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金庸先生在《書劍恩仇錄》中有一句話: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意思是,太過投入與執着的感情會夭折,太過争強好勝的人遲早會自取其辱。

這世間萬事萬物,最忌諱的是一個“滿”字,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是如此。

再親密的兩個人,如果不懂分寸、掏心掏肺地付出,也隻會把對方推得越來越遠。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被愛的太深

是一場災難

情感觀察類節目《金牌調解》中,曾有過這樣一個調解案例。

女兒小毛,因為無法忍受母親簡女士對其“以愛之名”的限制,與母親爆發過數次激烈争吵,憤怒到極點時,甚至與母親發生了肢體沖突。

最後,小毛一個人搬了出去。

面對調解員的詢問,她列出了母親的種種“控制行為”:

交普通朋友,母親要先衡量對方的“硬性條件”是不是優秀到可以與女兒來往;

戀愛期間,母親要規定自己與男友的見面次數和回家時間;

和同僚們一起吃飯也需要給母親拍視訊和照片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

自己因為母親的管束,32歲了依然單身......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後來,女兒受不了母親的控制,兩人的沖突在一次争吵後爆發,肢體上的沖突,讓母親傷到了手。

母親哭着對調解員說: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好,但是她絲毫不了解,也不領情。”

觀察員徐靜思一語中的:

“愛是平等的,你過度的愛,隻會讓對方産生逆反心理。”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小毛與母親之間誰對誰錯,我不做評價。

母親的行為,讓我想起了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叫做“付出型人格”。

擁有這種人格的人,常常會習慣性地付出,甚至會忘記了自己的生活和需求。

當他的愛與關心,超過了對方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就會讓人感到不适。

《羅丹的情人》中有一句話:

“我隻是無法明白,到底是愛艱難些,還是承受愛艱難些。”

愛别人太滿會受傷,被别人愛得太滿,也是一種災難。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所有愛得太滿的感情

都無法走到最後

在電影《第十二夜》中,有這樣一個橋段。

張柏芝飾演的空姐珍妮,深夜去幫男友阿瀾取完維修的電腦,站在公司樓下等,卻發現因為工作忙,已經很久沒有跟自己見面的男友,正要和同僚去聚餐。

阿瀾看到她并沒有顯露出驚喜的神色,反倒有些責怪她打擾了自己。

在那些沒有見面的日子裡,她從未停止過對他的思念——

她在和朋友聚會的中途還忍不住給他發消息;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也想去他的工作室陪他,可又怕他嫌自己麻煩;

她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給他打電話隻為了确認:

“你想不想我?有多想?你是不是對我厭倦了?”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她想到自己做了這麼多,他卻一點都不領情,憤怒之下,她質問對方:

“為什麼你永遠不懂欣賞我替你做的事?”

阿瀾卻說:“我沒叫你做那麼多事,你為什麼要做那麼多?”

珍妮大吼:“因為我疼你啊,疼一個人不就是這樣的嗎?”

阿瀾說:

“疼一個人不是這樣的,電腦我可以叫秘書去拿。

我真的非常忙,一直在工作,你為什麼總是打電話質問我的行蹤、質問我愛不愛你?”

男友的話讓她當場崩潰。

原來,她頻繁的電話是一種打擾,她傾其所有的付出隻讓兩個人越來越疲憊。

“掏心掏肺”式的付出,到頭來隻感動了自己。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周國平說:

“我覺得一個好的伴侶關系,應該是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對方的自由,同時又以珍惜之心不濫用自己的自由,這是一種最好的關系。”

愛情,也需要遵循“守恒定律”,當其中一方投入過多,愛的天平就會失衡,就會不自覺對夫妻變得苛刻——忍不住計較起自己的付出,忍不住苛刻于對方回饋的愛意。

既束縛了對方的自由,也苦了自己的心。

任何一種好的感情,都不是依靠“掏心掏肺”來實作的。

因為不顧一切掏心掏肺的人,最後隻會傷心傷肺。

一段健康的關系,是你懂得體貼他,工作忙不打擾 ,他懂得主動關心你的情緒過問你的心情,兩個人都在這段關系中找到了足夠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這樣的感情才最舒服,也最長久。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真正的愛

不是通過委屈自己來實作的

心理專家武志紅說過一段令人瞬間清醒的話:

“在婚姻關系裡,單純的付出者其實并不偉大,他們不計得失的付出,從根本上是自戀。

更多的時候,一段婚姻的瓦解,付出者往往是始作俑者。”

沒有一段好的感情,是通過不計得失的付出和委屈自己來實作的。

日劇《螢之光》中的女主角小螢,每天在下班回到家後,都會迫不及待地換上邋遢的衣服、随意束起頭發,然後心安理得地躺在地上做一個“魚幹女”。

後來,她遇到了那個讓自己心動的人手島誠,為了讓對方喜歡上自己,她迫不及待地将自己變成了對方喜歡的樣子。

為了減肥,她在大雨中跑步;為了展現自己居家的一面,她每天為對方準備便當......

她日複一日地委屈自己做着并不想做的事情,以至于明明和對方躺在同一張床上,卻夜夜輾轉難眠,隻能不停地看漫畫直到天亮。

原本讓她感覺到溫馨甜蜜的小家,此刻卻讓她越來越窒息。

她的精神狀态越來越差,越來越脫離了原來的自己,對手島誠的愛中也漸漸加入了埋怨和不滿,最後兩個人隻能分開。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在一段感情中,女人往往會選擇用犧牲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愛意:

不關注體育賽事,卻熬夜陪他看球;

自己工作也很累了,但還是堅持每天給他做飯;

舍不得給自己買一件新衣服,也要主動給他添置新的皮鞋......

不懂得愛自己的人,給出的愛常常彌漫着委屈的味道,因為她會把自己受過的委屈都算在對方身上:

“我都這樣對你了,為什麼你不用相同的方式對待我?為什麼你不能對我更體貼?”

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說:

“照顧好自己,愛自己才能愛别人。”

照顧好自己,并不隻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還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心甘情願給出的平等的愛,才能讓兩個人都沒有負擔。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真正愛你的人,從不會對你“掏心掏肺”

所有的感情都需要“度”

《菜根譚》中說:“君子甯居無不居有,甯居缺不居完。”

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甯可凡事欠缺一些,也不會讓它過于圓滿。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留白,所有的感情都需要掌控好分寸。

過分在乎一個人,往往會掌握不好愛的尺度,忘記了自己的重要,也給對方帶來困擾。

一份好的感情,是拉得開又扯不斷。

過猶不及,欲速不達。距離太近,就會因愛生厭。

每個人,都應該在感情中适當留白,愛得“剛剛好”,才是感情的最佳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