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明文化周末:漫步雨林

光明日報記者 陳怡

漫步熱帶雨林,身體和心靈都會很快靜下來。迎面撲來的濕熱,雲霧缭繞的清冷,丁達爾現象的朦胧,還有呼吸富含負氧離子空氣的舒爽,都能将人的思緒從現實和社會關系中解脫出來。

光明文化周末:漫步雨林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美景于偉慧攝/光明圖檔

作為一種常見于北緯10度至南緯10度熱帶地區的生态系統,熱帶雨林的生物群落因季節差異極小而有着極快的演替速度。比起東南亞、澳洲、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等地區,我國的熱帶雨林資源相對稀缺,主要分布在海南島,以及雲南南部、台灣南部、廣西南部和西藏墨脫縣境内。

光明文化周末:漫步雨林

護林隊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巡護海南省林業局供圖

海南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物種類型最豐富、儲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近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為雨林裡的生物築起了強大的保護屏障。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于海南島中部,地跨五指山、瓊中、白沙、昌江、東方、保亭、陵水、樂東、萬甯9個市縣,總面積達4269平方公裡,占到了海南島陸地面積的1/7。過去,海南的熱帶雨林保護以行政區劃為界分散開來,各市縣林業部門分别管理,力量單薄。國家公園的設立,将熱帶雨林的保護從市縣層面提升到了國家層面,更高效的保護機制、更合理的人員編制、更專業的科研力量,讓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的維護和珍稀瀕危物種的搶救性保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

光明文化周末:漫步雨林

華南雨蛙周反美攝/光明圖檔

漫步雨林,看藤蘿纏繞,聽溪水潺潺。從茂密樹葉間隙透出的星星點點的陽光,在雨林裡煥發出與衆不同的色彩。在這裡,圓鼻巨蜥在覓食,水獺在喝水,海南長臂猿在樹冠高歌,粉鍊蛇在水中給自己降溫,鹦哥嶺樹蛙趴在與它皮膚一樣春意盎然的樹葉上……在這裡,可愛的動物自由自在,可怕的動物也變得可愛,因為這是它們的家園。它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缺一不可。而保護好它們,是人類唯一正确的選擇。

光明文化周末:漫步雨林

熱帶雨林藤蔓攀附,圖為百花嶺雨林的“天琴”樹,垂下的“黃金索”猶如一根根琴弦。于偉慧攝/光明圖檔

雨林裡的喬木為了争取足夠的陽光,拼命向上生長,又為了讓自己在風雨中不至于輕易折斷和吸收更多養料而形成了巨大的闆根。闆根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還縮短了營養物質的運輸路線。榕樹抛下的幾十條氣生根紮進土壤,貪婪地吸收水分和養料,速度成長,原本細軟的氣生根長成了粗壯的樹幹,形成了“獨木成林”的壯美景觀。

而藤本植物卻有另外的智慧,它們攀爬到參天古樹的樹冠上,或者附生在樹枝上,以一種“打不過就加入”的智慧為雨林增添了别樣的魅力。在熱帶雨林,眼前的樹從來不會隻是一棵樹,共生、附生、寄生、腐生等現象随處可見,它們彼此合作也互相競争,殘酷掠奪又互相成就。

光明文化周末:漫步雨林

枯葉蝶周反美攝/光明圖檔

熱帶雨林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物,也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水源和氧氣,起着調節氣候、淨化空氣、防止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當我們漫步其間,會忍不住慨歎大自然的偉大和人類的渺小,更會讓人珍惜我們已經得到的饋贈。

光明文化周末:漫步雨林

雨林裡的菌類李天平攝/光明圖檔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31日10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