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Cate Blanchett和《龍紋身女孩》Rooney Mara主演的電影《卡羅爾》無疑是15年最值得期待的歐美獨立電影,Rooney Mara憑借在片中精彩的表演獲得2015年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此片更獲得2016年美國金球獎五項提名。
随着電影的火熱,Cate Blanchett扮演的50年代貴婦Carol,分分鐘勾起小編對那個美麗自由的50年代的向往之情,然而由于本片的故事情節需要,裡面的服飾并沒有完全展現出那個年代的溫婉柔美,Cate在片中展示的形象,隻是繁花似錦的50年代嘉年華的開幕,在小編所了解到的資訊裡,50年代就是一部經典美人與時尚大師聯袂主演的時尚大片,是以小編搜集了最能代表50年代的美麗大事件,和大家一起回顧那個華光異彩的歲月。
有一種純淨,叫奧黛麗·赫本(Audrey Hupbrun)
1953年上映的《羅馬假日》,将一位天使送到了全球人民的面前——Audrey Hupbrun。
《羅馬假日》劇照
她純淨的笑容和優雅的儀态,改變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審美與時尚潮流:有“時裝聖經”之稱的時裝雜志《VOGUE》曾以29%的得票率,将她評為“世界時尚名人”第一名。
《羅馬假日》奧黛麗·赫本和格裡高利·派克
《ELLE》也将赫本評選為“有史以來最美麗女人”第一名。
《蒂凡尼早餐》劇中的赫本
無法超越的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
50年代的男人是幸運的,他們有幸見證了一位性感女神的誕生,同樣是1953年,電影《紳士愛美人》的熱映,一個俏皮、性感的金發女郎奪取了所有人的目光,她就是瑪麗蓮·夢露。
《紳士愛美人》劇照,瑪麗蓮·夢露
夢露,全世界幾乎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或多或少見過她那些著名的照片,并記憶深刻:那張穿着白色裙子在紐約大街上,裙子被地下熱氣吹得張開了喇叭的黑白照;那張面對鏡頭兩眼微阖、雙唇微翹的;在沙發上裸露那雙美腿的……這些照片不再是照片,而成了一種特殊情感的傳達,一種純真性感的定格。對幾代人來說,夢露就像這些照片,是永恒的定格。
《七年之癢》經典夢露劇照
夢露
驚豔了王室的優雅——格蕾絲.凱莉(Grace Kelly)
懸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最偏愛的好萊塢女星——格蕾絲·凱莉,通過電影《後窗》,格蕾絲·凱莉向世界證明,優雅不是王室專有,她與身俱來的優雅氣質,隻需要靜靜的站在那,沒有人可以忽視她的存在,就算在從不缺乏美女的好萊塢。
電影《後窗》中的凱莉,希區柯克禦用造型師Edith Head設計的造型
格蕾絲·凱莉
可惜,格蕾絲·凱莉在好萊塢隻待了5年,就被摩納哥親王Rainer三世娶進了王室,1956年,格蕾絲·凱莉的世紀婚禮,她所穿戴的由Helen Rose定制的婚紗,成為各國皇室婚禮争相模仿的典範,如Kate Middleton。
這套婚紗總共花費了4,500英鎊(今天相當于36,000英鎊) ,由好萊塢米高梅公司的首席設計師Helen Rose設計
她留給世界的另一個經典,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Hermès手提包——Hermès Kelly,1956年,《Life》雜志封面,格蕾絲·凱莉拎着最大尺碼的Kelly Bag,半掩她懷孕的身體,流露出溫柔的女性美。這頁叫人難忘的封面照,使Kelly Bag卷起狂潮,于是,Hermès公司在1956年聯絡摩納哥王室,征得格蕾絲王妃的同意,以她婚前的娘家姓氏Kelly來重新命名這款經典的Hermès手袋。
格蕾絲·凱莉的Hermès Kelly
50年代的經典美人當然不止這三位,小編隻介紹最能代表那10年、影響最大的好萊塢女星,介紹完女人,接下來,聊聊精彩程度一點也不遜色于好萊塢的美麗工廠——時尚産業。
如果不是老佛爺Karl Largerfeld的成功營運,也許,如今的你我并不一定知道這個以雙C字母為Logo的時尚品牌Chanel,因為二戰之後的歐美時尚圈實在是出現了太多傳奇大師。
Ladies of the 50's photo by Milton Greene,這張照片中,展示了50年代出現的各種輪廓的服飾
将女人變成花朵的Christian Dior
40年代末,歐美時尚圈的硝煙已經初見苗頭,自1947年2月17日,Christian Dior的“花冠”系列震驚世界,被認為是真正撫平戰争創傷的時尚。Dior成為僅次于戴高樂将軍的法國名人。Dior的出現颠覆了Chanel的簡潔設計,将女人隐藏起來的柔美曲線完全展露出來,重拾女性被寬松的H形、制服等硬朗服裝遮擋的美。
1947年,Dior New Look
但是,小編不得不介紹的是代表50年代Dior的另一位傳奇時尚大師——Yves Saint Laurent(60年代,他成立了自己的品牌),他的出現為Dior在50年代這個大師輩出的10年搶奪了一席之地。
敏感、細膩的Yves Saint Laurent
1955年,19歲的Yves Saint Laurent被Dior聘為設計師,并逐漸擔當起主設計師的重任,在當時迪奧公司出品的時裝中已有三分之一出自他的設計,通過Dior這座橋梁,世人知曉了這位時裝設計天才。
Yves Saint Laurent與Dior的模特,模特身穿的都是他代表作
1957年的10月24日,随着迪奧先生的去世,Yves Saint Laurent臨危受命,他利用黑色毛綢設計出飾有蝴蝶結的及膝時裝,一炮而紅,被稱為Christian二世,是以成為Dior的首席設計師,此時年僅21歲。
1957年,經典"Trapezey”裙
1958, “Barbaresque”系列晚裝
1959年,"Ibis" 風格禮服
1959年,"Nuit à Trianon" 風格晚禮服
60年代之後,Yves Saint Laurent成立了自己的品牌,那是時尚史的另一個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Yves Saint Laurent》這部電影。
剪裁魔術師——Cristobal Balenciaga
50年代的Balenciaga可不是未來主義和閃光材質,它和Dior一樣,是以華麗的進階定制聞名的時裝屋。Cristobal Balenciaga被稱為“剪裁魔術師”,是設計大師中少有的全才。他的畫稿生動、優美;能精确地運用斜線或旋轉曲線,使服裝産生特有的藝術魅力,加上他對面料性能的獨特見解,使他從設計到樣衣的全過程中做到十全十美。這裡很大部分得益于他精于裁剪和擅長縫紉。他也是從一個裁縫成長為藝術家的設計師極少範例之一。
時尚大師Cristobal Balenciaga
Balenciaga的時裝被喻為女性的潮流指導,很多名流貴族都指定穿着他的時裝,這些忠實客戶包括溫莎公爵夫人、格蕾絲凱莉王妃等,他們都是當年曾被世界各大時裝雜志評選為最佳衣着的名人。
當時Balenciaga的業務可以做到像時裝巨頭Dior一樣,如果他想的話。但是,相比Dior的1000名員工,他卻隻雇傭400個人,而且有意一直保持着這個人數。不僅如此,Balenciaga也定期拒絕一些訂單,以保證他的設計品質。“一個設計師的最主要任務就是要做出美麗而優雅的衣服“Balenciaga表示。
Dior曾這樣說:“進階時裝像樂隊,我們都是樂師,Balenciaga是指揮,我們都聽他的指揮。”從來沒有奉承過任何人的女強人Chanel也曾講:“從設計、裁剪、假縫、真縫,全部自己一個人能完成作品的隻有他——Balenciaga。”
50年代到60年代,Balenciaga創造了一系列的新輪廓,人們評述道:”現代女性總以某種形式穿着Balenciaga。”
成就赫本神話的——紀梵希Givenchy
Hubert de Givenchy于1952年在巴黎創立自己的進階定制時裝品牌the House of Givenchy,他的風格在50年代獨樹一幟,推崇“天生的優雅。”
時尚大師Hubert de Givenchy與模特在工作室
他将自己的第一個系列命名為Bettina Graziani——法國的超級名模,本名Simone Micheline Bodin Graziani。這一系列的标志性高領、多層荷葉邊的白色襯衫,命名為“Bettina Blouse”。
“Bettina”女士襯衫
1953年,遇見缪斯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那是在電影《情歸巴黎》(Sabrina)拍攝期間,他最初誤以為是要為凱瑟琳·赫本(Katherine Hepburn)設計服裝,因為工作室隻告訴他是“Miss Hepburn”。從此紀梵希與奧黛麗共同創造出了一個神話“奧黛麗·赫本風格”。幾乎包辦了赫本所有的電影經典形象。
紀梵希與赫本
《Breakfast at Tiffany's(蒂凡尼早餐)》,紀梵希設計的服裝
《Funny Face(甜姐兒)》,紀梵希設計的服裝
Givenchy第一次為電影設計服裝,就是為Audrey Hepburn設計的一套金色刺繡禮服,用于她1954年扮演的角色Sabrina。
《Sabrina(情歸巴黎)》
50年代,對于時尚來言是一個充滿神奇魔力的年代,Christian Dior、Chanel、Schiapiarelli、Madame Grès、Jacques Fath、Carven、Pierre Cardin、Pierre Balmain等,還有那些已經封存了記憶、或許被遺忘的昔日紅牌Jean Dessès、Madeleine Vramant、Lola Prusac。這些風韻猶存的進階定制時裝連同背後的故事共同組構50年代的法國時尚。
對于生活在50年代女性,那是自由、美麗的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大衆對新生活的向往。
50年代女性照片
各種音樂,娛樂,好萊塢文化伴随着新科技的發展進入大衆生活,度假、派對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受到好萊塢影星的影響,人們認為,如果裝扮得跟他們一樣,身上就會具有不同凡響的“好萊塢魅力”。
50年代街拍老照片
50年代的女性,每次出門都是全幅武裝,從頭上的帽子,身上的服裝,搭配的首飾,一個也不會落下,有經濟學家說,社會的經濟發展如何可以從女人的穿着打扮知曉。精緻的女人代表的是精緻的生活态度。
精緻優雅的帽子
這個年代對于女人最幸運的兩件事,當屬各個進階時尚品牌開始進軍成衣産業,以及Costume Jewelery(人造材質珠寶)作為精緻貴重珠寶的替代品的興盛,女人可以擁有很多衣服以及搭配的首飾,豐富多彩的生活,女人可以奢華、可以簡約,可以任性,根據不同時間、不同場合裝扮自己。
50年代的歐美女性
電影《卡羅爾》中,盡管女主角的造型簡單,但是,從Carol根據每套服飾搭配的首飾,就能了解到,那個年代女性,是多麼注重自己的裝扮。
胸針是服裝的亮點,在1950年代早期,costume jewelry仍然呈現1940年代複古形式,包裹維多利亞式的設計,如蝴蝶結,誇張的cocktail戒指。萊茵石和珍珠仍然流行。
現代感的金色項鍊
小編讀到一則美國新聞,一對相識于50年代的夫妻,為了挽回自己的婚姻,選擇重回50年代的生活方式。妻子每天悉心的裝扮自己,丈夫工作回到家,兩人一起重溫50年代娛樂生活、一起享用晚餐、聽歌、跳舞,放慢生活節奏,認真的與夫妻相處,現在的他們非常幸福。
我們無法阻擋時代的前進,卻可以選擇讓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