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作者:潘幸知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文/特約作者 非也

很多時候,女人的悲哀就是太把感情當回事。

比如,愛一個人愛得失去了自我,逐漸變成了讨好。

更悲哀的是,妄想從别的女人那裡搶一份獨屬于自己的愛。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比如,信了男人“你是最特别的,我最愛你。跟她隻不過是湊合着過罷了。”的鬼話。

更更悲哀的是,為了留住那個明顯不想負責任的男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作賤自己,甚至不惜對原配痛下殺手。

遺憾的是,“悲哀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01

愛錯了人,不小心就進了監獄

最近一起因情殺未遂而被判6年的新聞上了熱搜。

被判刑的蘇某愛上了已婚男人袁某,從2018到2019年一年多時間裡,為他懷孕兩次。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可是,相處的時間長了,她便不再滿足于這樣的關系了。

再次懷孕的時候,她希望能夠将孩子生下來,但是袁某并不想離婚。

求而不得,她便将這份失望全部轉化成了對袁某妻子李某的恨。

2019年5月份,蘇某得知李某生病住院,便心生歹意,想悄咪咪地将她殺死。心想這樣袁某就會和她在一起了。

她在網上搜到,通過靜脈注射氯化鉀能讓心髒驟停,便從醫院附近的藥店買了一件白大褂、2支10毫升氯化鉀注射液和2支注射器。

5月19日晚上10點左右,蘇某事先在醫院衛生間将氯化鉀抽入注射器,僞裝成護士來到李某的病房。

剛開始,她在李某的留置針中推入了少量氯化鉀,李某立刻感受到了一陣難以忍受的疼痛。于是,她便将藥直接輸入打點滴管小壺内,就匆匆離開了醫院。

李某因為太過于疼痛呼叫了護士。護士很快發現了異樣,終止了打點滴,随後在打點滴管内發現了高濃度的鉀離子。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同時,護士立刻選擇了報警。警察很快掌握了基本事實,蘇某面對不可辯駁的證據供認不諱。在這個過程中,袁某一次都沒有站出來維護她。反倒是李某在得知她已經懷孕3月後,出具了諒解書,并放棄了索要16萬元精神損失費。

後續李某和袁某該何去何從,暫不可知,但是蘇某将在監獄裡度過6年卻是闆上釘釘的事實。

有網友說,這個女人可真傻,犯得着為這樣一個人把自己的命都搭進去嗎?

也有人說,李某也是個奇葩,都要被人殺了,還選擇原諒,難不成還想跟袁某重修舊好?

在這一場由袁某挑起的三角關系裡,兩個女人的行為都挺令人唏噓不已的。蘇某不明白,愛是激情,但更是責任,這樣一個三心二意的男人又如何值得托付呢?即便拼命搶來了,他終究也會離去,因為一個不懂得忠誠為何物的人,永遠不會在一處停留太久。

李某的大度,若是因為看透了放下了,倒是值得欽佩。隻怕是幻想用這樣的仁慈感化男人回到自己身邊。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02

“為愛瘋狂”是“瘋”不是“愛”

為所謂的愛失去理智,與閱曆、學識無關,與心态有關。

如果李某為愛殺人是因為見識短淺走了極端,那麼曆史上很多有才情、有顔值的女人為愛瘋狂則是因為被愛迷惑了心智,全然不知很多時候愛不過是一種心病。

《羅丹的情人》就是一個這樣讓人心痛的故事。

天才青年雕刻家阿黛爾愛上了大師級雕刻家羅丹,明明知道他有家室,依然不顧外人眼光與他在一起。

她是那麼有天賦,那麼美麗純真,就像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璀璨奪目。隻要她願意,她可以有無比光明的前途,能找到将她疼入骨子裡的另一半。

可是,她愛上了比他大20多歲的羅丹。為了支援他的事業,嘔心瀝血,殚精竭慮,把自己關在工作室裡沒日沒夜地工作。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而他也将她奉為自己唯一的靈感缪斯,畢竟這個女人長得那麼美豔動人,雕刻能力又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她能夠激發出他強烈的創作靈感。

然而,當阿黛爾提出要和他結婚的請求後,他卻遲疑了,因為他不能離開現在的妻子。她雖然不懂藝術,但是全心全意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他喜歡吃她做的菜,也很享受她無微不至的照顧。

阿黛爾并不願意和别的女人分享同一個男人,讓他在自己和她之間做一個選擇。

羅丹不想做選擇,他隻想坐享齊人之福,還責怪她胡鬧,不該要求太多。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阿黛爾隻能選擇默默地一個人獨自将孩子流掉。從那以後,羅丹就幾乎從阿黛爾的世界消失了,然而他卻像毒瘤一樣在阿黛爾的心裡紮下了根。

羅丹的離開,帶走了她生命的太陽,她開始不受控制地在公開場合哭訴對他的失望。

再後來,她把自己關在工作室裡,用木闆将所有窗戶釘死,瘋狂地工作。難受的時候就喝酒,連塞納河漲洪水将地下室淹沒了也渾然不覺。

慢慢地,她變得越來越孤僻,像驚弓之鳥一樣敏感,變成了别人眼中的瘋女人。

終于在一次失敗的作品展之後,她徹底崩潰了,掄起斧頭将辛辛苦苦做成的雕像統統砸得稀巴爛,又用木箱子裝着,一個人拖到野外趁着無邊黑夜将它們全部埋起來。

當她披頭散發,徒手将這些寄托了她人生希望、愛情、快樂、歸屬感、安全感的作品埋葬的時候,也一并将自己埋葬了。

自那以後,她便不再創作,甚至無法照顧自己,家人不得不将她送往療養院,讓她在那裡了結殘生。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而那個将她從天堂拖入地獄的男人——羅丹,從始至終都再沒有出現過。

羅丹無疑是有才的,但他更是無私的,阿黛爾全心全意地愛着他,而他隻是将她看作滿足他人生某一種欲望的工具人。隻要她不再能提供這些價值,便離得遠遠的。

錯愛一個人,阿黛爾的人生便從天堂堕入了地獄,任誰看了都意難平吧?

03

夫妻,也要愛自己

談到出軌,很多人都有一種共識“好像如果是因為愛情,便可以被了解”。其實,愛也好,肉體快感也好,不過都是人的一種欲望而已,并無高低之分。

愛沒有錯,追求肉體快感也沒有錯,錯的是被欲望支配着,變成了自私自利的人。就好像《千與千尋》中吃成了豬的人。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人之是以成為人,就是因為能夠控制自己的欲望啊。是以,每一個主動介入别人感情的人,尤其是是以失去理智良知的人,比如蘇某,多多少少有一些心理障礙。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哪種人更容易成為“瘋狂的第三者”呢?

1、焦慮型依戀的人

與一個人建立健康而深入的關系是一種能力,與我們從小形成的依戀類型有關。

一般來說焦慮型依戀的人,特征是既渴望關系,同時又特别害怕建立關系。更容易卷入混亂的關系中。

三角關系的特點是有強烈的情緒喚起,卻注定無法建立穩定的關系。這樣就能夠同時滿足有緊密的關系但是又不必做出承諾的内心訴求。

對她們而言,道德或婚姻都不是束縛,因為她想要的從來不是穩定的關系,而是玩一場亦真亦假的情感遊戲。

2、自體成長得很差的人。

自我是在與環境碰撞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大緻從2歲左右開始,我們逐漸意識到我是我,别人是别人。

用心理學的語言來說,就是自體是自體,客體是客體,自體和客體良好分離是一個人成長完全的标志,而自體在足夠成熟之前,是需要被好好呵護的。

如果一個人從小沒有被好好愛過、沒能與任何人建立長久、親密且穩定的關系,就容易卷入混亂的關系中。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因為不知道健康的關系是什麼樣的,就會像溺水的人一樣,下意識地死抓着剛好夠得着的那根稻草。

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無論好壞,就想抓住。比如蘇某,袁某這樣的人哪裡那麼值得眷戀呢?但是,在她看來卻是可以豁出命去争取的人。

“死死糾纏,不願放手”是“狗血出軌大戲”的統統特征,然而往往都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自體破壞得太徹底,心智不夠成熟。

3、自尊水準低的人。

在個體心理學開創者阿德勒看來,自卑會導緻自尊水準低。

一個人是自信還是自卑,往往跟她的能力無關,而是跟她對自己的認知有關。一個人哪怕很優秀,隻要她自己覺得不夠好,就會無休止地自我挑剔。

阿黛爾之是以愛上羅丹,又為之瘋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代表了世俗對她藝術天賦的認可。她的一生,與其說是求而不得的悲劇,不如說是苦苦掙紮着自我證明的哀歌。

對所有人而言,被愛着,代表着被某一個人全身心接納,這種認可可以抵消内心無處不在的自卑感。

第三者自述:“為他懷孕2次卻沒名分,我準備送他原配一份大禮”

也就是說,一個自卑的人,她會瘋狂地愛上那個能夠帶給她某種自信的人。所謂跪舔式愛情,自卑都是最大的推手。

俗話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

人人都鄙視第三者,事實上,她自己又何曾看重過自己呢?

我是潘幸知,你的貼身情感咨詢師。如果你需要專業幫助,私信我,幸知幫你渡過情感危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