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屆上海旅遊産業博覽會在浦東浦西三館齊開,彙集5000餘家展商,覆寫“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全産業要素,展示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展會上,智能科技成為一大亮點。
受新冠疫情影響,旅遊需求、消費方式都在發生改變,不僅催生了雲直播、雲看展等新的旅行模式,也加速了餐飲、酒店等行業的智慧轉型,給旅遊産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智慧酒店應用豐富多樣
從訂房,到躺在酒店床上休息,需要多久?智慧酒店場景中,免去前台、辦理手續等環節,住客隻需線上上訂房并在手機端進行資訊錄入,或在前台智慧終端自助辦理,通過人像驗證後便可乘坐電梯直達房間所在樓層,不僅如此,進入房間,或是在酒店吃飯或健身,都可以一路“無感暢行”。

在3月30日開幕的2021上海國際酒店及商業空間博覽會上,剛獲國家級标準“可信AI”評估認證的物聯網人工智能企業宇泛智能,攜多款自研新品亮相展會現場,展示酒店行業人像識别硬體解決方案。
展台從業人員介紹,依托宇泛智能人像識别硬體及系統,可以整合旅客入住各環節資料,實作智慧門禁、智慧梯控等功能,不僅能提高旅客的入住體驗,也可以大大提升酒店營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展會上帶來的新品K21人像識别終端,售價約200多元,相比市面上千元級的智慧門禁産品,進一步降低酒店智慧化改造的門檻。
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展會專設智慧酒店館,吸引了百餘家科技企業攜智能産品和解決方案參展,此外,智慧零售、清潔技術與裝置、照明燈飾及智能控制系統展區也出現不少人臉識别、智能語音等産品和技術,覆寫賓客入住、商務活動及酒店自身的營運管理的全場景應用。
“無接觸”服務機器人吸睛
新冠疫情的沖擊,緻使餐飲、酒店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步伐加速。“無接觸”成為當下熱詞。
旅博會期間,來自浦東的擎朗智能的服務機器人先後亮相第30屆上海國際酒店及餐飲業博覽會、2021上海國際酒店及商業空間博覽會,大展身手。
傳菜、導引、收盤、消毒……展會現場,擎朗智能的系列商用服務機器人化身全能“店小二”,吸引了不少觀衆駐足互動。憑借一觸即發的便捷操作、巨能裝的多層托盤、全自主導航、智能瞬時避障等科技優勢,擎朗智能機器人可以滿足各類智慧酒店、餐飲行業的應用需求,在提升服務效率的同時,減少服務、用餐時的接觸。
據了解,後疫情時代,擎朗智能積極參與助力餐飲行業複工複産,與美團、中飯協聯合落地“無接觸餐廳”,與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外婆家、新白鹿餐廳、全聚德等知名餐飲企業達成合作,随着服務機器人使用場景的擴充,去年以來,來自海外訂單也在迅速增加。擎朗智能機器人走出國門,先後在日本和南韓的圖書館、咖啡廳等落地應用,收獲市場好評。
智慧旅遊時代到來
近年來,随着科技進步和消費更新,消費者對科技化、體驗化、場景化和定制化的酒店産品需求日趨強烈,智慧酒店日益得到重視。一方面,萬豪、洲際、香格裡拉、君瀾、華住、錦江、如家等酒店集團都在智慧酒店方面推出了新舉措,另一方面,騰訊、阿裡、萬達、蘇甯等商業巨頭依靠資本和科技的力量,也相繼湧入智慧酒店領域。5G時代降臨,智慧酒店俨然成為又一風口,根據原國家旅遊局統計資料顯示,全國主要城市的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市場超過1000億。
在餐飲領域,機器人的“身影”也變得更加常見。資料顯示,在2020年底,中國送餐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已經到達11.6億。業内人士認為,機器人和餐飲業有機結合,實作智慧化,或将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
除了吃、住,在行、遊、購、娛等方面,虛拟“導遊”講解、在“雲端”沉浸體驗等創新應用也在不斷豐富智慧旅遊内容。去年,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關于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網際網路+旅遊”營商環境,引導雲旅遊、雲演藝、雲娛樂、雲直播、雲展覽等新業态發展,培育“網絡體驗+消費”新模式。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新業态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也提出,鼓勵發展智慧旅遊,提升旅遊消費智能化、便利化水準。
伴随着市場需求的增長和相關政策的支援,智慧旅遊還将不斷更新。
欄目主編 許素菲
責任編輯 劉婉鑫
攝影 須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