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小貓完全斷奶後,失去了母乳中的抗體支援,自身免疫力也沒有發展起來,這個時間段是最容易生病的。我主要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跟大家說一下小貓的常見病以及處理的方法。其中有很多都是通過我自己養貓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如果有一些和大家平常的處理方法有差別,或者您有更好的經驗,也請您在評論區分享給更多的家長朋友。(建議收藏此文,以備不時之需。)
一:體外疾病(跳蚤,貓藓,黑下巴,油尾巴,爪墊脫皮,眼睛分泌物/淚痕,耳螨)
二、腸胃疾病(軟便,拉稀,吐毛球)
三、傳染病(貓瘟,貓傳腹,貓鼻支)
1.跳蚤
跳蚤是大家經常見到的一種體外寄生蟲,尤其是經常外出活動的寵物感染的幾率更大。平常兩三個月一次的驅蟲,就可以很好的将他們扼殺在搖籃裡。小貓第1次驅蟲在50天左右就可以做了,市面上的驅蟲藥品兩元至200元,價格參差不齊。但是有些驅蟲藥品的毒性比較大,可能在使用後會造成脫毛甚至引起中毒。為了保險起見,建議大家給小貓做驅蟲的時候,盡量使用幼貓專用的體外驅蟲藥品。
2.貓藓
很多家長一聽到貓藓就覺得頭大如鬥。的确,貓藓是一種不緻命,但是非常容易反複的皮膚病。一般小奶貓的貓藓集中在面部,是由于母貓的乳頭潮濕和小貓面部粘上奶液沒有及時清理,滋生真菌引起的感染,有一些人稱之為奶癬。小奶貓如果長貓藓的話是不用上藥的,隻需要用棉簽除去皮屑和浮毛,每天噴兩次酒精就可以了。(有些朋友會抹碘酒,但是碘酒顔色比較重,會影響本來的毛色,是以不太推薦)
貓咪稍大一些的話,可以先用酒精噴灑,然後再噴上其他的治療貓藓的外用藥。如果貓咪的貓藓比較嚴重,而且長的位置不容易上藥就可以考慮剃毛了。剃毛的位置盡量比原本貓藓的位置稍大一些,因為貓藓很容易傳染到其他地方。三個月以上的貓咪除了外用藥之外,還可以配合口服藥伊曲康唑(抗真菌藥)。每日劑量:10mg/1Kg,一天一次。這個藥對肝髒負擔較大,需要吃一周停三周。但是效果比較好, 推薦症狀嚴重的貓咪使用。
另外家裡小貓咪得了貓藓,一定要注意多補充營養。複合維生素B能修護皮膚屏障,可以加一些在貓咪的飲食裡,但是VB遇熱容易失效,是以一定不能放在熱水裡哦。

貓藓初期是小紅疙瘩,比較瘙癢,中期會形成圓形斑秃
3.黑下巴
貓咪黑下巴就像是人類的黑頭粉刺一樣,基本上是每一個貓咪的必經之路。原因是局部清潔不到位或是飲食油膩。
輕度黑下巴建議淡鹽水擦洗,每天2~3次。也可以用比較稀的肥皂水,每天輕輕擦洗一遍,然後再用清水沖淨。
如果貓咪的黑下巴嚴重,已經出現潰爛或者毛囊炎的症狀了,就可以剃毛後使用百多邦來塗抹,每天兩次。
輕度黑下巴
比較嚴重的黑下巴
4.油尾巴
油尾巴多出現在未絕育的公貓身上,是尾部皮脂腺分泌異常的展現,治療方法和黑下巴類似。輕度油尾巴可以用肥皂水搓洗,如果比較嚴重可以剃毛後每天使用洗必泰清理。
油尾巴
5.爪墊脫皮
貓咪爪墊脫皮有多種不同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缺乏水分造成的表皮幹燥,這種情況塗抹凡士林保濕就可以了。
如果有皮屑,并且貓咪經常會出現啃咬的行為,那就要小心是不是貓藓了。
爪墊幹燥脫皮
6.眼睛分泌物/淚痕
臉部扁平的貓咪鼻腔較短,眼部容易受外界冷空氣或是香味的刺激進而導緻流淚,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淚痕。這種淚痕不是病理性的,是以不需要擔心。平常可以準備嬰兒濕巾經常清理,還有一種平價的替代方法,就是化妝棉和生理鹽水。如果淚痕比較嚴重,影響了周圍毛發的顔色。可以使用寵物專用香波,稀釋後用小牙刷輕輕刷洗貓咪眼睑下方的毛發,然後用清水洗淨。堅持四五次淚痕就會減淡消失。
如果貓咪眼睛有分泌物,而且紅腫睜不開,可能就是結膜炎了。人用的氯黴素滴眼液,或是氧氟沙星滴眼液,每隔兩個小時滴1次,四五次之後症狀就會有很大的緩解。
結膜炎初期眼睛紅腫、流淚、睜不開
但是貓咪的眼睛分泌物如果是白色膿性的就要小心了,這可能是貓鼻支引起的症狀。
鼻支引起的眼部膿性分泌物
7.耳螨
關于耳螨的治療也是老生常談了,耳螨是一種耳部寄生蟲,感染之後會伴随奇癢,貓咪經常會有抓撓耳朵的行為。
治療耳螨一般使用的是硼酸滴耳液,每天一次,連續1周,耳螨就能被很好的控制住。平常護理一周一次,堅持一個月下來,就再也不會有耳螨的困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