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沒有官宣,但所有人都很清楚,國足11月的兩個主場肯定不會放在國内;國家隊早就做好了11月6日包機再赴沙迦,11月18日在上海入境的計劃。
而在中國足協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國家隊身上時,越來越多的俱樂部爆發了巨大危機,中國足球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糟糕處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聯賽日程一延再延,很多球隊選擇放假或者“散裝”訓練</h1>

前4場12強賽都是在西亞進行,是以之前國足就有過在西亞長達50天的封閉。在外界看來,國家隊在西亞是住着五星級酒店去“度假”;但實際上很多球員的心理,早就有起伏了。有一些出場時間極為有限,甚至連出場時間都沒有的球員,他們對在國家隊當陪練有很大的意見。而這些主力始終處于高壓狀态下,也容易産生焦慮的情緒;有一些之前被球迷罵上天的球員,在打越南和打沙特之前,就通過類似于洗完澡告訴教練組自己受傷了等行為,表現出缺乏求戰欲,甚至是不想上場的一面。
踢不上的有意見,能踢上的不想踢;再加上整個球隊在一起封閉了兩個多月,有些國腳看“吹頭發”那張臭臉都快看煩了,這支國家隊的情況很不理想;如今“14+7”結束後的第四天,還得再去西亞,恐怕會有更多的球員感到崩潰!
然而因為國家隊而要崩潰的不隻是我們的國腳,還有我們的聯賽。按照足協7月份所公布的計劃,第三階段聯賽會在12月1日到明年1月3日之間進行,之後再進行升降級附加賽和足協杯。但由于國家隊11月兩個主場也得在西亞進行,陳戌源也明确說出過沒有國腳的聯賽會失去意義,這也就意味着第三階段聯賽肯定會等國腳們回到俱樂部以後再進行。之前《北京青年報》就已經爆出過,聯賽賽程的調整預案是12月13日到1月4日打滿最後8輪,國内職業俱樂部各序列賽事2021賽季完全落幕的時間恐怕要延至明年1月中旬。
聯賽第5輪5月中旬打完,聯賽第6輪補賽是在7月中旬恢複;聯賽第14輪是在8月15日打完,聯賽第15輪(第三階段第一輪)放在12月13日、14日!今年聯賽因為給國家隊讓路,已經先後被切割出了兩個月和四個月的間歇期。如果說第5輪結束後各隊都要放半個月或半個多月的假,再重新集中練一個多月,這個節奏勉強說得過去;那麼四個月的間歇期,基本上是把所有球隊的節奏都給打亂了。
很多球隊(包括不欠薪的)把自己的外援、外教放回國,到現在還沒回來。大多數俱樂部對于足協杯的态度完全是無所謂,走完過場繼續放假。而那些重新集結的球隊,有的隻能讓梯隊教練帶着練,有的幹脆是讓隊裡面幾個老隊員分别把守門員教練、體能教練的活都給幹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U22國足退賽+聯賽體系崩盤,中國足球輸在未來起跑線上</h1>
在國足備戰12強賽的同時,U23亞洲杯預選賽也已經開打。之前中國足協通過中國足球隊官微,将退賽歸咎于“疫情防控和航班”等因素;而最近兩個月一直跟國足在一起的《體壇周報》著名媒體人馬德興之前也曾爆出,U22國足退賽純屬無奈;并提到了中國足協和有關方面多次協商後,上級管理部門給出了“不建議參賽”的答複。
考慮到疫情在海外依舊處于爆發期,國安當時去打亞冠的那批球員,還有人依舊滞留在烏茲别克,退賽顯然是最為安全的做法。然而除了北韓和中國,其他退賽的基本上都是文萊這個級别的魚腩;反觀亞洲很多國家,都在想方設法給自己的青年軍創造比賽條件。比如說西亞各國的U23國家隊,在U23亞洲杯預選賽開打前,剛剛在卡達踢完西亞足聯U23錦标賽。而我們的99年齡段國字号,在疫情出現之後,從來就沒有跟海外球隊交手過;這也意味着這支将在明年亞運會後退出曆史舞台的球隊,正失去為數不多的機會。
00國少無緣亞少賽正賽,99國青亞青賽小組出局;簡而言之,這批球員在亞洲層面從小就技不如人。當然如果我們的聯賽足夠強大,這些從小就技不如人,且缺乏國際比賽經驗的年輕球員,也完全可以通過聯賽取得提升,縮小跟對手之間的差距,可現實卻又是那麼的殘酷。
由于聯賽長期為國家隊讓路,很多球隊都選擇放大假,很多球員最近一兩個月隻能單練;這其中有不少球員,在私下約野球來保持比賽感覺。然而無論是踢野球,還是單練,這跟正規訓練、比賽能是一回事麼?而這些重新集結的隊伍,有的主教練不在,有的幹脆連教練組都沒有;梯隊教練,技術分析師,隊裡面的老隊員隻能臨時頂個教練的崗。還有的球隊則是主教練已經離任,但俱樂部短期内并不打算請新教練;之是以不請可能是經濟原因,有一些本土教練一打聽,這個俱樂部都欠薪半年了,甚至是欠快一年了,他們根本就不敢接。還有不少俱樂部對聯賽完全無所謂了,不請教練也能省點錢。然而這些分析資料的,或者是教練經曆堪比一張白紙的,他們能隊練什麼東西呢?
當我們這些從小就技不如人的年輕球員,既無法通過國際比賽去鍛煉,聯賽又如此的不系統也很難幫他們提升,中國足球的未來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陳戌源的豪賭與足球發展規律背道而馳</h1>
目前的中超,廣州隊、河北隊都遇到了非常大的麻煩,青島和重慶的股權改革進展也過去遲緩,面臨着非常多的困難,這4家還有沒有明年得打一個大大的問号。而剩下12個俱樂部裡面,也存在着很大的變數。這其中有一些已經完成股權改革的俱樂部,實際上也隻是形式上的改革,有的國企拿了幹股一分錢不掏;有的俱樂部新進來的股東,本身就是債台高築。。。
中超已經崩了,下面的中甲、中乙也不會好到哪去!而談及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迅速崩盤的原因,固然有金元足球等曆史遺留問題;但陳戌源這兩年所做的一些錯誤決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無論是歐美主流足球發達國家,還是我們的近鄰日韓,都秉持着聯賽+青訓為本的原則。即便陳戌源上來後,面臨着必須要限薪,讓俱樂部壓縮投入的局面;但是限薪和減少投入,跟聯賽的體系有關系麼?無論16個隊平均投10億,還是平均投3個億,5個億,這都不應該成為打滿30輪聯賽,讓聯賽正常進行的阻礙。然而陳戌源從來到中國足協的那一天起,他就很清楚,自己指不定什麼時候就下課了,他的任務就是豪賭世界杯,中國足球的未來壓根不是他考慮的;而結合他在上港的經曆,他也想當然的認為足球是公益産品,聯賽為國家隊讓路,應付一下就可以了。
然而當裡皮都帶不動這批球員落荒而逃,陳戌源卻對李鐵和這支國足展現出了極為盲目的自信。他在40強賽打完後,想當然的認為中國隊具備打進世界杯的能力,并對李鐵團隊的水準空前看好;而為了讓幾個國腳大戶支援國家隊,陳戌源又在聯賽賽程的調整方案上定下了“即便壓縮賽程,也不能讓國腳不參賽”的原則。。。如果國家隊打進了2022,讓聯賽做出一些犧牲也不是不行;然而是誰給陳戌源的勇氣,對這麼一個沒體能沒技術沒鬥志沒對抗,一到12強賽就露餡的球隊盲目自信?
上任時對着鏡頭留下了一系列豪言壯語,信誓旦旦的承諾要充分放權,推動職業聯賽發展的專業化、市場化、産業化和國際化。然而兩年多的時間,在陳戌源一次次食言的背後,聯賽還為國家隊讓路失去了應有的節奏和水準。當中國足協把所有重心都放在了國家隊,卻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拆掉了職業聯賽體系,陳戌源正在給他的繼任者,以及中國足球的未來挖了一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