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擇一種适合居家飼養的寵物,最“不操心”的選擇,就是貓了。雖然狗與人類的情感溝通更深入,但是貓不用早晚兩次出門溜,疏離又獨立的天性決定了對主人的情感依賴也不高,隻要備夠糧和水,定時清理排洩物,“鏟屎官”就算合格。很多人對貓咪愛的深切,但高冷的貓星人卻總是一副“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架勢,甚至有一種傳聞說“當你的貓盯着你看的時候,其實是在判斷你是否還活着,以及什麼時候可以把你吃掉”!
看起來軟萌萌的寵物,難道心裡真的如此暗黑?

圖蟲創意
01
高冷疏離
因血液中的獨行俠基因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在寒冷的冬日裡,最溫馨的事兒莫過于坐在舒服的搖椅上,曬着溫暖的太陽、聽着喜歡的音樂、喝着熱騰的咖啡、抱着最可愛的喵星人來撸。這是多麼惬意的生活,想想我都快醉了。
我,是一個貓奴,從小就特别喜歡貓,小的時候因為家裡大人不讓養,隻好偷着去撸鄰居大嬸養的大白貓。然而諷刺的是,當我有了自己的房子,想要請一位主子來我家的時候,突然發現我竟然對動物毛發過敏......簡直是造化弄人,甚至我都想好了要請一隻純黑色的短毛主子回家供着,連名字我都想好了。
相信和我一樣,喜歡撸貓的朋友一定不少。然而你真的了解你家的主子麼?
據統計,世界上有超過5億隻家貓被藍星兩足獸請回家當作主子供養,可以說,貓是比較早被人類作為“寵物”而飼養的動物。大約9000年前,生活在新月沃土地區的人們,就開始飼養貓了。或許最初這些人隻是将貓放在儲存糧食的谷倉内,請它們驅趕偷吃糧食的老鼠。與狗大約長達1.5-2萬年的馴養曆史(還有觀點認為大約從4萬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馴化狗了)相比,貓的馴化程度相對比較低,保留的“野性”也更多一些。
但若說到到一些新聞所報道的“貓主人在家猝死以後,貓會去啃食主人的屍體”之類駭人聽聞的事件,并不好評判根本原因,因為并沒有證據表明貓是主動吃主人還是無法忍受饑餓為了保命才去吃主人。
我們在飼養貓的時候,有時會出現“呼喚貓,但貓卻愛答不理甚至假裝沒聽見”的樣子,這也是我們将貓戲稱為“主子”的一個原因。其實并非貓們太過高傲,而是非洲野貓本身是獨居動物,并沒有太多群體意識,在聽到人的呼喚時,也許隻是将一隻耳朵轉向聲音的方向觀察動靜,發現沒什麼異常就接着幹自己的事兒;而狗是群居動物,并且會參加人的狩獵活動,對于訓示信号相當敏感。人類将野貓馴化之初,目的也隻是讓其在谷倉附近捉老鼠,是以貓對于我們的指令和訓示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反應。不過,在經過訓練之後,貓也是可以完成一些簡單指令的。
02
擔心溺亡不靠譜
很可能是在給你放哨
在我們洗澡或者上廁所時,喵星人常常會蹲守在衛生間門口等待,甚至還會扒門偷窺。這一系列動作讓一些貓奴們覺得是主子在關心自己,甚至腦補出“怕水的貓咪大人擔心我被水淹死,真是為我操碎了心”的劇情。那麼真相如何呢?
非洲野貓生活的地區,大多幹旱少水,野生貓也沒有用水洗澡的概念,是以從貓的視角看來,并不能得出人類是在清潔身體的概念。另外,中國房間的衛生間一般是将浴室和馬桶包含在一起,在某個特定區域留下尿液的氣味又是貓标記領地的方式,是以隻要進到衛生間,在它們的印象裡就是在“友善”。而無論大小,排便都是貓精神上比較松懈的時候,是以有一種觀點認為,貓守在廁所門口是在看我們如何“劃地盤”,并且幫助我們放哨,如果有敵害來襲可以趕緊喊上我們一起跑路。
其實想要讀懂貓咪的心也不難,它們雖然是獨居動物,但肢體語言還是很豐富的:當一隻貓咪跑到你身邊咪~咪~地輕聲叫或者搖晃尾巴尖,就是在和你打招呼;如果貓一臉嚴肅的瞪着你一動不動,而你也看着它,它就會認為你在挑釁,這時如果你識相的将目光移開,就表示你認慫了;看到你認慫的表現,很多貓的尾巴就會翹起來,這表示它對你的識時務表示開心;如果貓受到了驚吓,背部的毛會“炸起來”;當貓呈現蹲伏狀态,後背拱起,可能就是要進入捕食狀态了;如果一隻貓躺下向你露出肚皮,這是它信任你的表現。
03
養一隻貓
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我們生活的城市中,經常可以看到流浪貓,我們小區裡就有幾隻我熟識的“常駐民”。然而我們要不要将這些流浪的主子請回家呢?其實,養一隻寵物,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兒,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養貓。在決定養貓之前,應該認真做一番評估:
1. 一隻家貓的壽命可以達到10年+,人類的平均壽命差不多在70歲左右。也就是說,我們要把自身生命的1/7奉獻出來照顧它,它隻能陪你一段,但你卻是它的全部。
2. 養貓需要足夠的空間,不像是養螃蟹或魚,一個魚缸就夠了。貓需要一定的活動空間,才能保持身體健康。你是否有獨立的住房?能不能滿足它們上蹿下跳的需求?這非常重要。
3. 你的家人是否能夠接受你的貓。我們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你的父母、你的伴侶是否能夠接受貓咪加入到你們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家人的工作,并且确定家庭成員的身體是否允許你實作撸貓自由的夢想。比如像我這樣患有嚴重動物毛發過敏的人,哪怕是衣服上沾了貓毛都會不停打噴嚏;如果毛太多,還可能會引發哮喘而影響呼吸,後果十分嚴重。
4. 養貓需要足夠的經濟基礎。可能你會覺得:養一隻貓并不需要什麼錢,領養一隻流浪貓不需要花錢,買貓糧也用不了太多錢。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貓有旦夕禍福,如果你的貓得了病,怎麼辦?它可沒有醫保,寵物醫院的消費水準可不比人類看病便宜甚至更貴。養了它就要對它負責到底,生老病死都要考慮進去。
5. 家養的貓需要教育,作為主人,你需要引導它正确的行為。貓本身是好奇心重的動物,也許它一不小心就會将你家裡的某些東西打碎,或是把家裡昂貴的真皮沙發抓得稀巴爛,這些行為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作為“鏟屎官”,需要讓它盡量避免這些行為,而這個過程需要符合科學的教育引導,更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
6. 流浪的主子能否帶回家?作者本人是支援領養流浪貓的,因為這些被遺棄的小可憐會被本性驅使,捕捉大量小型野生動物,對于生态環境造成嚴重的壓力。用領養代替購買,是真正的對于流浪貓的愛。然而,流浪貓可能受到過某些壞人的傷害,也可能過習慣了野外的生活變得桀骜不馴,進而變得不那麼親人,愛毀壞東西,甚至會抓傷咬傷你,這些都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血去治愈它那顆被傷害的心,它才會真正的接受你。
7. 最後強調一下:一定不要散養貓!有人可能會覺得自由的貓才是幸福的貓,确實散養貓能夠讓它獲得更廣闊的生活空間,但同樣也伴随着極高的風險,比如:中毒。很多城市都在大量投放鼠藥進行滅鼠,而一隻吃了老鼠藥的耗子,在貓看來真的是合适的獵物,可一旦吃了這樣的耗子肉,貓也會随之中毒。另外,寄生蟲風險也不容忽視。很多野生動物體内都有大量的寄生蟲,貓捕食了野生的鳥雀、蛇、蛙等動物,寄生蟲就會轉移到貓的體内,嚴重影響貓的健康;野外環境中的蜱蟲、跳蚤也是很常見的寄生蟲,散養貓大多會帶有一些。除此以外,與流浪貓争鬥可能受傷、誤入陷阱可能會被貓販子抓走、馬蜂蜈蚣等有毒生物會嚴重傷害貓咪健康等等……對于家貓來講嗎,室外真的是危險重重......
養一隻貓,不是一件很輕松惬意的事兒,你也不要隻看到了撸貓有多爽,這幸福之中,包含着重大的責任。還是那句話:“也許它隻是你生命中的過客,但你卻是它生命的全部。”
希望每個愛貓的人都能愉快的撸貓,也祝願每位主子都能幸福終老。
作者 | 李維陽 科普作家 作品發表于果殼網、國家林業局、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雜志、少年科學雜志等
稽核 | 黃乘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研究員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