、示范地位和功能日益凸显。特别是“青年北仑”,这是一个金字招牌,成为吸引更多创新创业的青年,汇聚北仑推动创新发展。我们也看到,北仑在创新与产业的互动,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双创服务的保障,人才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沟通和服务工作。可以说,宁波市无论在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还是潜能上面,这几年来都在大幅提高,未来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区域经济学博士张燕发布《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我认为,鲸准研究院通过充分挖掘企业数据,较好地分析了区域经济、行业产业的基本情况,能够让我们更加生动的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一个新的突破,相信将来在数据挖掘、行业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谢谢大家,我的发布完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