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學會沉默

時間不緊不慢,讓年輕的臉龐刻上了滄桑的模樣;

日子不疾不徐,讓沸騰的青春走到了深沉的中年。

上有雙親,下有兒女,中年人是撐起家庭的頂梁柱;

事業到瓶頸,身體亮紅燈,中年人是負重前行的掌舵人。

沒有誰的青春不彷徨,沒有誰的中年不受傷。

沉默,是唯一的良藥,是智者的錦囊。

沉默,是自己的苦楚不說,他人的好壞不評,外界的攻擊不辯。

人到中年,沉默,是行走的铠甲。

人到中年,學會沉默

01

沉默,是生活的頓悟,成長的領悟

一檔節目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老王是隻身一人來到一線城市打工的。老家還有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都靠妻子一人照顧。

老王原先在裝潢公司上班,因為裁員,他失業了,投過的上千份履歷,最後也都石沉大海。

為了生活,他找了份餐館的工作,晚上下班後,又成了衆多代駕司機中的一員。

大城市的晚高峰,老王拉着醉醺醺的客人,在車流中穿梭,精神高度緊張。

同時還要忍受車主指責的口氣:“開這麼慢,到底會不會開車?”“注意點,别把車開壞了。”

在一次開車進車庫時,老王不小心把車身蹭掉了一點漆,車主不依不撓,直言要投訴。

老王說盡好話,代駕費不要了,還把全身家當——僅剩的2600元賠給了車主。

因為一旦遭到投訴,老王的代駕工作也意味着結束了。

夜深了,老王一個人坐在路邊。他不敢給家人打電話,怕家人擔心;也不想以這副頹廢的模樣回老家。

面對着萬家燈火,他隻是低垂着頭,久久地沉默……

人到中年,剝離了色彩絢麗的夢想與虛幻,才能頓悟,生活,不是在觥籌交錯中推杯換盞,而是離席後的獨自傷感;

人到中年,褪去了年少的聒噪與浮誇,才能領悟,沒有誰是你的避風港,苦楚,隻能自己慢慢地消化,默默地承擔。

很多時候,似乎有千言萬語堵在喉嚨,想要一吐為快,但一張嘴,卻還是算了。

就像魯迅所說:“當我沉默着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将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酸甜苦辣,人生百味,與誰說都是徒勞,與誰說也都尴尬。

不如沉默,用無言作回答。

人到中年,學會沉默

02

沉默,是看破不說破,一笑而過

表叔,是親戚們眼裡的成功人士。

他頭腦靈活,又能吃苦。早些年,一個人從農村來到城裡,倒騰服裝生意。

積攢了一些錢,買了門面房,又在大城市裡安了家,算是站穩了腳。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表叔開了一個服裝廠,加工服裝。

可天有不測風雲,工廠失火了,一夜之間,家底全燒沒了。

還有違約的訂單,客戶的定金,勞工的工資,工廠的租金,一時間,泰山壓頂。

前不久,表叔來我家找老爸喝酒。兩人你一杯我一杯,誰都不說話。

事後,我問老爸:“為什麼不說說表叔工廠的事啊?”

老爸回答:“他不想說,我就更不能提了。知道他難,就不能再揭傷疤了。”

是啊,成年人的生活,誰都不容易。不去過問,不多評說,沉默,也是一種善良。

就像一個人走在路上,不小心崴了腳,摔倒了。

他顧不得疼痛,慌亂地站起來,生怕别人看見他的狼狽模樣。

而此時此刻,沉默,視而不見,才是對他的最大幫助和善意表達。

說話是本能,沉默卻是修行。

看懂了不說,看透了不說,給别人留有餘地,一笑而過。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不對别人評頭論足,不去言說是非對錯。

沉默,是對他人的照顧,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有人說:“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座城,有兵荒馬亂,有欲望噴湧。”

人到中年,看清了許多,也看淡了許多。隻需要固守着自己的一方陣地,用平淡過生活。

人到中年,學會沉默

03

沉默,是與自己和解,與外界言和

劉翔,是一個創造過神話,又跌落神壇的“國民英雄”。

他在奧運會田徑賽場上12秒91的“飛翔”,至今是中國乃至亞洲的驕傲。

田徑是一項與先天身體條件、種族血脈、地域環境等緊密相關的運動。

黃種人存在天然劣勢,是以奧運會田徑冠軍一直是歐美非運動員在争相角逐。

劉翔的出現,像一匹黑馬,闖入了世人的眼中,驚豔了世界的目光。

曾經有多耀眼,如今就有多落寞。

當劉翔因為難忍跟腱疼痛,接連揮别08年奧運會,12年奧運會時,質疑聲、諷刺聲、責罵聲,從四面八方洶湧而來。

他沒有解釋什麼,隻是慢慢淡出了公衆視線;也沒有回應什麼,隻是選擇了沉默。

時過境遷,當人們逐漸了解實情并給予了解時,才發現,欠劉翔一句道歉;才明白,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寬容。

齊白石有一句座右銘:“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

人到中年,就像成熟的麥穗,深深的彎下了腰,沉沉地低下了頭。

不再鋒芒畢露,而是含蓄隐忍;不再棱角分明,而是内心平和。

楊绛,面對他人的無端诋毀,面對自己被按上的莫須有的罪名,選擇了沉默;

楊麗萍,面對網友的惡意嘲諷,面對無兒無女就是失敗的女人的說法,選擇了沉默;

張藝謀,面對外界的謾罵抨擊,面對自己的作品被肆意評價為“爛片”的言論,選擇了沉默。

有人說:“成年人的沉默,自有力量,默不作聲是最大的體面。”

争辯,隻會讓人丢了分寸,失了顔面。卻依然化不開誤解,争不回了解。

看淡一切,是與自己和解;不争不搶,是與外界言和。

人到中年,學會沉默

04

《荀子》說:“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沉默,是大多數成年人的表情,更是一種無言的訴說。

沉默,盡顯魅力,不聲不響,卻自有掂量。

沉默,也是一種修養,雖不多言,卻自帶光芒。

苦而不言,是千帆過盡的深沉;

笑而不語,是曆經滄桑的蛻變;

哀而不争,是看遍繁華的睿智;

傷而不辯,是洗盡鉛華的豁達。

半生已過,學會沉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